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興趣愛好150字作文篇作文來自興趣激勵
2017興趣愛好150字作文篇作文來自興趣激勵
(一)、走出教學目標的盲目性,充分考慮學生年齡水平。
任何知識都應遵循教學的科學規律,即把知識傳授與受教學者的年齡特征、認識水平結合起來。作文教學同樣如此。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目前仍有不少教師對作文教學的目的不夠明確,急功近利,作文教學超綱,拔高的現象極普遍。如二、三年級就要求命題作文,作文字數必須突破多少個字。高年級則要求在字數、修辭、段落、思想、深度、語言、結構、等等方面“面面俱到”。在作文教學指導中,產生了盲目、偏高、偏難及對學生習作評估要求過高等現象,使學生覺得寫作“高不可攀”,嚴重地反沖了作文教學應有的效果。長此以往,學生學習作文的情緒就會受到挫傷,使之消極、厭煩,對作文失去興趣。
(二)、重視學生獲取作文材料知覺過程的偏差,積極改進作文教學。
比如:三年級上冊三單元想象作文,要求學生觀察一些小動物,抓住它們各自的特點,考慮它們之間的相互聯系,編童話故事。學生觀察后如果用話言來表達時,就出現了深淺、完缺、條理等方面的諸多偏差。有的同學首先獲得的是毛色、身材。腦袋、耳朵、眼睛、四肢等等小動物的外部特征。有的同學注意的是它們或飛、或跑、或叫、或跳等動作姿態。有的同學則特別幻想了它們相互之間的關系。結果,獲得了后兩種信息的同學在篩選材料時會主動去聯想故事,作文比較容易,而只獲得前一種信息的同學,因為知覺只停留在原始的視覺感知方面,于是在作文時自然會感到無話可說,陷入了“苦于無話”的困境,由此產生對此類作文的害怕心理。長期下來,自然會不愿寫作了。有經驗的教師則應根據學生觀察的這種偏差,激勵他們多角度,換位思考,綜合討論,來激發寫作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