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第三冊二單元作文:中學生要不要讀名著
范文一
哈馬紹曾說:決不測量山的高度——除非你已到達頂峰,那時你就知道山有多低。我也說:決不放棄對知識的渴求——除非你已走到生命的盡頭,那時你就會知道智慧的路有多長。
人生有過不完的河,讀不盡的書。在這個漫長的過程里,我們的生命底色最初是一片潔白,后來經(jīng)過不同的濡染才變得五彩斑斕。
說到色彩,當然是書最豐富,而書里尤推名著。那里有情深義長的紅,那里有風吹梨花的白,那里有青春浪漫的黃,那里有充滿滄桑的灰。名著如此豐富多彩,那么作為中學生的我們要不要讀呢?
當然要讀。因為名著是人類優(yōu)秀思想文化的結晶,是人類聰明才智的體現(xiàn),是先輩留給我們的最寶貴的財富,。從中我們可以汲取更多的知識,可以開拓廣闊的視野。從名著中,我們能夠感受到古人對生命的評價及感受。
《繁星春水》使人文雅,《三國演義》讓人明智,《上下五千年》促人振奮。名著集詩史事于一身,稱得上書中皇后。
人說:讀一本好書就如同和一位高尚的人談話。由此可以推知,如果你放棄了閱讀名著,那你就失掉了許多高尚的朋友。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閱讀名著。從名著中他們陶養(yǎng)了精神,熏染了情操。從《水滸傳》到《紅樓夢》,從《西游記》到《三國演義》,從《白色沉淀》到《霧都孤兒》,無不透露著社會發(fā)展的氣息,無不氣彰顯著人類追求的腳步。
名著是一種精神催化劑,在化學變化的始終,都毫發(fā)無傷。作為一種精神,它被一代又一代人的秉承著,傳遞著,無論社會如何變遷,它的價值都在不同的時代閃耀著奪目的光芒。
路漫漫其悠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知識沒有終點,智慧也沒有盡頭,而人卻只有短暫的一生。為了讓這短暫的一生綻放出灼人的光彩,請于現(xiàn)時執(zhí)著于對精神的渴求,相信名著會給你豐厚的滋養(yǎng)。
范文二
武俠小說,顧名思義,是小說的一種。擁有“小說”這種文體的各種特點。比起其他種類的小說,武俠小說較容易讓人入迷,深受男孩子的喜愛。但它到底適合學習負擔比較重的中學生嗎?
首先,中學生較小學生和大學生來說,閑暇時間是比較少的,基本上午、下午、晚上都在學校,而且大部分學校都是不讓帶小說這種課外書的。就算帶進了學校,課間那么短的時間也是不宜看武俠小說的,否則就會影響聽課的效果,學習總是要優(yōu)先于玩樂的。放學后的休息時間也不是很多,大概就幾個小時,如果看武俠小說的話,你會發(fā)現(xiàn)時間過得很快,要是再控制不好時間,就會誤事,比如說看書看到深夜才發(fā)現(xiàn)作業(yè)還沒寫。我建議那些非常想看武俠小說的同學,等到放假吧,無論是雙休日還是長假都行,完成了一天的學習任務再去看,這樣家長肯定不會阻攔你看小說了。由于看武俠小說容易入迷,所以一定要先去學習,再去看書,順序一顛倒,可能就沒有心思去學習了。
其次,并不是所有的中學生都適合看武俠小說。武俠小說中有許多的打斗場面,更有琳瑯滿目的武術招式,而青少年的想象力和模仿力都比較強,有些人可能就會幻想自己是某某英雄,去模仿某些比較“帥”的招式、動作,輕則鬧笑話,重則會給自己和別人的身心造成傷害。幾乎每個中學生看過幾部武俠小說之后,總有想模仿的沖動,本人也不例外。我就曾經(jīng)幻想過自己沖向迎面駛來的汽車,跳到車頂上做出各種高難度動作;也曾經(jīng)想過怎樣一下就把人絆倒。我幻想的同時,也有另一種思想牽制著我,使我認為那中想法是愚蠢的、危險的和不切實際的,就不會去“實踐”。不過有些模仿能力過強的中學生還是不宜看武俠小說,要是看過之后就打人,就從高處往低處跳,這是沒資格看武俠小說的,不如去做更有意義的事情。
總之,大部分中學生都不需要故意回避武俠小說,放假期間看看也無妨,畢竟它是小說的一種,自有起存在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