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記歷史,振興中華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好!今天我們演講的題目是《牢記歷史,振興中華》。
五千年前,在廣闊無邊的神州大地上,曾有這樣一個泱泱大國從黃河邊崛起,燃起了照亮世界的文明火種;三千年前,在群雄爭霸的遼闊版圖上,曾有這樣一個雄偉巨人在東方傲然屹立,改變了世界的格局,它就是中國。可就是這樣一個偉大的文明古國,近百年來卻歷盡滄桑,受盡屈辱。
中國人民永遠也不會忘記,1935年12月9日這一天。
1935年12月9日,寒風凜凜,滴水成冰。一群愛國書生,就在那樣的日子里,高呼著保衛華北,收復失地。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反對華北五省自治!那聲音是如此的雄壯,在我們的耳畔一遍遍的響起;當權者的拒絕,反動派的棍棒,可卻未有一名青年做了逃兵!
我們不會忘記,七十八年前的這一天,那些在敵人的恐嚇下,高呼著口號,散發著傳單,而不惜拋頭顱、撒熱血的青年。是他們,在國家存亡的關頭,振臂高呼,促使了反動派的妥協;是他們,在民族生死的毫發間,熱血橫灑,促使了民族的覺醒。他們,可敬可愛的青年,以他們大無畏的勇氣,詮釋了青年的含義。
英雄的中華兒女不曾屈服,他們一直為了心中一代代綿延不息的中國夢而奮斗,無數仁人志士為了國家命運不計生死,一心探尋救國之路。我們忘不了愛國運動中為了國家的前途命運挺身而出的熱血青年,也忘不了為了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而不懈奮斗的一代代的建設者。
伴隨著改革開放的腳步,三十多年來,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今日的中國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神九”直上蒼穹,“蛟龍”深潛萬丈。倫敦奧運再傳捷報,中國作家終摘諾獎,成就讓我們欣喜和自豪。我們正沿著正確的道路向著夢想前行。正是在一代代的奮斗中,我們的中國夢才能得以延續,我們的夢才能越飛越高。憶往昔,歲月崢嶸,看而今,滄海桑田。
“雄關漫道真如鐵”、“人間正道是滄桑”、“長風破浪會有時”,在復興之路闡述的中國夢中引用了這三句話。將中華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熔鑄于百余年中國滄桑巨變的歷史圖景,展現于幾代人為民族復興奮斗的艱辛歷程,中國夢是一個擁有悠久文化的大國自近代一百多年來歷經外敵入侵與種種苦難而形成的偉大夢想,是不滿現狀的中國人頑強不屈、堅持探索形成的發展道路。
作為傳承西南聯大精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一員,我們需要培養剛毅堅卓、厚德至愛的高尚品德;我們需要養成至誠至真、兼容并蓄的學術品質;我們需要樹立敢為人先、追求卓越的進取意識;我們需要培養孜孜不倦、苦心琢磨的敬業品質;我們需要弘揚精誠團結、開拓進取的時代精神;更需要完成傳承人類文明、秉承精神品格的使命。而作為一個中學生,我們更應不斷的鍛煉自己,使自己變得更加強大。在學校中致力于學業,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不僅把知識落實到筆頭上,更要落實到實際行動上,使書本的知識為實際生產創造做貢獻,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文化素質培養的同時,萬萬不能落下思想品德上的修養。我們不能一邊同情著“小悅悅”事件的發生,一邊漠視著路邊因年老而無法過馬路的老人;我們不能一邊同情著養老院里那些膝下無子,終日孤苦無依的老人,一邊在家中與父母鬧別扭;我們不能一邊惋惜喬布斯這樣的人才離世,一邊在家中繼續游手好閑,無所事事,在網絡游戲上揮霍自己的青春。只要把我們把每件看似簡單的事情做好,就一定不簡單;只要我們每個普通人都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一份力量,“中國夢”的實現之路定不會平凡。一個民族之所以強大,是因為這個民族有著非凡的意志,寬廣的胸懷,博愛的情懷,高尚的品德。更重要的是,這個民族的少年們,是充滿活力的,是斗志昂揚的,是向往著美好明天的。
我們永遠緬懷那些在祖國陷入危難時為國奮斗、拼搏的人們,因而我們更要堅持、發揚光大西南聯大精神,使之永遠傳承下去。
今天,在這一刻,請大家銘記:牢記歷史,勿忘國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
2019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