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寒假作文素材
對于學生來說寒假除了娛樂休息之余,可以多做一些作文素材的積累。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整理的一些關于初二寒假作文素材的相關資料。供你參考。
初二寒假作文素材1
后出手者為何總是會贏
我的少年時代是在錄像廳里看武俠電影度過的。那些無比狗血的劇情,在當時我卻看得津津有味。假如今天再看,我一定會大笑,比如大俠接最后一支鏢一定是用嘴;如果出現了女俠,那么一定有一個男俠暗中保護;倘若兩個重要角色決斗,后拔劍的那位一定會贏。
關于最后一點,我后來發現西部牛仔電影也是這個套路。在酒館門口,好人和壞人開始決斗,這個時候,一定是壞蛋先拔出了槍,只聽一聲槍響,兩個人都屹立不動,酒館里的人伸長了脖子,忽然,“撲通”一聲,壞人倒在了地上。
后出手者為何總是會贏
當男主角輕松地吹著槍口上的輕煙時,我開始考慮這么晚回家,如何躲過老爸一頓打。而有些人則不一樣,他們要問一個為什么。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尼爾斯·玻爾就曾經安排過一個模擬決斗,來測試這種電影情節的合理性。玻爾的同事扮演了先出招的反派角色,在一系列的模擬決斗中,后出招的玻爾每一次都贏了。這位物理學家的結論是:大腦對危險做出回應的速度比執行一個有意的動機更快。
英國心理學家安德魯·威爾士曼也研究了這個決斗問題,他想揭示大腦對危險做出回應的方式。他的團隊在實驗室組織了模擬的“槍戰”,兩人一組的志愿者在計算機前展開“決斗”。他們發現,后出手的志愿者平均花費的時間比前者少9%。“大腦擁有一個比基于決策系統快一點的反應系統是合情合理的。”威爾士曼說。
“后出手制勝這種現象也普遍存在于商業領域中。”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教授阿維納什·迪克西特說,“跟在別人后面采取行動有兩種好處,一種是看出別人的策略,你立即模仿。”
另一種是再等等,直到這個策略被證明成功或者失敗再說。在商界,等得越久越有利,這是因為商界和體育比賽不同,這里的競爭者通常不會出現贏家通吃的局面。結果是只有市場上的領頭羊們對新生企業選擇的航向同樣充滿信心時,他們才會跟隨這些企業的步伐。
話說回來,當年那些編劇可沒想這么多,不過他們這么編排其實也是一種后發制人的跟隨策略。
20世紀80年代的“俠士們”在大街上被人追殺,盡管有很多事要做,但他們知道,弄翻兩旁的小攤是最重要的,因為前人也是這么干的。
初二寒假作文素材2
用才不必明察
公元前685年的一天夜里,齊國國都臨淄的城門忽然洞開,一大隊人馬舉著通明的火把從城內奔出,叫嚷著讓停在城門外的載貨車迅速挪開。
原來,國君齊桓公要出城迎接貴賓。
在載貨車車隊中,有一個趕車的人叫寧戚。此刻他正在牛車旁喂牛,聽到齊桓公要出城的消息,他激動不已,因為這一刻他期待很久了。
寧戚是衛國人,學識淵博,才華出眾,心懷經世濟民的大志,卻一直沒能實現。他聽說齊桓公有宏圖大略,重用人才,便決心去齊桓公那兒謀取官職,實現理想。然而,到齊國路途遙遠,寧戚家中窮困,連路費也沒有,只好受雇替商人趕車來到齊國,夜晚在城門外歇腳。
當齊桓公的車駕緩緩駛出城門時,寧戚敲著牛角高聲唱起了自己創作的《寧戚歌》。求賢若渴的齊桓公聽到寧戚的高歌,對身邊的人說:“那個唱歌的人或許就是個難得的人才啊!”于是吩咐后面的車輛載上寧戚。
在聽取了寧戚論述治國、平天下的見解之后,齊桓公便準備起用他。有大臣勸道:“衛國離齊國并不遠,國君不如派人先去打聽一下,如果他確實是一個有才有德之人,再起用他也不遲啊。”
深諳用人之道的齊桓公說:“調查之后就難免會發現這個人有這樣那樣的缺點,因為一個人的小毛病而丟掉他的大優點,這正是一些君主難以得到大才大德之人的緣故啊!”于是,他當即拜寧戚為上卿。寧戚果然不負厚望,屢建奇功,后來又擔任了主管農業的官員,獎勵墾種,薄取租賦,使齊國很快富強起來。
其實世界上根本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才,權衡其優缺點的輕重,用他的長處,才是精明的用人之術。不“以人之小惡”,而“亡人之大美”,齊桓公的用人之術體現的就是這種膽識與氣度。
初二寒假作文素材3
憤怒是一劑良藥
東漢時期,有個太守生病了,感覺到胸悶難耐,請了很多大夫來診治都不見好轉,家人只好請來了當時的名醫華佗來給太守看病。
華佗來到太守的府中,既不詢問病情,也不給太守號脈,只是每天在太守府里大吃大喝,享用美酒佳肴,招待的稍有不周,就怒目相向,還對太守府里的人呼來喚去,仿佛他不是來給太守醫病的,而是來太守家享清福的,就這樣一連十幾天,卻始終不提給太守開藥方的事。太守一催促,他便推托說“病情復雜”需要多考慮幾天。這樣又過了十來天,正當太守對這個名醫心生疑慮時,華佗竟不辭而別,走了。更為糟糕的是,他還留下一封信,信中把太守罵得狗血噴頭,太守哪受得了這番責罵,竟然氣得吐起血來。讓人奇怪的是,經過華佗的這么一番折騰,太守的胸悶病也好了。
原來,華佗早就聽說了太守得的胸悶的病,到了太守的府中,不用“望、聞、問、切”,對太守的病早就了然于心,成竹在胸,只需用“憤怒”這幅藥方激怒太守,讓太守胸中郁結的悶氣吐出來,自然胸悶的病就痊愈了。因此就裝成個騙吃騙喝、不講道義的江湖郎中的樣子,氣得太守怒火中燒、口中吐血正是華佗的一劑藥方,“氣太守吐血”正是治病的良藥。
憤怒是一種不良的習氣,于人于己都沒有好處,就像是一副毒藥。不過,人們常說“是藥三分毒”,“毒”和“藥”相連,就像一把刀的兩面,只要運用恰當,憤怒這副“毒藥”同時也是一劑良藥,可以醫治人們身上的病痛,華佗正是據此治好了太守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