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規與守心
李倩
假如人人開車亂走,交通秩序將混亂不堪;假如人人在馬路上自由“馳騁”,城市之美將無從體現;假如我們人人都打破規則,任意妄為,社會之大,我們將在何處安身立命?
狄更斯說,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但當看到世風日下,我們只能嘆一聲無奈,遵規守紀的和諧社會仿佛離我們越來越遠。
周國平說,現代社會最大的問題是靈魂的缺失,守規與否在于內心是否有規則意識,更在于是否能守住那份本來的原則與圣潔的靈魂。
身有疾病必能治愈,心有憂傷誰能承當?這是《圣經》中的箴言。一個人內心如若憂傷不止,那何來守規,何來遵紀?因此,守規必須守住心。
守規需守心。我們雖不能像海子那樣“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真正享受心靈的安逸與恬淡,但我們能以善小而為之,隨手撿起西子湖畔的一團紙碎,或許就能看到“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的優雅景觀;隨手把喝完的礦泉水瓶裝進垃圾袋里,而不把廢棄物扔進大山深處,或許我們才能真正領略到“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的豪壯景觀。
守規需守心,靜心如水以立身,青天白日以定事,光風霽月以待人。我們需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林徽因曾說,真正的平靜不是遠離喧囂而是在內心修籬種菊。守規需守心,追求恬淡閑適的心態,花開半夏,一葉知秋,在秋風瑟瑟中我們會收獲別樣精彩。
守規需守心。那種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冷漠與無知要隨風而逝。這個社會與你我有關,所以守規需我們大家共同維護與遵守。
有人說,當今的世界,是上帝從眾多可能中挑選出來的最好的一個,只有“守”住心才能為建設美麗和諧的家園做出最大的貢獻。
司湯達說:“我從地獄來,要到天堂去,正路過人間。”我們都是奔波于浮世的小人物,自是比不了那些一登臺就揮斥方遒的大手筆,但我們能從小事做起,在紅燈前多停留幾秒鐘吧,為路人開辟一條安全道路吧,積小流以成江海,積土石以成高山。
守規需守心。為這個太平盛世盡自己的綿薄之力,為社會安好做出最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