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門前的菜場
我家門前的菜場
南京市東山小學一(七)班 朱冠澤
1997年我家剛剛在順達佳苑落戶時,附近沒有菜場,一日三餐買菜很是不方便,只有在東新北路上有幾個外地人為了生計擺了幾個菜攤,菜的品種很有限,而且又不新鮮,光顧的人很少。
XX年,城市改造,菜攤拆除了,政府為了方便居民生活,在芙閣路上建了“東山鎮第二菜場”。菜場不大,倒也干凈,一排排的水泥攤位整整齊齊,各種菜也從地上搬上了攤位,菜的品種增添了不少,買東西的人也多了,看看這個,挑挑那個,似乎在琢磨要買點什么菜------
XX年,菜場又在裝修了,面積也擴展了許多。菜場管理員走來走去的指揮著裝修工人,看工人忙忙碌碌的,但臉上是笑呵呵的。我心想不知又要改裝成什么樣了?在一些期待中,菜場又重新開業了,變成了“東山鎮第二農貿市場”。進去看看,哦!變化真大啊!地面由原先的水泥地變成了大理石,水泥的地垛攤位也鑲起了白色的瓷磚,又干凈又漂亮。蔬菜類、水產類、家禽類、肉類等等,品種琳瑯滿目,應有盡有。
農貿市場里,特別熱鬧,人來人往的,管理人員穿著制服,叮囑攤主們要遵紀守法,文明經商。攤主們熱情的招呼著客人,有的在忙碌著理菜,有的在與客人討價還價,有的在收錢-------
這個菜場從之前的幾個小菜攤“變”成了現在的農貿市場,不正是祖國60年改革開放變化中的一部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