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開學第一課觀后感200字
通過觀看20xx《開學第一課》,同學們有什么收獲呢感想呢?下面小編整理的20xx開學第一課觀后感200字作文范文,歡迎借鑒。
20xx開學第一課觀后感200字作文
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然而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是我受益最大的開學第一天。
在這天晚上的6;30-8:30在這兩個小時的時間里我似乎上了兩年的學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六點二十我就在電視機前等待著CCTV2頻道播出的《開學第一課》這一次的主題是“愛,讓中國更美麗”首先先點出了愛是什么,我的理解為愛是為別人愿意付出自己的一切,關愛身邊的每一個人,愛家鄉、愛父母、愛老師、愛同學,這就是無私的愛,是博愛,也許我現在做不到,但是我一定會做到的!這一次節目把主題分成了四個小章節:第一個章節就是“愛是分享”在別人痛苦的事去安慰別人,去共同分擔,痛苦就會減輕一半;在別人快樂的時候,我們共同分享,快樂就會增加一倍;這次還講述了呼倫貝爾的“五彩合唱團”的兒童合唱團,他們在合唱團的生活也許是分享生活的樂趣。
第二章節“愛的力量”,由著名演員李連杰叔叔來給我們講述愛是力量,講述的是一個李連杰叔叔義務擔任四川汶川“5.12”大地震的志愿者,雖然李連杰叔叔是著名影星,但是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如果我們一起面對,那么力量將是無限。李連杰叔叔還告訴我們武術的最高境界是“愛”因為愛是沒有敵人的。主持人在現場給我們做了一個游戲,六個人伸出僅僅兩個手指竟然使一個小女孩抬了起來,不可思議呀!也許我們每一個人付出一點點的愛和力量,也許就可以克服所有的困難。這便是“愛是力量”的意義。
第三章節“愛是承擔”是由新東方教育集團的創始人俞敏洪來給我們講述的,愈敏洪叔叔帶來的故事是一個來自沈陽13歲的馬鵬飛,由于他們家不富裕導致了馬鵬飛的奶奶沒有錢治病,由于沒有及時治療,無情的病魔奪去了馬鵬飛奶奶的雙眼,失去了自理能力。所以當時僅僅5歲的馬鵬飛開始當家,操持家務。從早晨5;10分忙到了晚上10:30,中午和下午馬鵬飛都要回到家中給奶奶做飯,可家從學校有40公里但這沒有阻擋著馬鵬飛盡孝的心,晚上還給陪奶奶散步,幫奶奶捶背......這些都是常人做不到的可馬鵬飛卻堅持了有8年之久了。當導播知道馬鵬飛要過14歲生日的時候,居然當場給馬鵬飛過了一個14歲的生日,也是馬鵬飛的第一個生日。之后主持人又做了一個游戲,讓我們地在地毯上趴下通過滾動運送其他人過去。就是讓我們分擔要要運送人的重量,讓我們共同面對挑戰。這就是“愛是承擔”的意義。
第四章節“愛是榮耀”是由航天英雄楊利偉叔叔來給我們解答,他給我們帶來的故事是一位99歲的老人,每天必做的事情就是早上起來升起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他這么做的原因是因為1949年因為他們家族是奴隸家族那一年他的姑姑不幸摔下山崖慘死,從那以后,他家里就剩他一個為他的農奴主勞動卻得不到一點報酬,直到1959年解放沒有了農奴制,每一個人都分到了土地過上了幸福生活于是他要回報祖國對他的愛,于是他每天早上升國旗已經堅持了45年了;還有每天升國旗的國旗保衛隊,每天來升國旗堅持了6年了,一站就站了5小時,干這種苦差事不為別的就為了回報祖國對我們的愛,所以“愛是榮耀”的意義就是愛是無私的是最美好的。
當看完了這一學期的時候我受益匪淺,我知道了愛的力量是無私的,是純潔的。
20xx開學第一課觀后感200字作文
20xx年9月1日,我觀看了中央電視臺舉辦的大型公益節目《開學第一課》。本次節目以先輩的旗幟為主題的,節目邀請了老紅軍及后人講述長征故事,那是一段中國人應該永遠銘記的歷史。
80年前,中國工農紅軍第一、第二、第四方面軍,經過艱苦卓絕的萬里長征,在會寧和將臺堡勝利會師,實現了北上抗日的戰略轉移,在中國革命史上寫下了耀眼的一筆。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紅軍戰士在長征途中,給中華民族留下了偉大的長征精神。今年是紀念長征勝利80周年,革命先輩給了我們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我們都要真心的感謝那些偉大的革命先輩們。
想想我們現在的生活,和紅軍相比,真是生活在天堂里呀!生活用品、學習用品,應有盡有。紅軍過草地時,青稞面吃完了就挖野菜,吃草根,除了忍受饑餓寒冷,還要挨槍林彈雨。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少紅軍戰士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呀!
作為21世紀的小學生,我深感到自己肩上的重任,祖國的繁榮昌盛,都是無數革命者用鮮血換來的,我們只有繼承和發揚長征精神,在學習生活中,不怕困難,好好學習,才能無愧于革命先烈!
20xx開學第一課觀后感200字作文
9月1日晚上8點,我準時坐在電視機前看《開學第一課》,隨著悠揚的歌聲“開學第一課”拉開了序幕,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以“先輩的旗幟”為主題,講的是紅軍戰士們如何一步一步歷經艱辛與困難走完二萬五千里長征的,和如何在長征路上克服種種危險和困難的感人故事。
在眾多紅軍老爺爺當中,一位名叫胡正先的通信員爺爺的故事令我感觸最深,他12歲就參加了紅軍,想想12歲的時候正應該享受著父母的關愛,而他卻背起槍支趕赴戰場,保護著我們的家園,聯想一下現在我們的這個和平年代的孩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再想想當年的孩子他們的經歷是我們無法想像的,所以從現在開始,我也要保家衛國,用自己的成績來回報祖國,這不由得讓我想起周恩來說過一句話:“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后來主持人邀請臺上的孩子們來還原當年紅軍戰士們飛奪瀘定橋的情形,當我看著孩子們做游戲鋪橋時,眼前便浮現了紅軍戰士們不畏艱險在瀘定橋上激戰的悲壯場面。
最后,我忘記不了紅軍爺爺敬禮時的那個堅定不移的眼神,我的耳邊還縈繞著戰斗中的槍、炮聲,還有紅軍戰斗勝利后的歡呼聲。
我們作為社會主義新時期建設的接班人,更要緊握先輩的旗幟,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努力奮進,讓長征精神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