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蹲著就是一種沒教養的表現?
近日,有網友發文稱“女孩蹲著等地鐵沒教養”引發熱議。圖片配文寫道:“可能我老了,很多事情比較保守,但是我就是不明白,為何現在那么多女孩子不懂得教養?等個地鐵就可以隨隨便便蹲著,難看不難看?誰教她們的?這是什么生活習慣?”
首先,我想說,這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竟然能扯上“教養”二字?未免太小題大做了吧!
教養,表現在行為方式中的道德修養狀況,指的是禮貌、規矩、態度、風度、生活方式、習慣……等等。由此看得出“教養”與人的姿態并沒有什么直接關系,況且每個人對“教養”二字的釋義都不見相同,不要以自我的好惡與對教養的標準來衡量別人的行為。
從拍得圖片上看,兩個女孩蹲在地上并沒有妨礙地鐵的公共秩序。她們倆蹲在地上的原因是什么?我們也并不知道。可能是因為逛街逛累了,可能是系鞋帶,也可能是身體不適,還可能是蹲下來看會手機……但無論如何?她們倆都沒有影響到周圍的人,因為她們倆后面并沒有人排隊,蹲著也是在黃線以外。再說,她們倆蹲在那里,穿著并不是暴露的,更沒有什么不雅的行為舉止,人家愛蹲著就蹲著,愛站著就站著,哪個條文又規定不能蹲著呢?蹲著等地鐵,怎么就沒有“教養”了呢?
更搞笑的是該微博發布之后,有部分網友的評論竟然上升到地域的歧視。說她們倆肯定是外地人,上海人是不會這樣的。我想說,同樣是中國人、炎黃子孫,為什么還會有地域歧視了。以前是農村歧視,現在上升到地域歧視。可笑之極!
不了解情況,不明原因,不經過別人允許,就打著‘教養’二字的旗號拍照上傳到網絡。然后引發熱議,難道這就是所謂的有教養嗎?難道你不知道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嗎?還有一點也尤其關鍵,微博的文字中還重點提出:“為何現在那么多女孩子不懂得教養?等個地鐵就可以隨隨便便蹲著,難看不難看?”這句話明顯的帶有性別歧視,難道只有男生可以蹲著,女生就不可以蹲著嗎?
現在有的人,一天到晚就抓拍人家的“不雅”瞬間,這里上傳那里上傳,以求關注度,點擊率。想成名,想求關注,也不要這樣做啊!成名并不是一觸而就的!
教養是用來約束自己的,在我們評判別人時,首先就得三省吾身。更不要以自己對教養釋義的標準去規范他人。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是禮貌和尊重,怎么去評判別人。其次,每個人都有累的時候,生理上的承受能力也都不一樣,人家蹲著歇會怎么呢?尊重、體諒、包容是相互的,更是為人處世的基本準則。
對于近日有網友發微博稱“女孩蹲著等地鐵沒教養”引發熱議,我認為網友的行為言語都是對這個女孩的不尊重。
在沒有搞清楚事情真相之前,網友就拍下她們蹲下的照片發到網上去并配文“她們不懂得教養”等惡意言傷女孩們,那么這位網友的品德修養程度高低也隨之呈現出來了。據了解,兩個女孩的穿著并沒有什么不雅之處,也無妨礙地鐵的公共秩序。女孩為何蹲?或許其中一個婦孩不舒服,另一個女孩在安慰她。網友不但沒有上去關心,還議論其無教養,這讓我認為孔子說:“少者懷之。”網友無這種慈的品德。網友缺少了一些惻隱之心,為何此微博會引起熱議,想必這位網友的一些行為,讓另一些人吐槽,要想讓別人尊重自己,那尊重他人必定是其前提。尊重他人是基本的教養素質。
據了解,未經他人允許,私自將其照片發至網上,是侵犯了他人肖像權。現如今,網絡的影響力程度多大想必大家都了解,網友這種行為的惡果是導致了兩個女孩被“人肉搜索”,甚至讓她們遭到了身邊人的孤立,打破了她們原有的生活安寧。是這位網友點燃了導火線,他應該更多承擔的責任,網上有位網友評論:“不求你關心我,但請別傷害我。”確實,你沒有要關心我的義務,但你也沒有傷害我的權利。“德”是百善之一,每個人都知其本分,各行其正,各安其所。即在社會中,就不能不講本分,否則,就不免會陷于紛爭、動亂和瓦解。
上周,我坐地鐵回家途中,遇到一個中午婦女,蹲坐在桿的前面,我的第一反應是她比我需要這個座位。后來,她在道謝中說到自己今天站了好幾個小時,膝蓋老毛病犯了。人的天性中本身存在著“善”,不應該因環境而被改變。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網友應該深刻的反思一下自己的行為。
孔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是他的志向,我們的志向可以不那么偉大,但遵其本分,尊重他人,每個人都是可以做到的。對網友的行為,只能讓他“見賢思其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