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世間永和平
血不是甘露,用它灌溉的土地不會有好收成。
——題記
七十多年前,在亞歐大陸的西方,開始了一段人類無法忘卻的記憶——二戰。
世界自動分為兩方對立,一方是法西斯隊伍,一方是反法西斯隊伍。而法西斯的著名指揮官,就是是納粹黨的領軍人物——阿道夫希特勒,他在二戰時期幾乎將猶太人趕盡殺絕。而故事就發生于二戰時期,幾乎貫穿了整個二戰。
故事的主人公名叫辛德勒,是德國的一個商人,準確來說是一個奸商。商人的眼中只有利益,辛德勒也不例外,他正準備發一筆戰爭財。但一次在街上,他目睹了納粹士兵槍殺猶太人的場景,那一聲聲震耳欲聾的槍響穿過他的肉體直擊它的靈魂,他改變了主意,他開始幫助猶太人,用金錢換取了一個有一個猶太人的生命,前后救助了一千二百余名猶太人,自己卻傾家蕩產。他最后說的一席話讓很多人潸然淚下:“如果我的生活不那么奢侈,我可以再多救些人,如果我再多賺點錢……我太荒唐揮霍了……!
一場戰爭讓一個奸商變成了一個偉人,一場戰爭讓八千萬余人離開這個美好的世界,一場戰爭讓一個民族瀕臨滅亡。戰爭的影響力是巨大的,戰爭的破壞力也是巨大的,戰爭就是百害而無一利的典例。
二戰無疑帶給了猶太民族巨大的創傷,可納粹為什么殺猶太人?原因只有四個字——種族歧視。
這簡簡單單的四個字,看起來是多么的冷血。從古至今有多少弱勢民族因為這四個字倍受欺凌。納粹認為,他們身體里流的是高貴的血,而猶太人則是卑賤的。所以德國人用自以為高貴的身軀幾乎將猶太人趕盡殺絕。在飛速發展的二十一世紀,種族歧視仍然存在。白種人歧視黑種人和黃種人,黑種人和黃種人也經常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最近的2019年8月9日,18歲非洲裔青年邁克爾?布朗9日在弗格森一條街道上被白人警官達倫?威爾遜攔截并最終開槍打死。這是發生在美國的事情,也是頻發的事情。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人種復雜,而這種由種族歧視引發的時間又屢見不鮮。
戰爭是殘酷的,而辛德勒的名單則代表著生命和希望。為什么會有戰爭,因為不滿足,不滿足于現狀,渴望征服。雖說患難見真情,但我們還是希望永無戰爭,抹去所謂的種族歧視,人們能夠平等、平安的生活下去。
愿世間永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