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知“怕”
有很多人認為天不怕地不怕是最好,可是我卻認為還是要有點怕才好。
古代圣人孔子曾說過:“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天命是注定的,不得不“怕”;大人是有地位、號召力的人,如果你對他沒有敬畏之心,那可能會受到處罰;圣人是像孔子、孟子那樣品格高尚的人,圣人之言就是那些品格高尚的人說的種種道德之類的,這么有名氣的人說的話,你怎么會不怕呢?
現在,那些你的長輩、高尚品格的人等等多的是,沒有一點點敬畏之心是不行的!現在的人,大多數都知道在哪里要“怕”什么,最大的兩點是“怕”道德和“怕”法律。
道德,人的種種行為都關系著自己的道德。比如你扔垃圾就證明了你沒教養、道德不好。弟子規里說道:“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這說明了你的道德連系著你的生活、一生,包括你的父母。如果你不怕道德,隨便亂做壞事,那可就大事不好了,小毛病終究會成大問題的!
法律,它和交通規則一樣,同樣也是一種規則。但是,法律可就惹不起,各種規則都在里面。小問題可能就關在監獄里半年,大問題可是要滅九族啊!如果你不抱著一顆敬畏之心,違抗法律,那就不得了啦!
以前,我們國家就覺得自己什么都不怕。慢慢地,到了打日本鬼子時,我們國家就漸漸衰落。后來我們才明白:人還是要怕一些東西的。所以,我們才打敗了日本鬼子。
如果人不抱著一點敬畏之心,那怎么行呢?
(謝軻 3年級)
評:你,肯定是因為有敬畏之心,所以,小小三年級的你就把作文寫得如此精彩,讓大家都忘不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