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必修一第一單元作文:真正的天才
在央視《開講啦》的一期節目中,莫言說:“在我心目中,楊振寧教授就是天才!”因為他認為,楊教授年紀輕輕就獲了諾獎,獲獎后也仍有不少重大發現。而究竟,什么才算是真正的天才呢?
還記得《傷仲永》里的方仲永,五歲便成為小有名氣的詩人,他的天賦與才能是毋須置疑的。可偏偏他的才能被父親當作自己的“搖錢樹”,終是致使一名神童“泯然眾人矣。”你得知道,天生不光要有天生的聰穎,后天的努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若你在前進的道路上不畏艱難,披荊斬棘,你終會到達成功的彼岸。然而一次的成功就能證明你是天才了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若是一個人在成功后忘乎所以不再前行,那么加諸他身上的“天才”標簽也會隨之褪去。天才應是寵辱不驚,專注于創作。
加拿大的諾貝爾文學獎所得者愛麗絲·門羅曾說:“我的成功或許就在于我是一個普通的家庭主婦,除了寫作我再沒有什么可做的事。”正是這樣一種專注造就了她在文壇上的輝煌。而那些朝三暮四的人往往鮮有成功者。無法靜心的人即便成功也只能是曇花一現。
莫言說楊教授是天才,因為他年輕時就獲了諾貝爾物理學獎。毫無疑問這跟個人的天分是密不可分的,可是單單憑借天分是很難真正成功的。天分若不妥當利用,若不是那日以繼夜的不懈探索,即使是金子也會蒙上一層灰很難發光。莫言還說,楊教授的天才在于他獲獎后仍有諸多突破。他的天才不僅是因為他把握了自己的天分并且努力鉆研,更是因為他獲得殊榮后仍能潛心研究帶來更多發現。
仲永說,光有天分是不夠的;愛迪生說,是啊,你得付出汗水;屈原說,成功的路還很長;愛麗絲·門羅說,心無旁騖才能到達遠方。
而你問我,什么才是真正的天才?我想了又想,真正的天才便是相信自我,努力追尋,心無旁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