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記歷史,為了和平” 讀抗戰書籍后的思索與探討
今年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日。為了緬懷抗戰先烈的光輝業績,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激發廣大中小學生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而努力學習,學校要我們在暑假多讀一些有關抗戰的書籍,以下是我所讀抗戰書籍的相關引用內容:
1931年“九一八”事變是可惡的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我國的開端,揭開了日本對中國進行全面武裝侵略的序幕。
“九一八”是中國人民心中抹不去的痛,從此國土被踐踏,資源被掠奪,人民被欺凌。侵略的硝煙彌漫了華夏的天空,無數的事實見證了日本鬼子的一切丑惡,見證了落后中國的無盡恥辱,曾經文明強盛的祖國給我們留下的只有滿目瘡痍。
最難以忘懷的,最令人悲憤的,還是滅絕人性的南京大屠殺。侵華日軍在短短幾周屠殺中國老百姓和放下武器的士兵達30萬人!
自古英雄出少年。抗日戰爭時期,中華民族涌現出了一批少年英雄。在民族危亡的時刻,他們跟父輩一起,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擔起了沉重的抗爭。他們的傳奇事跡經過藝術家們的演繹,成了經典的歌曲、小說、電影,幾十年來被人們所傳頌。
記得四年級時學過的小英雄雨來。課文講的是在抗戰時期,晉察冀邊區的少年雨來,聰明勇敢,游泳本領高強,為了掩護革命干部,機智地同敵人作斗爭的故事。
還有小放牛郎王二小。他在山坡上放牛時碰上了打算進村“掃蕩”的鬼子。鬼子讓他帶路,王二小就乘機把鬼子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鬼子發現上當后,用刺刀刺向王二小的胸膛……。
還有許許多多像雨來,王小二這樣的少年英雄和革命戰士在前仆后繼地保衛我們親愛的祖國!經過十四年的英勇斗爭,付出了3500萬軍民傷亡的慘痛代價,終于戰勝了日本侵略者。
謝謝你們,沒有你們,就沒有今天繁榮昌盛的祖國,就沒有我們幸福安定的生活。
為了我們的和平,為了我們的幸福生活,讓戰爭從現在開始永遠停止吧!
看完我所寫的這些,爸爸給我提出了三個問題,讓我好好思考:1、為什么會有戰爭?或者說引起戰爭的原因是什么?2、如何避免戰爭?3、當戰爭發生時,我該怎么辦?
我想了一天后,回答爸爸:“戰爭是因為日本想侵略中國的領土,戰爭是因為我們人民不團結,讓敵人有侵略的機會。要避免戰爭,就必須全國人民團結起來,不讓壞人有可趁之機。當戰爭發生時,我就參加八路軍,打日本鬼子去。不過,爸爸你這些問題很奇葩,我又沒經歷過那個年代,我怎么知道這些問題?”
爸爸說:“這個和你有沒有經歷過那個年代沒有關系,落后就要挨打,如果我們現在還跟舊中國一樣貧窮落后又不團結,我們和列強的實力差距還是那樣大,今天他照樣會來侵略我們,我們照樣會做亡國奴。這就好比你如果是一個風吹就倒、體弱多病的人,出門就可能有歹人會欺負你,如果你是體格強壯的武術高手,那么歹人想惹你,就得先掂量掂量。”
爸爸接著又說:“從古到今,引起戰爭的原因有戰爭狂人當政,有宗教因素,有意識形態,有經濟利益等等種種,而在近代最主要原因是侵略國的經濟危機,國民生活極端困難,軍國主義當政者為了轉移國內人民的視線,緩和階級矛盾,就會發動戰爭,掠奪他國財富。而發動戰爭時總會打著圣戰、建共榮圈、輸出自由民主、輸出革命、拯救他國人民等等如此高尚的旗號來做遮羞布,來迷惹老百姓,來掩蓋侵略的事實。
中國目前已遇上生產資料過剩,gdp下滑等問題,但習爺爺,李爺爺高瞻遠矚,堅決走和平發展共同致富之路,以“中國夢與世界各國人民的美好夢想相通”的共羸理念,轉化為“一帶一路”的戰略實踐,成立亞投行,既解決國內生產資料過剩的問題,又讓世界各國人民一起享受中國經濟發展帶來的好處。
而要避免戰爭,就必須努力發展經濟,實現國強民富。國強民不富,老百姓有意見,就會從內部發生動亂,就象前蘇聯的解體;民富國不強,則如六歲小孩頭頂黃金招搖過市,心有歹意者豈會不搶,悲劇是難免的。
施政宜采用老祖宗傳下來的中庸之道,走和諧發展之路。過分左傾則容易變民族主義為民粹主義,搞個人崇拜,以人治替代法治,如十年文革給國家帶來的磨難,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得不到充分保障;過分右傾,一味討好西方國家,實行拿來主義,不考慮具體國情就如邯鄣學步一樣也是行不通的,自己不努力發展經濟,走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獨立發展之路,看人家臉色行事,還想西方列強平等相待無疑是癡人說夢。
戰爭如果一旦爆發,無數歷史事實已經證明沒有國就沒有家,被侵略國的人民命運是悲慘的,退縮就是伸長脖子讓人家砍,唯有無所畏懼,萬眾一心,英勇抗擊,才能迅速打敗敵人。”
爸爸說完后,又告誡我:“爸爸說的這些你現在可能無法全部聽懂,爸爸說的也未必對,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你現在把這三個問題抄在筆記本上,記在心頭上,在未來的學習工作中去探索了解他,用一生的歲月去實踐他,但無論結果是什么,一定要堅信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