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為話題作文
而后,“作弊文化”相繼延生。即以桌面為草稿紙,專寫不認識的字及不會寫的答案。但倘若就這樣明目張膽,只恐怕桌子主人世間臉面也要有幾分紅暈吧。于是,“作弊文化”轉入“地下組織”。你可別小瞧它,不論在“安全系數”還是在“隱蔽性能”上都要保險得多,況且還具備了先進的求救信息傳輸功能。聽!“咚——咚咚!”不用說,又不知哪位仁兄卡在十二題上了。“咚咚!”嘿,真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不用說,選b,我也順手飛快地記下了答案……
方案雖精細完美,但長此以往老師也有所發覺。于是偶爾拍幾下講臺,吼幾聲:“講什么話。”其實鴉雀無聲。
歷史在進步,在演化,“課桌文化”也在飛速發展,它已并不局限于過去哪些小聰明、小把戲上了。隨著一批有天份的大腦的“音樂細胞”被開發,它便以它強大的優勢占據了全部“課桌文化”,于是什么詞、調、名就會任著圓珠筆、鉛筆、涂改液甚至不分青紅皂白的顏料鋪了上去。還有名路明星相繼搶灘登陸,并被粘貼得嚴嚴實實。那張傷殘最重的桌子終于因為面目可憎被剔出“革命隊伍”,在廢棄的雜貨倉庫低聲呻吟。雖然我早已明白自生自滅是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但在“課桌文化”遺址上那深深的刀刮痕與零星的橡皮屑中,我覺悟的東西似乎更多了一些……
第二天,幸存的課桌全部暴露出了它那歷史的瘡疤,顯得十分凄涼。“課桌文化”?不!這一切全都結束了。放眼望去,潔白的墻角一撂皺巴巴的明星照片以其極不協調的對比映入我的眼簾……
看到這些,我馬上又泛起重生般的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