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時光的印記像是永遠不會刻上他們的臉龐,決然卻又美好的演繹著童話,頂著光圈的天使總圍繞他們身邊,將浮華拭去,留下片片寂靜,舞動著彩蝶的雙翅,他們總飛到那令人觸碰不到的虬枝上。然后,我用一種探索,迷茫的眼神看待他們,包括盲目的欽羨。只有一人,為了成全她,一個城市傾覆了。
拋卻兒時的偶像不談,如今的我,站立在世俗云煙中?磻T了社會的爾虞我詐,只想尋一片凈土,擱放自己剩余的靈魂。而那個風靡上海灘卻清淡自持的女子便是我最好不過的寄托。我賞她,憐她,愛她。稱不上懂得,卻也記得。
“仰臉向著當頭的烈日,我覺得我是赤裸裸地站在天地下了,被裁判著像一切的惶惑的未成年人,閑于過度的自夸與自鄙。”想來,她對人們于她的贊賞,懷疑是淡然的。一笑而過便已傾倒江山,除卻紅塵情絲,得一朵凈蓮,攀上離禪最近的天堂。我崇拜她,近乎癡迷的,崇拜著。抬頭望著窗外悄悄爬上屋檐的月亮不禁想著:20年前的那個夜晚,月亮是否也如今夜一般明亮,打在她柔美而蒼白的臉龐,泛起清冷的白華。
“悠長的像永生的童年,相當愉快的度日如年,我想許多人都有同感。然后崎嶇的成長期,也漫漫長途,看不到盡頭,滿目荒涼。”她的童年令我感慨,嘆一個女孩兒幸福而又不幸福的兒時時光;她的愛令我心疼,傷一段傾城而又不傾城的情緣;她的一生令我折服,拜倒于一個正真驚世的人生。其實人生不用過于復雜,平淡無華最美。“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蚤子。”我愛她,也許因為是她的清冷傲骨,她的執(zhí)念,她的淡然。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風中的呼喚是否是當年你在弄堂中的童聲稚語?看它穿過樹梢,吹過上海風云,掀開泛黃的歷史,死開舊社會的腐朽。她用鋒利的筆描繪一個簡單卻又繁雜的世界,用一顆寂寞的心去讀懂人生的無可奈何。
她是當之無愧的偶像了,沒有光環(huán)?為所謂。沒有絕美嬌顏?亦無所謂。正真的偶像不會隨時光的飛瀉而淡退了顏色,她依舊矗立在那,儼然一座佛像。她不接受人們的朝拜,甘愿做佛前的海燈,用一生未完的愿,許來世紅塵的一段羈絆。
我敬重她,因為她的傾城。我崇拜她,只為她煙火一瞥,淡了容顏。
回憶一株行走的花——張愛玲。
高一:魏媛
點評:文章語言瑰麗多彩,“時光的印記像是永遠不會刻上他們的臉龐,決然卻又美好的演繹著童話,頂著光圈的天使總圍繞他們身邊,將浮華拭去,留下片片寂靜,舞動著彩蝶的雙翅,他們總飛到那令人觸碰不到的虬枝上”,文章一開頭就不平凡。
接著,作者道出了自己喜歡張愛玲的原因,“如今的我,站立在世俗云煙中。看慣了社會的爾虞我詐,只想尋一片凈土,擱放自己剩余的靈魂。而那個風靡上海灘卻清淡自持的女子便是我最好不過的寄托”,確實如此,在俗世中靜靜品一篇文章,讀一個人是再好不過的休閑方式。
作者敬佩她面對贊賞淡然的性格,憐惜她不幸的童年,也為她在紅塵中有一段刻骨銘心的愛而欣慰,盡管結(jié)局不盡如人意。“因為懂得,所以慈悲”,“她用鋒利的筆描繪一個簡單卻又繁雜的世界,用一顆寂寞的心去讀懂人生的無可奈何”,這是怎樣一個讓人憐惜而又欽佩的女子啊。“真正的偶像不會隨時光的飛瀉而淡退了顏色,她依舊矗立在那,儼然一座佛像。她不接受人們的朝拜,甘愿做佛前的海燈,用一生未完的愿,許來世紅塵的一段羈絆。”
點評老師:陳鳳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