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知“怕”作文13篇
人要知“怕”
古人孔子說:“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這句古話告訴人們人要有所敬畏。
我們一要怕道德,道德是體現一個人的底線,如果一個人連基本的道德都沒有的話,那么這個人如果走向社會,那他可能會是一名小偷等這種會受到法律制裁的人,人要怕道德。
其次呢,人要怕規矩,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一個社會如果沒有規矩,那么這個社會會很糟糕。比如,我們要遵守交通法規,一個不遵守交通法規的人,等于在葬送自己的生命,往往那些闖紅燈的人最容易發生車禍,生命在一剎那就消失了,所以我們一定要遵守交通法規,做一名合格的世界公民。
一個知“怕”的人,也許他不能成為一個完美的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天不怕地不怕的人,在如今的社會中沒有什么大成就。如今的社會不是靠強取,而是靠智慧,我們不要做個天不怕地不怕的人,而是要做個知“怕”的人。
讓我們成為一名合格的世界公民吧!讓我們攜手共創美好的家園吧!
(肖盈春 6年級)
評:觀點明確。從實際生活出發談觀點,讓人覺得親切、好懂。
人要知“怕”
今天的人們總以怕為恥,不怕為榮,甚而為不怕者叫勇敢,而怕者冠以膽小之名,但是,有些時候,人也要知怕,我有一次就是因為不知怕而引來了媽媽的一頓批評。
一個晚上,我和妹妹在外婆家玩拼圖。突然,妹妹把所有拼圖打亂了,讓我來拼。媽媽訓斥了妹妹一句(注意,她沒哭),就讓我們兩個拼。我拼兩張大的妹妹拼四張小的,我還幫她找拼圖。沒過十五分鐘,她就把拼圖一推,說:“我不玩了。”我也同樣地說她兩句,沒想到她竟哭了,媽媽聞聲趕來,但我還說個不停,于是媽媽就斷定是我無故說她讓她哭的,于是遭受了媽媽的嚴厲批評。
試想,如果我當時不說話,自己拼的話,媽媽就不會主要責怪我,而說妹妹了。
人要知怕,千萬不要為勇敢欺負小人物,因為她可能引來其他人的出現。
(程婭璇 6年級)
評:可能會出現老虎還是獅子啊!不過,從生活中獲得的經驗,對今后的生活有益。
人要知“怕”
人要知“怕”,不管是在學校,還是事業上。
這個“怕”,不僅僅是害怕,而是包含了多層意思。
舉個例吧,在學校,地上有垃圾,這很正常。可你如果正好在它的旁邊,有人說是你丟的,你就算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就算你在心里喊冤也這樣。班級衛生,不是一個人的事,要大家一起來維護,一個垃圾,你撿起來,丟到垃圾桶里去,難嗎?難道非要老師生氣,點名道姓讓你把這個垃圾丟掉,你才會做嗎?看著老師生氣,你會不會感到很開心呢?你如果換位思考一下,你是老師,一個你教了幾年的學生,用這樣的態度對你,你肯定會感到心寒吧。對老師,還是得有敬畏之心。
社會上,凡是做生意的人,都會心狠手辣,如果你去施舍別人,我只能對你說四個字:傻到家了。別人指不定哪個時候就反咬你一口呢。當然,別人的企業比你大,這肯定是紅眼病,為什么呢?因為你會不甘心,最后便會產生一個陰謀,也許另一天的頭條就是××公司倒閉。那個人的陰謀就成功了,另一種,就是大企業的老板阻止了這場災禍的發生,查出了幕后兇手,我只能對那個人說:祝你好運。有時,人還是不要動惻隱之心的好,要學會如何寫“怕”字。
人啊,要知道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要學會敬畏這個詞,會寫“怕”這個字,你說呢?
(黃鸝 6年級)
評:看起來,似乎是一個多么老道世故的人啊!從哪里獲得的這些經驗、感慨。
人 之 畏
人要知怕,也就是人要有所敬畏。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天命,指的是注定的命運。俗話說:三分靠天命,七分靠打拼。有些人也許注定了不能走商業道路,如果走了也只能虧,再怎么打拼也沒用,這便是畏天命。
大人是指那些有地位、有號召力的人。在學校,我們敬畏老師、校長;在社會上,我們敬畏自己的上級老板;在家里,我們敬畏父母、老人。這便是畏大人。
圣人之言,指的是道德高尚、有地位的人說的話。例如孔子,他說出來的話都是很有涵養,有很深的含義的,我們敬畏、理解、遵循這些話,就是畏圣人之言。
人還要敬畏社會基本的規章制度與法律。比如在生活中做到不小偷小摸,過馬路做到紅燈停,綠燈行等,這就是敬畏社會基本的規章制度與法律。
人一定要有所敬畏,這樣才能有所成就。這便是人之畏。
(鄧雅文 6年級)
評:思路清晰,觀點明確。怎么就不舉一、兩個例子啊!你思考問題較全面。
“誰怕誰呀!”
“誰怕誰呀!”是我的一句口頭禪。我之所以會說這句話是因為我害怕的東西太多,但又因為我太好強,愛挑戰便說出了這句話。
有一天,我和同學出門去玩,野餐,我們商量著目的地,但各有各的想法,所以我們遲遲沒有結果。突然有一位男同學說:“不如去茶山吧!那里有茶香,可以摘茶葉,茶山頂寬敝完全可以野餐。”其他同學連連叫好,只有我沉默不語。這時一位女同學說:“可是,那里蟲子多,隨時都有可能從天而降,這會不會……為難賴柯宇呀!”沒錯,在班里我是出了名的怕蟲子,特別是那種帶毛、腳多、或是蠕動的蟲子,一看到那種蟲子,我就心怦怦直跳,全身雞皮疙瘩掉滿地,原來在班里的威武霸氣一下子全沒了,啾的一聲就成了一只膽小害怕的小松鼠。我看著他渴望的目光,心中不停的掙扎,但好強與愛挑戰催使讓我說出了所有人期待地那句話:“誰怕誰呀,let’s go!”“yes!”緊跟在后的是一聲聲歡呼。
我們沿著山路走到了的茶山腳下,從山里飄出的一陣陣茶香不斷地吸引著我們前進,但令我害怕的事還是發生了,一只蜘蛛從樹枝上掉落在我的眼前,隨著我的慘叫聲,同學們被茶香牽引出的美夢被瞬間打破。男同學用棍子把蜘蛛撈走,女同學們紛紛來安慰我。我摸著自己狂跳不已的心,翻了個白眼,差點嚇暈過去。他們又問我需不需要讓個人陪著我,我又甩出了一句:“誰怕誰呀!不就是一個小蟲子嘛 ,走!”在后面我們摘茶葉時,也同樣有毛毛蟲什么的入侵,使我的小心臟一節節的跳上來了,最后我們到了山頂野餐。
同學們問我:“賴柯宇,你覺得人是有一點東西怕好呢,還是沒什么怕的好?”我果斷的回答出:“當然是有怕的東西好啊,不然誰怕誰這句話的真正意義就不存在了。沒有怕的東西話,這個人就沒有了進步的空間,這樣的人生就會枯燥乏味不是嗎?”“沒錯!”
這時,我想起了一個人生的完美贏家貝爾·格里爾斯,這個人大家都很熟悉,在人們心中貝爾是天生天不怕地不怕的,能生吃各種動物,在荒野中毫發無損的回來。但其實貝爾是由怕磨煉為不怕的。貝爾說:“我從小害怕蜘蛛,害怕很多東西。但我爸爸的一句話讓我從怕變為不怕,他說人要學會說誰怕誰呀!要去克服自己害怕的東西才能成為人生贏家”。于是我開始去做一些自己害怕的事,讓自己成為現在這樣。貝爾的這一席話激勵了我,所以我也學會了說誰怕誰呀這一句話。
我相信,這句話也一定能對我的人生有很大的幫助。
(賴柯宇 6年級)
評:把自己的人生經歷與名人的聯系起來思考,就明白了一些哲理,人,就有了智慧。
人要知“怕”
天底下有很多性格不同的人,比如:天不怕地不怕的人和知道怕的人,其實,我覺得知道怕的人還更好,為什么呢?想知道,就往下看吧。
有一天,我和妹妹正在玩電腦,我點開搞笑漫畫,找到了一個人要知“怕”的漫畫。內容是這樣的:一天,一個天不怕地不怕的人和一個膽小的人一起坐滾動電梯,然后到了二樓,膽小的人說:“我好怕電梯蓋突然掉下去,這樣子就沒命了!”天不怕地不怕的人聽了便說:“膽小鬼,你怕了吧!你看好了,我上去跳幾下,你就在這看著,看它會不會掉!”說完,天不怕地不怕的人走上去跳了幾下,正當他跳最后一下時,電梯蓋突然松掉了,天不怕地不怕的人便掉進去,死了。膽小的人被工作人員獲救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要知“怕”,如果你什么都不怕的話,就沒有進步的空間了!
(黃婧怡 5年級)
評:一個例子,明白一個道理。
人要知“怕”
有的人做事情非常小心,所以做一些事情會怕,可有一些人什么都不怕,膽大包天,違法的事情都做得出來。我覺得人要知“怕”,所畏“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生活中,有一些小事情,都會引發一些大事情。如:一些家用電器的電源,會引發火災,煤氣忘了關,容易導致煤氣中毒,窗戶忘了關,小偷容易進來……這些事情忘了做,就容易引發人們怕的大事情。
人最怕的事情,就是不遵守法律規則,如果一旦違法了的話,就是要受到法律的懲罰。
人在生活中難免有一些讓自己害怕的東西,所以人們做事不能太沖動,要知道沖動是“魔鬼”,做事情一定要小心,才不會引發太多讓自己怕的事情。
人在生活中肯定有一些讓自己害怕的東西,所以,人要知“怕”。
(扶磊文 5年級)
評:再舉一個例子來證明,還會更好。
人要知“怕”
課堂上說:“人要知怕,還是要天不怕地不怕。”我選擇是“人要知怕。”因為我以前當過天不怕地不怕的人,引起了幾件事,所以我不想當天不怕地不怕的人。
那一天,我還在7歲時,我原來在沙田,我在學校里發呆,突然腦海里想出了一件事“大鬧六年級。”想著想著,就跑上去了。心想:“我要當孫悟空了。”一看,上面有好多的高年級同學。他們驚奇道:“這里怎么會有一個小不點在呢?”我大聲叫道:“你才是小不點,我要打你。”說完,我就跑過去,他的手把我的頭抓住,無論怎樣都打不到他,然后,我一蹲,他就摔倒下來了。坐在身上打他,正準備打時,上課了。我走了。高年級的人告訴老師,然后,我被他們抓了起來,送到了老師面前。我被罵了整整一小時,才走了。我心想:“做天不怕,地不怕的人,太難了。”我要當一個知怕的人。
通過這件事讓我明白了人要知怕。
(徐卓禎 6年級)
評:敘事較具體。今后,多多思考,就會更全面、深刻懂得更多道理。
“誰怕誰呀!”
“誰怕誰呀!”雖說此聲很響亮,但明顯底氣不足。
我表弟來到我家做客,不過,他一進門就撲向電腦大玩特玩。我真是有些哭笑不得,這樣下去,估計生活會亂吧。
我對他說:“你再這樣,成績很快就會歸0,變回初始狀態吧。”“誰怕誰呀!我……我才不怕呢。”我對著他苦笑,明顯底氣不足哇。
后來那件事,使我成了“方半仙。”
第二次表弟來我家時,果不其然,捧著一個鮮紅的大鴨蛋。用報喪的口氣對我說:“嗚嗚,你怎么這么準。”我在一旁手舞足蹈:“誰叫你掉進了游戲的黑洞呢?”不是說不怕嗎?我表弟已是欲哭無淚了,一肚子苦水向誰發瀉?
從這事里,我總結了一個道理:過度玩電腦會讓成績像雪崩般下降,如果沒有“怕”,不怕成績下降,那恭喜你,沒救了。“那我咋辦?”“親,不要放棄治療哦,你還有救哩。”
(方覃 6年級)
評:從切身經驗中找出一個例子,闡明觀點,讓人信服。語言詼諧、精準。
“怕”和“不怕”
“天不怕,地不怕,這樣就天下無敵了!”難道天不怕,地不怕真的好嗎?
我有一個同學,啥都怕,做事非常小心,做作業非常慢,生怕寫錯了一個字。下課出去玩,他又要小心翼翼地走出去,生怕碰到別人。往往他還沒走出教室門就上課了。他每次經過辦公室總要繞一個特大的彎,生怕老師發現他。你們說說,這樣好嗎?
我還有一個朋友,特別大膽,什么事都敢做,比如:得罪老人或大人,用石頭扔陌生人,用磚去扔別家的狗等。他每次出來總要惹不少禍,我每次和他在一起都要連著挨批評。他每次挨了批評之后總會說:“沒事,這都是家常便飯了。”你們說,這樣好不好呢?
我認為,這兩個人都不好,雖然人要知怕,但也不能怕過度了,雖然人要勇敢一些,但也不能大過大膽。人要知怕,正所謂孔子說:“君子要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人因知怕,但也要大膽,如果不大膽嘗試,人是不可能做成一份成功的工作。所以人既要知怕,又要膽大一點,這樣才能在事業上取得真正的成功!
(黃留鑫 5年級)
評:小小的你就這么客觀全面看問題,長大了該是多么有智慧。
人要知“怕”
古語說,君之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可有人說:“天不怕地不怕才是王者。”因為他們都以為“怕”就是儒弱的表現。其實,“怕”并不是“怯懦”,而是敬畏。
在現代社會,“怕”基本上有兩種:一是怕道德,既不是什么犯法的,也怕別人指指點點。二是怕規則,古語:畏法度,規則有輕有重,重則是法律,所以人人都敬畏,不敢侵犯。
一個人要知“怕”,不能只憑自己的性情,什么事都由自己,不懂得“怕”,一不小心,就可能墮入人生低谷。
可在生活中,卻很少有人知“怕”,比如:有些干部什么事,只推給下屬,自己不會管,結果是變成了一個階下囚;出遠門時,不注意門窗,是否有沒有全部關好,這樣,可以讓小偷乘虛而入的。
所在生活中,我們一定要知“怕”,不能聽信有些人說的,天不怕地不怕才是王者,而“怕”則是怯懦的人。
“塑料大王”李嘉誠,則是懂“怕”的深奧。起初時,那個時候,塑料制品很流行,李嘉誠就利用這一點,成立了公司。公司的生意十分好,人們就稱它塑料大王。可過個一段時間,他關閉了公司,大家都驚訝。不久謎底就解開了,大部分的公司就倒閉,而且還賠了很多錢。而李嘉誠卻安然無恙,他是有遠見卓識,見大家都投產塑料,他怕生產過剩,產品滯銷,賠本。
人要知“怕”,這是常識,并不能輕視了,因為一不小心你就會跌入“地獄”。
(鄧湫婷 6年級)
評:舉的例子,要懂它的含義,對你的觀點起什么作用。
人要知“怕”
怕,有許多種,你是遇到困難而怕,還是因為遇到某種可怕的動物而怕,等等。
我是個本分謹慎的人。早上交作業,我都要翻一下看看做完沒有,有沒有家長簽字,每次出門上學,我都要檢查好幾次,出門后我都要像孕婦一樣,把書包背在前面。拉開拉鏈,再檢查幾次,就連課堂作業做完后,都要驗算5次以上。出門去跟朋友去玩時,都要帶上鑰匙,帶了以后也還是不放心,每走一段路程都要摸摸口袋,看看鑰匙在不在,在家洗碗時,都要洗個七八次,生怕還留有一點點細菌。刷牙時,更不用說,也得用許多牙膏,刷非常多次,直到干凈為止。有人會問我:“郭致延,你干嗎要這樣每天心驚肉跳,非常謹慎的。”我說:“你們不知道呀,現在這年頭,就必須謹慎點,聽我的,絕對沒有錯。”
孔圣人說:“君子有三畏,一是畏天命,二是畏大人,三是畏圣人之言。”我們雖然稱不上圣人君子,但是我們必須遵守這三種敬畏。假如你不畏天命而違背天命而做事,到頭來就是一事無成;假如你怕大人而違背大人的命令而做事,你的屁股就會遭打,如你違背圣人之言而不吸取圣人們的教訓,也會失敗的。
做人還是謹慎點小心為妙!
(郭致延 5年級)
評:你這么小心啊?我就不相信。不過,必要的怕是必須的。
人要知“怕”
人要知“怕”,如果人什么都不怕,那肯定會惹來災禍的。所以古人說:“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人除了要怕這些東西,還要怕法律。有的人他就是不怕法律這東西,想去搶劫,殺人放火奪取別人財物,到后來因為不怕法律,而被執法人員捉捕成為了階下囚。
人除了這幾怕,還要怕道德,人不能欺負別人而要以德服人,不要做出那種不道德的事情:如虐待老人家,欺負小朋友,無緣無故就罵人等,如果有人做了這些不道德的事情,必定會大難臨頭,所以請大家不要做這種事哦!
我們人啊!最要怕的就是大人,大人指得是那些很有地位、有號召力的大人物。千萬不要去惹他們,如果你惹了他們很有可能他會通過錢財這方面請殺手來殺你。所以千萬不要去惹大人。
古人說得太好了:君子有三畏,畏大人,畏天命,畏圣人之言。如果人什么都不怕,肯定會惹出禍來的。
(鄧鉦 6年級)
評:人要有所怕的觀點很正確,但,不道德就會大禍臨頭,不怕大人就會遭殺的想法,有點幼稚,片面吧,還是想當然啊。作文可不能想當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