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寫發生在身邊的貨幣反假征文
前段時間一客戶至趙屯支行繳納養老保險款。在辦理過程中,柜員張順斷定該客戶遞交的現金中有一張面值100元的假幣,遂請張瑜行長進行雙人查驗、核實,確認無誤后,第一時間告知客戶,并欲按照規定予以收繳。其間,客戶多次通過詢問、質疑等方式試圖延緩收繳進程,當事柜員均給出了合理的解釋、答復。然而,收繳工作完成后,客戶突然拒絕離去,執意滯留于窗口。張行長當機立斷,連同柜員張順一起對客戶加以勸導,闡述了假幣收繳的相關法律法規,告知了假幣持有者具有的權利和義務,并熱情指導該客戶假幣的辨識方法。
隨后我支行開展假幣宣傳活動,向過往行人發放反假幣宣傳手冊,以及假幣真偽鑒別卡,同時向群眾不斷講解鑒別假幣的技巧及有關知識。前來咨詢的群眾絡繹不絕,許多人對“一看、二摸、三聽、四測”等假幣鑒別的基本方法特別感興趣。活動開展十分順利,不僅降低了群眾的消費風險,也營造了愛護人民幣、反假人民幣的良好氛圍。
假幣收繳有別于我行的一般性業務,屬于銀行負有法律義務所開展的業務,極易發生糾紛,必須慎重對待。由客戶角度而言,他們的職業環境、特征均決定了他們極易接觸到假幣,但同時對假幣相關的知識、法規不甚了解,識假技能相對欠缺。通過溝通,我們即發現客戶由于欠缺假幣相關的法律法規知識,對銀行人員收繳假幣的資質存在質疑,并試圖通過引發沖突的方式加以阻撓。并且該客戶沒有有效掌握識別假幣的技巧,執拗地認為有人像水印的即為真鈔,拒絕認同銀行人員的判斷。由銀行角度而言,當事柜員熟練掌握與假幣相關的各項知識,收繳假幣的流程準確無誤,同時在客戶的情緒激動之下,不卑不亢,耐心進行解釋說明工作,保持了銀行一貫的服務質量。而行長在網點有突發狀況時,隨機應變,及時、冷靜地上前處置,通過不斷的溝通與傾聽,打破與該客戶的隔閡,并巧妙地挖掘出客戶的潛在需求,指導客戶掌握了假幣的識別技巧,成功安撫了客戶情緒,化解了風波,維護了網點的營業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