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難如烏云”作文講評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
苦難有如烏云,遠(yuǎn)望去但見墨黑一片;然而身臨其下時,你會發(fā)現(xiàn)它不過是灰色而已。——里希特《長庚星》 請根據(jù)閱讀后的感悟和聯(lián)想,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審題】
關(guān)鍵詞:苦難(“如烏云”,比喻性命題)
題目關(guān)系闡釋:墨黑(遠(yuǎn)看)——灰色(身臨其下)
回歸比喻本義:位置角度不同,“苦難”給人的感覺不同
觀點推定:回答“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中的“怎么樣”的問題,即“如何面對苦難”
【題目】
褪去墨色(27張權(quán))、不過是灰色而已(27張皓月)、黑云,灰云,晴空(27楊希)、撥開苦難的云翳(27曹澤翰)、苦難的偽裝(27徐成)、苦難不過是披著狼皮的羊(27邢群)
邁過那道坎(28劉婧)、沒有冬天不可逾越(28姜佳綸)、莫懼“紙老虎”(28馬璐瑤)、苦難的面具(28張楊梓)、遙望的黑色幻想(28李新蕊)、苦難不難(28司書匯)
其他:不畏浮云遮望眼、苦難的顏色之謎、面對苦難勇敢地踏步、原來門是虛掩的……
【材料】
正面:古代人物——文王、仲尼、屈原、不韋、李白、杜甫、蘇軾、范仲淹、曹雪芹、蒲松齡…
蘇秦、勾踐、韓信、蘇武、張騫…… 李時珍……
現(xiàn)代人物——毛澤東、瞿秋白、魯迅、周國平、二月河、馬云、劉翔……
外國人物——梵高、左拉、小仲馬、居里夫人、華盛頓、林肯、羅斯福、奧巴馬、拿破侖……
身殘志堅系列人物:左丘、孫臏、司馬遷、阿炳、史鐵生、張海迪、邰麗華、李月、桑蘭……
霍金、貝多芬、帕格尼尼、海倫·凱勒、安德烈·波切利……
團(tuán)隊集體系列:紅軍、多難興邦……
反面: 秦檜、慈禧、司馬懿…… 顧城、海子、三毛、海明威、張國榮、陳琳……
二戰(zhàn)前納粹德國
不畏浮云遮望眼
處在彌漫一切的黑暗中時,擎一把火,發(fā)現(xiàn)黑暗不過是畏光的孩子,一驅(qū)即散;在奔騰的浪濤中,揚帆起航,看清洶涌的急流不過是無奈的掙扎,難沒你我;茫茫的苦難猶如墨色的天幕,我們對它發(fā)問:能奈我何?(排比、比喻點題)
不畏浮云遮望眼,苦難遠(yuǎn)沒有它表現(xiàn)的那般可怕,當(dāng)你拾起勇氣,奮起千鈞之棒迎向它時,或許你會因它的在堪一擊啞然失笑吧……(扣題闡釋)
苦難曾嚇退過許多人,但它永遠(yuǎn)難不住那些真的猛士:在清王朝腐蝕后的中華大地,一個彌漫著硝煙的時代里,魯迅看到了四面八方撲來的列強(qiáng)兇獸,發(fā)現(xiàn)了國民的麻木不仁正一點點吞噬著中華,這可怖的困境里,他以筆桿做長鞭,生生憑一己之力鞭醒了一個時代,喚醒了沉醒已久的中華巨龍!列強(qiáng)猛獸原來是喪家之犬,麻木不仁下藏著的是鐵血柔情。從此,玉宇澄清了萬里埃。
困境難不倒智士,苦難嚇不退英雄,浩繁衍的史冊總有一片片遮去一切的烏云,但也總會有一只手,撥開云霧,讓大地重現(xiàn)光明:史遷面對肉身的折磨不皺眉頭,在輝煌的史冊面前,往日苦楚盡化為過眼云煙;太白宦海失意,但在詩的春天里,那段曾經(jīng)難耐的嚴(yán)寒又成為他化為詩中之仙的重要助力;毛澤東帶領(lǐng)紅軍戰(zhàn)士過雪山走草地,幾多艱辛,然而比起那天安門城樓上舉國沸騰的壯景,烏蒙山只亦作一顆泥丸……(舉例論證)
“不畏浮云遮望眼。”這詩句是多么地智慧卓然。不錯,戰(zhàn)勝人們的往往不是那看似可怕的困難,而是人們那顆因為畏懼而不住顫抖的心。(文中扣題評論)
不禁想起那些可憐的人們:楚趙國君們國懼怕秦人的爭戰(zhàn),寧可割地?fù)Q偷生,不知生命便因此流逝;秦檜因面對金國鐵蹄而生的退縮,不僅害死忠良,更是遺臭萬年;慈禧太后正是沒有認(rèn)清形勢的長遠(yuǎn)眼光,在屢屢退讓后,中華被列強(qiáng)分割。可憐的人們鑄成可笑的錯,困境中他們只會退縮。(反面論證)
“不畏浮云遮望眼。”其實,一切并沒有那么可怕,我們要做的僅僅是用光明驅(qū)走黑暗,揚帆來抗擊浪潮,在困難來臨時,向前踏出一步,朗聲而呼:苦難永難奈我!(結(jié)尾點題)
苦難的顏色之謎
里希特說:“苦難猶如烏云,遠(yuǎn)望去但見墨黑一片,然而身臨其下時,你會發(fā)現(xiàn)它不過是灰色而已。”苦難究竟是何種色彩?有人說:智者會淡化苦難的色彩,愚者則會加重對苦難的潑墨。(點題、見解獨到)
談及智者,太史公堪為大智。他的苦難是生命中最冷的色調(diào),可他幽于糞土而不辭,身陷囹圄而不懼,用一腔的堅持與執(zhí)著把自己的苦難化為為火,化為太陽,將別人的苦難烘烤為灼熱的色調(diào)。鯤鵬山曾經(jīng)說過:“史學(xué)成了人學(xué),必然形成了戲劇性,生命的熱血噴涌而出。”司馬遷以生踐志,以羸弱的生命為我們營造了一座座美輪美奐的精神圣殿,為我們譜寫了一首首敢于面對黑色苦難、敢于在風(fēng)雨中守望理想信念的悲壯詩篇。讀了它,我明白了,面對黑色的苦難,請用志氣做調(diào)色板,用豪邁噴灑出我們的一腔熱血,這才是好男兒的真正本色,這才是苦難的真正顏色!請記住,苦難是紅色的,悲壯又艷麗的顏色。
“不,它不僅是紅色的,”回頭,我看見了,苦難是蚌黑暗中磨砂成珠的晶瑩,是雄鷹承受斷翅之痛翱翔于蒼穹的蔚藍(lán)。我看見了又一個智者——劉偉,那只承受沙磨之痛的蚌,那只斷翅又翱翔的雄鷹。他那斷臂的苦難人生在很多人眼里是多么凄涼灰暗的色彩啊,可是劉偉是智者,他用雙腳調(diào)色,調(diào)出了閃耀珍珠光澤的蔚藍(lán)色,那充滿希望與光明的蒼穹之色。斷臂沒有為他的天空增添陰霾,他用毅力和堅強(qiáng)將黑暗轉(zhuǎn)換為晶瑩之藍(lán),他以雙腳為翅膀在藍(lán)天翱翔,奏出人間最美麗的音符,告訴你我,苦難不是黑色,是藍(lán)色的,寬容又堅強(qiáng)的藍(lán)色!
可是,為什么在這樣壯麗的太陽色彩里,在這樣晶瑩的藍(lán)天里,在光彩閃耀的星路上,卻有一抹濃得化不開的黑影?我看見了那個愚者——陳琳,紅極一時的你卻不懂得淡化生活中的小小苦難,望而卻步,愚蠢之極地選擇了跳樓自殺,傻傻的你啊,縱然苦難隨生命終止,但黑色已經(jīng)成為你的背影,你永不褪色的灰暗。我明白了,苦難在愚人眼中是超越不了的墻,是醒不了的黑色,只是因為怯懦。
周國平如是說:“面對社會的悲劇,理想、信念、正義感、崇高感支撐著我們,我們相信自己在精神上無比優(yōu)越于那些迫害乃至毀滅我們的惡勢力!”朋友,人生一世,難免會遇到苦難的黑云,記得,要做一個智者,請用執(zhí)著與希望的心調(diào)熱情與奮斗的紅色,用包容與堅強(qiáng)的身體調(diào)出寬容又堅強(qiáng)的藍(lán)色,用精神為它上色!
智者說:“苦難的黑色只是生活的背景,希望的黎明。努力揮灑生命的色彩,勇敢向前走,苦難的黑色就會變成黎明最美麗的天空。”我要做這樣的智者,朋友,你呢?
直面苦難
魯迅曾說:“真正的勇士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外國哲人里希特也曾有言曰:“苦難有如烏云,遠(yuǎn)望去但見墨黑一片;然而,身臨其下時,你會發(fā)現(xiàn)它不過是灰色而已。”直面苦難,成就美麗的人生。(引用名句開頭)
直面苦難,是枯松倒掛絕壁之后的傷痕累累,是駝走大漠留下的一串風(fēng)鈴的記憶,是虎嘯深山、雁拍長空的豪邁。
濕濕的杏花春雨寂寞地灑在布滿蒼苔的青石板街上,一彎柔漾的秦淮河水潤育了兩岸的燈紅酒綠、詩樣繁榮。感動于你,遲子建。在你的文學(xué)事業(yè)剛剛起步之時,丈夫、父親先后撒手而歸,巨大的悲痛如潮水般襲來,是那么的不可抗拒。面對這濃重的苦難的烏云,你一時找不到人生的方向;可是,你卻終能以堅強(qiáng)的意志身臨其下,憑借自己直面苦難的勇氣,獲得第七屆茅盾文學(xué)獎。我知道那部《額爾古納河的右岸》就是你直面苦難時最有力的見證。(現(xiàn)實材料敘述文采斐然)
正如你在《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中所言:“我在夜晚選擇沉默,是為了迎接噴薄欲出的太陽!”直面苦難,讓你絢麗了祖國文學(xué)的天空,讓你成就了自己不一樣的美麗人生。(文中引用名句)
昆明湖水靜靜地漾動,波心冷月凄冷無聲,岸邊的垂柳似乎在絮絮訴說著什么。敬佩于你們,中國駐海地維和警察。一陣地動山搖,剩下的是一片黑暗。強(qiáng)烈的地震給國人無盡的悲痛,為你們,為你們直面苦難的信念和執(zhí)著。濃煙滾滾,不滿硝煙的戰(zhàn)場上有你們堅定的腳步;槍林彈雨,艱苦的維和任務(wù)讓你們對祖國更加忠誠。是什么讓你們甘愿為和平鴿橄欖枝,見雷帽獻(xiàn)出生命?是什么讓你們一次次踏上未知的險途?是直面苦難的勇氣。八位英魂,浩然正氣貫長虹,江河含悲,草木動容。你們直面苦難的信念將成為國人心中的英雄。(現(xiàn)實感強(qiáng)的團(tuán)隊素材)
直面苦難的人生讓人敬佩,然而有些人卻被苦難之云嚇倒,難以完成生命的站立。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面對苦難海子踏上復(fù)軌之途,此生不復(fù);面對改朝換代,王國維不愿成為所謂的“文化移民”,結(jié)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只遺一部《人間詞話》,令人扼腕嘆息,成為千古悲歌。(反面論證)
培根曾說:“最美的刺繡,是以文明的花朵映襯暗淡的背景。”直面苦難,不為苦難所嚇倒,方能成就美麗人生,成就生命的傳奇。(文末名句結(jié)題)
把苦難熬成香醇的咖啡
人生是歷史的獨本劇。舞臺上,起承轉(zhuǎn)合,淺唱低回,終抵不過曲終人散的結(jié)局。沒有不散的戲,卻有不朽的靈魂,靈魂的支點,叫做苦難。
《長庚星》里留下里希特的真言:“苦難有如烏云,遠(yuǎn)望去墨黑的一片;然而,身臨其下時,你會發(fā)現(xiàn)它不過是灰色而已。”誠然,苦難有著張牙舞爪恐怖的容貌,但你要相信,那是他的唯一倚仗,不懼他的威嚇,走過去,剩下的便是充斥天地的美好。
史書已泛黃,卻掩飾不了堅守挺過苦難的精神的光芒。沒有人知道原本天真無憂過著讀書潑茶的生活的她是如何挺過國破家亡、孤身異地的痛楚的,但是日月天地卻見證了李清照從“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走向“生當(dāng)作人杰,死亦為鬼雄”,從纏綿于閨怨情仇到懷擁憂國憂民的愁絲。靖康之難于李清照是一個苦難,摧毀了她的家園,可卻沒有嚇倒她,而是任由她在苦難深處涅槃,成為一只浴血重生的鳳凰,撐起了南宋詞壇的半壁江山。假如,苦難面前李清照選擇了退縮,她的人生,是不是就在“和羞走,卻把青梅嗅”處畫上了句點?
老虎會在無人處黏噬傷口品嘗苦難,而在眾人面前它又復(fù)成萬靈之王。韓愈吟著“愿為圣明除弊事,肯將衰朽異殘年”,圣上的不信任,年邁的身軀,一波波的苦難沒有將他襲倒,他仍傲岸不屈,屹立歷史長河中;失聰?shù)呢惗喾以诩偶诺氖澜缋铮脽o聲構(gòu)造輝煌,他也曾為沉悶低郁,但最終他將苦難啃在腳下,成就一代“樂圣”。“烏臺詩案”讓東坡信心盡失,黃州山水卻替他打開了一扇窗,把他從苦難中解救,于是蘇軾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直留載史冊……
苦難是人生的培養(yǎng)基,挑選出傲世的人才留給后人瞻仰。所以,屈原與《離騷》、司馬遷與《史記》、凡高與《向日葵》、邰麗華與《千手觀音》、汶川地震與中國人民,一條條堅信不疑的信仰,一個個傲岸不屈的靈魂,一幕幕催人淚下的場景,不淺不深地烙在心里在,抹不掉擦不去,因為烙印的背后,叫苦難。若你敢直面苦難,或許可以在密布的烏云深處看到明日的朝霞燦爛。走過苦難,你便有了把苦難熬成咖啡,體味其中香醇的資本。
迎難而上
南墻猶可撞,苦難亦可破。“黑云壓城”不過是掩飾外強(qiáng)中干的手段。迎難而上后發(fā)現(xiàn)原來也不過如此。迎難而上,苦難大而化小。
正如里希特在《長庚星》中所言:“苦難有如烏云,遠(yuǎn)望去但見墨黑一片;然而,身臨其下時,你會發(fā)現(xiàn)它不過是灰色而已。”山窮水復(fù)又如何,勇于探索后你會發(fā)現(xiàn)峰回路轉(zhuǎn),柳暗花明。苦難,對于90后的我們又有何懼!
廢墟湮沒了多少人的幸福?災(zāi)難的啼哭聲在中國上空呼嘯,在海地夜空中縈繞進(jìn)而又在日本島嶼上盤旋。人們一陣恐慌,似乎諾查丹瑪斯的語言提早實現(xiàn),似乎真的已到世界末日。面對如此狼籍我們就此放手嗎?新蘇州則是對我們最好的回答。當(dāng)汶川地震、南方雪災(zāi)損害了這座文化古城,人們并沒有就此止步。愈挫愈勇,迎難而上后發(fā)現(xiàn)其實苦難也就是如此,巴掌大的苦難卻被人們演繹為世界末日的前兆。迎難而上后我們不會被浮面止住我們前進(jìn),不會磨除我們將苦難大而化小,小而化了的銳氣與勇氣。
迎難而上,其實苦難不是我們的絆腳石,而是我們的墊腳石。即使身體殘疾,只要勇往直前,生活是不會給那些勇者常開紅燈的。迎難而上后使天生下肢發(fā)育不全的約翰·庫提斯發(fā)現(xiàn)沒有雙腿又如何?他還不是照樣走路,甚至比正常人還要厲害。即使身體殘疾,史鐵生不也是迎難而上嗎?地壇的歲月使他發(fā)現(xiàn):迎難而上后,生命的旅途中雖有紅燈,但畢竟是綠燈更多一些。輪椅的苦難并沒有止住他前進(jìn)的腳步,他彰顯了自己生時“坐”著,死后“站”著的偉人雄姿。
試問若折翅小天鵝—李月沒有迎難而上,她又如何圓夢奧運?若眼盲心不盲的小軒宇沒有迎難而上,他又如何在亞運會上一鳴驚人?苦難其實也只是如此,如果眾多作家不敢身居其下,那我們思維的穹頂又將會隕落多少顆耀眼的星星呢?
迎難而上后它也只不過是灰色而已。沙漠的狂虐迷蒙了三毛——這個撒哈拉沙漠靈魂的雙眼,她沒有發(fā)現(xiàn)那“外強(qiáng)中干”的虛假氣勢,最終自了香魂離我們遠(yuǎn)去。
亂石粗糲,荊叢棘林,只要勇于開拓也只不過是幾塊石子幾株雜草而已。迎難而上,苦難只不過是幾多云彩疊加,風(fēng)一吹即可煙消云散。
【精彩語段】
面對“黑云壓城城欲摧”的險境,你是否感到彷徨?面對山重水復(fù)的迷津霧靄,你是否止步不前?面對檻菊愁煙蘭泣露的悲涼境況,你又是否不堪回首?面對撲面的困惡險境,面對苦難,何不勇敢地踏步向前,尋覓屬于自己的萬里晴空!
苦難猶如烏云,遠(yuǎn)望去只見墨黑一片,但身臨其下時,你會發(fā)現(xiàn)只不過是灰色的罷了。苦難猶如反射于明鏡中的影像,你看見的只不過是被破鏡子反射的更刺痛人心的黑色氤氳,而不是其真實的色彩。你又何必將苦難看成只無惡不作,食人饑骨的怪獸,你又何必以為自己打開了迷離的潘多拉魔盒。沒有什么是真正可怕的,真正的敵人只不過是你心中無法抵抗的早已認(rèn)輸?shù)男∪藘海瑸槭裁床慌昝撍氖`,勇敢地面對?《面對苦難,勇敢地踏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