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探索”為話題作文指導及范文點評
【熱點試題】
閱讀以下材料,以“探索”為話題作文。
1.XX年2月1日,美國“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從太空返回大氣層時發生爆炸,7名宇航員遇難。這是人類航天史上又一個悲劇,世界為之震驚。
2.人類探索太空飛行的漫長歷程中,一代又一代的探索者為之獻出了寶貴生命。相傳,14世紀末,中國明代有一位名叫萬戶的人,他讓別人把自己捆在椅子上,兩手各持一只風箏,在椅背上綁了當時最大的47支火箭,然后叫人將47支火箭一齊點燃,試圖利用火箭的推力和風箏的升力上天飛行。萬戶的試驗失敗了。他是人類第一位用火箭做載人升空飛行試驗的人,也是人類第一位為探索太空飛行勇于獻身的人。1996年秋,國際宇航聯合會年會在北京召開,到會的兩名俄羅斯宇航員和3名美國宇航員,特地到中國科技館內的萬戶雕像前照了一張合影,共同緬懷這位最早為人類航天夢想獻身的先驅。
3.前蘇聯和美國在載人航天試驗階段,都有人獻出過寶貴生命。
4.一種觀點認為,世界上人的生命是最可寶貴的,載人航天風險太大,為了減少不必要的犧牲,應該停止載人太空飛行,以發展無人飛船為主。另一種意見認為,人類永遠要為探索未知領域發揚獻身精神,探索太空是全人類的偉大事業,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為之奮斗、獻身。人類進入浩渺太空剛剛起步,在太空飛行中發生亡人事故,阻止不了人類探索太空的前進步伐,載人宇宙飛行應當繼續推進……
【寫作提示】
提供的材料里有這樣的內容:我們是人類歷史上很早就產生過飛天夢想的民族。盡管前蘇聯、美國已經實現了,但是中華民族也實現了這個奮斗目標。沒有夢想的民族算不得偉大的民族,有了夢想,沒有能力去實現的民族也算不上偉大的民族。既富有理想夢想又一步一步百折不撓地去探索去奮斗,這樣的民族的前途肯定是光明的,她對人類的貢獻肯定是越來越大的。
大千世界,蕓蕓眾生為執著的信仰、理想的彼岸,向著未知,瞄著成功默默地奮斗著。探索無處不在,無時不有。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勝利的鮮花在血汗中綻放,榮譽的桂冠用荊棘編成。探索中有迂回曲折的坎坷,有無可奈何的挫折,更有絞盡腦汁的辛酸,但正是人類這勇敢頑強、不屈不撓的無數次探索實踐,才創造出了一個五彩繽紛、豐富多樣的美麗世界。探索需明確的方向、正確的方法、堅強的意志、堅忍的毅力,需總結經驗,繼往開來。探索者的目標永遠是下一個。征服者是英雄,失敗者亦可歌可泣,探索者可敬可愛可頌。
探索是人類一個永遠的主題。同學們可敘寫探索者的酸甜苦辣諸滋味,可議探索者的是非成敗之感悟,可抒發探索者的悲壯豪邁之情愫……總之,這是一個開放、靈活、普遍的話題。
【范文佳作】
文一
探索成功的背后
張慶俠
記得冰心早期的一首詩吟:成功的花,人們只驚慕它現時的明艷,殊不知當初她的芽兒滲透了奮斗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又記起步步高的廣告詞:世間自有公道,付出總有回報。平心靜氣深思,這詩這歌唱出了探索的真諦,道出了探索者的心聲。是的,古往今來,圣者賢人們的創業足跡,無不印證著一個樸素的道理:有拼搏就有勝利,有探索就有成功。
蘋果落地,本是司空見慣的事情,卻引起牛頓深深的思考、忘我的推論,最終發現震驚世界的“萬有引力”定律。生老病死都是人生的正常現象,釋迦牟尼偏偏要尋根究底,求個解答。為此,他默默無聞,潛修靜思,終于創立了佛教。徐霞客踏遍青山成大道;蘇軾夜訪石鐘山;《紅樓夢》“字字看來都是血”……諸如此類的例子舉不勝舉。人類從茹毛飲血到學會用火,從草棲穴居到住進高樓大廈,從二牛抬扛到科學種田,從七十二徒弟到莘莘學子滿學堂,從馬車到汽車、輪船、飛機……這一次次的探索,讓我們告別愚昧落后,走進新時代。
在探索中,我們把一顆顆人造衛星送入太空,科考并遨游;在網上聊天,天涯猶在咫尺;去海底觀光,夢寐變現實;機器人成了我們的奴隸,天氣陛下俯首稱臣。在探索中,我們破譯dna成分與排列,解讀多種遺傳密碼;攻克困擾人類的頑疾——老年癡呆癥;克隆羊、豬的誕生,宣告人類返老還童不再是幻想。在探索中,我們發現約4500萬年前的類人猿的化石,找到了失落在埃及的港口城市,知曉埋葬136年的沉船之謎。塔里木河科考,發現小河墓地遺址,解讀上個世紀八十年的“大耳朵”之謎、一百年之久的“游移湖”之惑……探索永無止境,探索將使人類社會更加文明發達和幸福。
當然,鮮花與荊棘同在,失敗與成功為伴。探索的征程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巴爾扎克說:“失敗是人生的老師。”拿破侖說:“人生之光榮,不在永不失敗,而在屢仆屢起。”對有志者來說,失敗只是一筆財富。在探索中,孔圣人周游列國四處碰壁,屈原遭中傷被楚懷王放逐,左丘明雙目失明……作家嚴文井六次高考落榜并不氣餒,華羅庚交不起學費輟學并未失志,美國“挑戰者”號航天飛機升空后爆炸,美國“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從太空返回大氣層時發生爆炸,也未阻止人類對宇宙探索的腳步……探索中的困難和失敗只會使我們的腳步更堅實更沉穩。
探索沒有停止,人類進步也不會終止。記得曾經有位偉人說過:“人的一生應當具備三個頭腦。一個是天生的大腦,一個是從書本中得到的頭腦,還有一個,就是在社會實踐中不斷進取、不斷探索中得到的頭腦。”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探索中人們將創造出更加美好的未來。勤于探索,人類事事會獲得最終的成功!
探索吧,青年人!讓奮進的足跡化合成創造的交響樂,讓辛勤的汗水描繪出時代的錦繡。競爭與繁榮召喚新的飛躍,機遇與挑戰激發新的追求。讓我們把耕耘的鏵犁插入共和國遼闊的地壤,建設一個文明吉祥、繁榮富強的新中國吧!
【亮點透析】
本文以傳統的論說文體例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之奧秘。文章列舉了大量的事例,論證了探索沒有停止,失敗與成功為伴的觀點。文章銜接緊密,結構完整,內容充實,足見作者見聞廣博、積累深厚。
文二 與夢同飛
——獻給中國航天事業
肖 寧
五千載滄海桑田,六萬旬崎嶇坎坷;十八遭風起云揚,一百年無語沉默……
——鑄就了中華民族這股偉大、神奇而又不可磨滅的力量!
千年飛天夢,一朝終成功。有誰能數得清這其中究竟凝結幾代人的心血?幾世間的拚搏? 幾場生與死、成與敗的驚心動魄的較量?
從不知矮了多少的地平線開始,從外邦輕蔑的冷嘲熱諷開始,更從炎黃這充滿想象力的企盼開始,六七十年代你們讓中國成為舉世矚目的星座!
真想問一問,那成功發射的第一枚探空火箭和自制運載火箭是否去慰問了你們于奮斗時斗轉星移的星辰?那“東方紅一號”是否真的紅似你們赤子般的誠心?那“返回型人造星”載得回新發現,卻是否載得回那些流逝的生命與青春?二十年前風化的額前,是老一輩航天人光榮的皺痕,任期望的刻刀留下他們畢生的印記,卻一刻也不曾有過悔不當初的誓言!
世界日新月異,中國匍匐前進。轉眼到了八九十年代,這是航天人又一個探索的黃金時代,又一個犧牲的二十年:“東方紅二號”繼續讓國人看到他們的心一直如紅旗的光澤;第一艘“神舟”號更是開辟了前所未有的技術與精神共同的峰巔!
時間的巨型磁針倏然劃過XX年,一個嶄新的世紀。這個時代的中國罩著層層光環:
神五神六載了三個華人升向太空,也帶著華夏兒女的億萬顆心飛到了太空。我們都不曾身處船艙,卻能深切體會到那種勝則英魂,敗則冥魂的義無反顧;卻能顯然聽得見點火的剎那幕后工作者異常猛烈的心跳;更能看得見飛船安全著陸時那么多人淚流滿面……飛行員是可愛的,科學家是可敬的,為航天事業獻身的人都是人民中將銘記不忘的!
與星月交會的人必將與星月齊輝,與天地共舞的人必將與天地共存。熱愛科學的人們,崇尚真知的巨子,獻身人民的英雄啊,地球不會忘記你們,宇宙不會忘記你們,歷史更不會忘記你們!
最后以一首小詩結束我的文字,致以我最崇高的敬意:
大漠孤云蔽,惆悵廣寒波,人間自別華夏,千載識干戈。望盡黃塵古道,舞斷浮云流水,滄海易蹉跎。激時舒廣袖,寄語慰嫦娥。
【亮點透析】
中華民族是人類歷史上很早就產生過飛天夢想的民族。有了夢想,還需要一步一步百折不撓地去探索去奮斗。作者回顧了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簡史,用飽含熱情的話語贊揚了航天工作者那種勇于探索、勇于獻身的精神。全文緊扣話題,條理明晰,文末的小詩顯示了作者不俗的文學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