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雷鋒的故事》有感
在以前,我認為雷鋒只是樂于助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可自從看了這本書,雷鋒給我的印象和影響更加深刻,讓我對雷鋒更加崇拜,更加敬佩。
雷鋒出生于1940年12月18日,新年時爺爺去世了,在雷鋒5歲那年,他的爸爸因重病而死亡,在6歲時,哥哥也因得了肺病而去世,剛剛掩埋了哥哥,雷鋒的小弟弟也得了傷寒病,死在了媽媽的懷里。一個接一個的打擊,媽媽已是欲哭無淚,媽媽把雷鋒送到六奶奶家,自己卻懸梁自盡了。面對重重困難,雷鋒沒有倒下,相反他更加的頑強,在逆境中不斷磨練自己。他立志這輩子要聽毛主席的話,跟定共產(chǎn)黨,要參軍上前線,去解放更多的窮苦孩子,要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這是雷鋒時代流傳的一句話。沒有驚天動地的事跡——送迷路的老人回家、給丟了車票的大嫂補買車票、把節(jié)約下來的津貼寄給災區(qū)、過年過節(jié)到車站為旅客服務……這些瑣碎的小事,卻幾乎濃縮了一個民族的全部美德。
然而一次意外事故中,雷鋒不幸因公殉職,他二十二歲年輕的生命卻在共和國的土地上得到了永生。雷鋒刻苦、勤奮、認真、樂于助人、不怕吃苦、尊老愛幼、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些精神品質(zhì)值得我們每一位青少年學習,我們要將他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