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社會范文2019
走進社會范文2017
周四早晨剛從食堂回到教室,遇到了同桌,他便向我說起星期三晚自習放學所看到的一件事。
“昨晚又有人打架了。”他邊翻書邊說道。
“打架?這有什么值得說的?”在我的腦里,“打架”這個詞雖然不太深,但也并不是件大事。
“你不知道,砸車的,是砸一輛粉紅色的小轎車。”他的語氣有點急促。“昨晚回家路過網吧門口,發現圍了一大群人,看看才知道是打架的,人們都在砸車,還有幾個在搬大石頭砸車,”他在桌前給我比劃了個形狀:“你不知道,那車玻璃都被砸碎了,有一個女的在陰暗的角落里喊著,她是哭著喊的,聲音發啞,說‘不要砸了!不要砸了!’唉,可惜啊,沒人理她那一套,我認為那個車應該是那個女的的。”
“唉。”我嘆了口氣:“難道沒有一個人勸嗎?”
“哪里啊?誰敢勸?圍了好大一群人都在看,那場面太激烈了。”
“報警也沒有啊?”
“去,這種事我見著多了,哪有什么人說報警的?”
我沉默著,心想:社會中的看客現象真的越來越多了,不勸就罷了,連報警的勇氣都沒有。同桌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你也不想想,就算報了警,警察會及時趕到嗎?現在社會誰不知道,不是那些不正經的人多了,就連治安的人,他們也害怕自己有危險啊,唉,不負責的人到處都是。”
是啊,老百姓的生活又好在哪里?想起家里,那鄉鎮上的糧食都被卡死了,只能賣給所謂的“糧管所”。糧價低低的,以前還有幾個糧販來收購,都是跑到各家各戶,挨家挨戶地問,他們給的糧價也高。現在倒好,有糧食出不出去,有物沒錢不能還賬。
仔細看看社會,什么現象沒有呢?村里的人騎著自行車、三輪車,有好多人出外仍是步行,鄉鎮里騎自行車的、三輪車、電瓶車、摩托車的,到處都是,每天馬路上來來往往的車除了手扶機外,更多的是轎車,可是這些轎車都只是路過,不是停留的。誰家要買了一輛轎車。準會圍一大群人:“呼呼,你闊了。”若車開到村里,停留在哪個地方,再回來開時,會發現有許多老人、婦女、兒童圍在周圍議論著。再轉向縣里看看,哇,天哪,一個紅綠燈處那個車啊,排多長的隊,有人就說啦,嘿嘿,這什么轎車嘛,還不如咱們起的自行車快!縣里既然如此,市里省里就不用說了。眾所周知,泗洪縣是個小縣,人們都知道,泗洪這個地方,窮哇!它的鄉鎮啊,經濟一直不好,真的,畢竟我是農村的孩子。有的家庭有病不能治、兒女結婚東拼西湊……然而,縣里的街道上,幾百萬的車多的是!有的當官的,一個人有好幾輛價值幾百萬的,一件衣服上千元,一頓飯吃得農民工幾個月的工資……什么是差距?這就是差距。什么社會主義社會?這個社會簡直比資本主義還資本。那些富人,究竟有多少個想到過并且實踐過——幫助窮人改善他們的生活呢?走進社會范文-2[/page]
不舉別的例子,就舉我自己吧。在育才上學,一學期開學什么培養費、書本費、學費,交起來一千多,還好,免幾百呢。有的剛考進來分數少了,一次性交個9000多,還有每個月的伙食費200多,強制性訂的牛奶費,水費……唉,什么叫教育事業?還以民為本呢,全校老師都知道,校長用我們這些學生的學費買了好幾輛上百萬的車,要知道,他用的不是他的工資,是我們這些農民孩子交的錢啊!那是我們父母日夜奔波,辛辛苦苦地掙來的血汗錢哪!還什么教育的傳播者,明明是教育的剝削者。
經濟場合上,商人們都爭著搶生意,一家比一家賣的價錢低,不是我在這里說什么不妥的話,全是一群蠢貨,沒有一點智商意識。他們生意多了,尤其是賣那些礦物質的,當然,這些也與國家的政策有關。價格便宜了,外國人就會趁著這個好機會使勁的購買,存起來。他們知道,資源越來越少,物以稀為貴,別看你中國是個資源大國,日后你資源越來越少,我再把廉價從你那兒買來的東西翻幾倍價錢賣給你。可以想象啊,那里面的利潤多大!政府啊,國家機關參與的人不是很多么?我想問問那些參與的人,他們真正為了人民的利益有多少人?負責的有多少人?洋人在中國投資辦廠,雇用中國的農民工,每年只給那么一點工錢,獲取的暴利可想而知。也許你會問:“那些官員會讓著他們嗎?”呵呵,你有想過嗎?那些暴利里,有一部分是歸屬他們的,當官的只要自己有益,哪顧老百姓死活!回首歷史潮流,無論國家強大與否,戰爭還是和平,始終受壓迫的人還是咱們的百姓,他們太老實,太易滿足,只要有吃有喝的就夠了,夠家庭開支就夠了。
我們是祖國的花朵,長大一定要為祖國奉獻自己的力量。盡管在老師的眼里,分數高的人是好學生,但我們要牢記學習的目的:服務社會,報效祖國!
注:也寫這么多了,時間很緊的,望各位諒解一下,下次再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