行走在歷史長河中
在歷史的長河中,猶如長江不停地奔騰,流過了五千年的歲月,見證了無數華夏文明,也盡顯了各代王朝地興與衰。走進歷史的長河看一個與眾不同的地方——陜西!
“陜西”這個名字起于西周初年,周成王一陜原為界,原西有召公管轄,后人遂稱陜原以西為“陜西”。你們想知道陜西的簡稱為什么是秦嗎?那是因為西周時,秦人先祖非子因養馬有功,受封于“秦地”,公元前770年,秦襄公因護駕周平王有功,受封“岐山以西之地”,建秦國。從此,陜西始有“秦”的概念。
在古代,以陜西為首都的就有十三代王朝,所以陜西是當之無愧的“京城”!就拿大家最熟悉的秦朝和隋朝來說: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咸陽為首都,陜西首次成為了統一王朝的京畿地;隋朝,北周大將楊堅滅鮮卑人的政權,恢復了漢人對中國北方行使主權后,在滅亡南朝陳,以大興城(西安)為首都,陜西再次成為統一王朝的京畿地……
瞧,我們的陜西古代是多么的輝煌!古代如此,近代亦是如此!
“陜西舉義”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展示了共和革命過程中關中的風云變幻及陜西軍政界要人之間的鉤心斗角,共和革命的艱難和復雜。陜西新軍起義在新民主主義革命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知道嗎,辛亥革命第一槍是192019年10月10日在武昌打響的,第二槍就是在陜西打響的,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陜西舉義”。當時陜西是滿人的聚集地,“陜西舉義”這一槍真正地撼動了清政府的統治。
陜北,中國的革命圣地。是黨中央和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落腳點,也是進行全民族抗日戰爭的出發點。黨中央和毛主席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這里生活戰斗過2019年,留下了一大批寶貴的革命文物、革命紀念地和豐富的精神財富——陜北革命精神。老區人民為民族解放和新中國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犧牲和不可磨滅的貢獻。
聽!這是河水流瀉的聲音,陜西的過往成就不會因時間的流逝而消失,相反,它會流向歷史的某個深處,永遠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