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站著上北大》有感作文(2篇)
讀《站著上北大》有感作文(1)
站著上北大這本書主要寫了一個農村孩子曾經在家鄉十分優秀,可是當他上了高中才發現自己的成績與同齡人比起來根本不算好,甚至連家境也是最差的。他百般努力,最終無果,喪失信心,決定輟學去打工,嘗遍了酸甜苦辣才發現人生之路之難走。重返學校嘗試了許多工作,最終放棄自己手頭的工作,去北大當了保安,上了北大的夜間平民學校的故事。
像他這樣的成功經歷人人都想做到,卻不知其中有多少辛酸血淚。“成功”,這是一個多么令人向往的字眼,可是成功的秘訣到底在哪里?愛因斯坦對成功的秘訣做了科學的概括:w=x+y+z,即:成功等于艱苦勞動,正確的方法及少說空話。這也正是愛因斯坦的成功之道。我認為這三個條件中的艱苦勞動是首要的條件。因為勤能補拙。
像愛因斯坦這樣有名的科學家小時候也不是天才,甚至有人說他是笨蛋。可是促使笨蛋成為天才的,不正是這個勤字嗎?愛因斯坦深信天才出于勤奮,他用勤奮去彌補自己的笨拙,為了徹底弄清一個問題,它比別人多花幾倍的時間,終于用汗水澆開了成功之花。
對于勤能補拙,我也有深深的體會。我有一個同學叫小明,我倆經常在一起學習,玩耍。大人們常說我比她聰明,平時背一篇課文,我總比她先背會。背玩我把書一扔,就算完事;小明卻拿著書一直在背,直到徹底背熟為止。結果老師每次檢查背誦,她的分數都比我高。剛開始寫作文時,我每次都比她寫得好。后來,她對我說,她一定要把作文水平提高。因為她平時也不愛說話,所以我也不想信她的作文會有多大的進步。但她不管這些,堅持每天寫日記,三天寫一篇作文。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她的作文水平果然有所提高。上次考試,她超過了我。
這使我清楚地認識到,勤能補拙,這是一條不變的真理。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用勤奮去彌補自己的笨拙,用汗水澆開那絢麗的成功花朵。
六年級:哦iergjemb
讀《站著上北大》有感作文(2)
看著手中合著的書,書里的主人公讓我感動、讓我佩服,他是北京大學的保安兼北京大學的學生——甘相偉。他一邊保衛著學校安全,一邊充分地利用北大豐富的學習資源。他每天努力工作,利用擠出來的時間學習……
甘相偉,他出生五年后父親就死了,他父親死后,母親的精神也曾差點崩潰,但因為有兩個年幼的孩子堅持了下來。而一個家庭失去了頂梁柱,靠一個女人又怎么能支撐起一個家庭?這時他的三爹不顧自己已經訂婚,毅然決定來照顧他們。甘相偉小時候學習很好,卻高考失利,沒有考上自己心儀的北京大學,自在一個自己不喜歡的學校學法律。他沒有以挫折失敗為理由和借口,放棄自己心中的那片神圣。他寧愿放棄工作的機會,也要到北京大學當保安,一邊工作,一邊學習。他心中一直想著要報答他的母親,他的三爹……
這本書寫的是甘相偉對北京大學的向往和在北京大學發生的事,他的孜孜不倦和好學讓我佩服,讓我震撼……甘相偉小時候和同伴們談論打工的事時,很多同伴都向往打工,因為那證明不用讀書了,長大了。而甘相偉則更向往讀書,但是等甘相偉考入他們鎮上的“北大”——廣水一中,但卻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緊迫感,自卑感,就連他曾經引以為傲的英語也是很不標準的。他瞞著父母退了學,去打工,第一次感到了打工的無聊,賺錢的不易,在磨練中成長……
我很佩服他,他能在困難中堅強學習。而我們以一點點失敗挫折就輕言失敗,似乎忘了一句名言——失敗乃成功之母。還有人以沒有時間為借口,還有一句名言可以送給他們——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擠,總還是有的。為什么我們不能堅持?不敢面對挫折和失敗,逆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堅持就放棄了。我們要學習甘相偉不屈不撓的精神,不要輕易說放棄。更要好好珍惜身邊的有利條件。
上海寶山區上海市天馨學校六年級:奚懿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