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該剪還是不該怪
“媽媽我想學鋼琴。”這稚嫩的聲音是從一個9歲的小女孩口中發出的。
“不行,現在爸爸媽媽上班這么忙,哪有時間帶你去學鋼琴,而且一臺鋼琴多貴呀!”小女孩的期待被媽媽無情的打破了。
“哦,我知道了。”小女孩拖著沉重的步子向臥室走去。
四年后,在小女孩的畢業聯歡會上,一位女同學在舞臺上用鋼琴為大家彈奏了一首耳熟能詳的曲子。琴聲悠揚,娓娓動聽。一曲畢,禮堂里發出了震耳欲聾的掌聲和贊嘆聲。
在回家的路上,媽媽帶著一絲煩躁對小女孩說:“你看看人家,都是同齡人,為什么你比她差那么多!”
小女孩聽了眼圈紅了,一聲不吭的跑回了家。
很多人都覺得媽媽做的不對,明明小女孩提出了要學鋼琴,媽媽卻不讓,到頭來又說小女孩。可是現實中不也是這樣嗎?
小時候,我在少年宮學過舞蹈,但是媽媽覺得學舞蹈太辛苦了,就幫我退了學。可是長大后,媽媽看到電視里的舞蹈演員又對我說人家怎么怎么樣,再看看我……
你們剪斷我的翅膀,還怪我不會飛翔。我知道你們剪斷我的翅膀一定是有原因的,但是為什么還要怪我不會飛翔呢?即使是為了我而剪斷我的翅膀……
那這翅膀到底該不該剪斷,最后又該不該怪我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