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必修一第二單元作文:試論高考材料作文立意的“選準角度”
一、如果是給了多則材料,或者一則材料中有幾個“形象”,它們反映的道理的共同點就是最“準”角度的立意;換言之,覆蓋整則材料的、或者說從整則材料概括提煉出來的,亦即針對材料主旨的立意才是中心角度的立意。而各個材料分別表現的道理或者各個角色分別體現出來的精神就只能算重要角度的立意。
例如這則材料:為了在沙漠干旱惡劣的環境中生存,仙人掌把葉片蜷縮成針刺,以減少水分蒸發。沙漠大黃則向四面伸展肥碩碧綠的葉片,通過葉片上許多凸凹不平的紋理,將落到葉子上的每一滴水都導流到根部,開出嬌艷的花朵。
從仙人掌和沙漠大黃二者的共同點思考:
1.要根據自身特點和環境特點,選擇生存方式,以適應惡劣的環境。
2.智慧的生命能在困境中活得坦然從容、舒展燦爛。
這兩個立意,因為涵蓋了整則材料,提煉出了兩個對象的共同精神,所以為選準了中心角度的立意。
3.從仙人掌的角度提煉出“內斂以適應環境”。
4.從沙漠大黃的角度提煉出“困境中也要活得燦爛”。
這兩種立意各只從一個形象提煉出一種應對環境的精神,也都是“選準角度”的立意,雖非瞄準“靶心”,但也屬“重要角度”。
5.用求異思維批評仙人掌的“委屈茍活”。
6.從沙漠大黃的角度反向立意“生命承受不起張揚”。
這兩種立意前者沒有顧及環境的特點,后者否定了沙漠大黃的生存智慧,最多只能算“次要角度”或“沾邊角度”。
二、材料如果論述了一組或幾組看似對立的概念、對立的關系,那么從本質上揭示他們之間辯證關系的立意就是最準角度、最深刻的立意。
請看下則材料:
我是零
我是空虛;我是飽滿
我是靜止;我是發展
我可以有減無增;我可以有增無減
我有時小得不可捉摸;我有時大得難以計算
我能成為鎖鏈;我能變成花環
我是完整的自己;我是我的對立面
材料中“我”的各要素間的關系有多種,考生在一篇文章中不可能兼顧到各種關系,但要看到材料中“我”的各要素本質上的關系是對立統一的。據此立意并鮮明地表達出取舍,當屬中心角度的立意。而針對其中一組要素的關系立意則屬于重要角度的立意。如果只論述一組要素中的一面,或者提了兩面而不論述它們的辯證關系,那就是“沾邊角度”。
三、材料敘述的故事如果有一個或奇特或重要或嚴重的結果,造成結果的主要原因就是最準角度。
例如這則材料:一頭獅子因被貼上了蓋有公章的“驢子”的標簽,而向幾種動物詢問自己是不是獅子,得到模棱兩可、閃爍其辭的回答后,竟發出了驢子的叫聲。
“獅變驢”的悲劇是奇特而嚴重的,導致這個結果的原因至少有三種:從獅子自身看,喪失自信、迷失自我為內因為主因;從其他動物的角度看,不敢實事求是,不敢說真話則“助推”了獅子對自己英雄本色的懷疑,從而加劇了悲劇的發生;從“標簽”的角度看,權威部門(由“公章”可知)武斷失實的鑒定評價,是導致悲劇的“由頭”。獅子、被獅子詢問的動物、標簽借代的權威部門,都犯有不尊重事實的共性錯誤,前兩者又都有屈于權威、盲從眾言的軟弱性,這些都是造成悲劇的原因。無論針對哪一個角度立意,都應屬“選準角度”。而獅子作為材料敘述的主角,針對其自身原因立意,當為射準了“靶心”的最佳立意。
四、體現命題意圖和材料傾向的立意,就是選準了角度的最佳立意。命題人所提供的作文背景材料,必是受現實生活中某個事件某種情境的觸動而引發某種意圖,盡管命題人對所選材料盡量地作客觀敘述,不暴露命題意圖和材料的傾向性,以考察考生的審題立意能力,但是語文學科尤其是作文的人文性,決定著作文命題必然要引導青少年學生關注社會現實,關心國計民生,重視自我身心的健康成長。注重大語文學習的考生聯系命題的現實背景(包括時弊或熱點)去閱讀材料,是不難把握命題意圖和材料傾向的。
比如2019年遼寧卷作文材料,是關于青少年價值觀的調查報告,對于那么明顯的違背公德、摒棄文明的錯誤觀念和不良行為,被調查的部分青少年竟然做出了“難以評價”的評價。命題者肯定是針對青少年中傳統道德缺失、美丑觀念模糊的現象,選料設料,其命題意圖和材料本身的情感傾向無疑是要教育青少年學生增強公德意識,端正價值取向,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按照這種命題意圖和情感傾向立意,肯定是選準了角度的立意。至于打著培養獨立審美意識,鼓勵個性化思考的旗號,故意反彈琵琶,為闖紅燈、公共場合喧嘩等行為申理由、唱贊歌,就有違命題意圖和材料的傾向,脫離了準確的角度。
五、對于寓言、漫畫、自然現象、生活小故事等帶有比喻和類比性質的材料,聯系時代之缺、現實之需、世風之弊、社會之熱和青年之惑,針對其隱喻的與之相似的社會人事方面的道理(哲理)立意,當為中心角度的立意;材料的本體意義如果有多種,那些沒有強烈的現實針對性和重要現實意義的寓意雖然也算選準角度的立意,但只能算是“符合題意”或“基本符合題意”。
例如2019年高考全國卷甲的作文材料,關于有魚吃的貓還需不需要捕鼠的漫畫,分別從四只貓的角度提煉的立意(第一只貓的迷失自我、只知享樂,第二、第三只貓的不盡職責還嘲諷他人,第四只貓的堅守本職、不盲目從眾)都有強烈的現實針對性,都屬于準確的角度、重要的角度。若倡導“隨著物質文明的發達,要追求享受生活”,或者批評“落后的生存技能”,則不屬于“選準角度”的立意。
六、抓住了原材料中的重要句子尤其是關鍵句、關鍵詞,就能把握準立意的角度。近年來的“題意作文”即提示語加命題的作文,提示性材料中直接用議論句來對考生作“友情提醒”,其中必有提示內容的關鍵句、關鍵詞。
例如2019年高考江西卷作文,“找回童年”這個命題前的材料中的“天真爛漫”、“百無禁忌”、“無憂無慮”,就告訴我們要找回的是兒童的天性、純真的童心,是純潔的愛心、不帶功利的善心、富于想象的好奇心和對生活對未來美好的憧憬心。據此而立意寫找回什么和怎么找回當是準確的角度。
選準了立意角度,把握住了“最佳角度”,就能“控弦破左的,右發摧月支”,寫出切合、符合題意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