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誘狼》觀后感精選
《誘狼》,不手撕鬼子,不褲襠藏雷,沒有手榴彈炸飛機,講了實有其事的伏擊戰,溫暖人心的兄弟情義,催人淚下的戰火情緣。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誘狼》觀后感,希望大家喜歡!
《誘狼》觀后感篇一
影片《誘狼》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改編,以經典戰例黃土嶺戰役為背景,重現當年擔任晉察冀軍區第一軍分區第三支隊支隊長曾雍雅智誘日軍中將阿部規秀及其所屬部隊進入我軍包圍圈,最終被我八路軍一舉殲滅的精彩故事。
被稱為日軍"名將之花"的阿部規秀官至中將,是歷史上我八路軍擊斃的日軍最高將領,他所率領過的部隊,幾乎百戰百勝。其人作戰風格殘忍,手下沒有俘虜,他對任何一個作戰時未接到命令而后退的士兵,給予的懲罰都是燒死、分尸,不許其自殺。日軍有針對性的安排阿部規秀對付我八路軍和游擊隊,他的死宣告了日軍這一戰略的失敗,也震驚了整個日本。
當時《朝日新聞》以"名將之花凋謝在太行山上",報道了阿部規秀被擊斃的戰斗經過。黃土嶺戰役的勝利,再次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所謂神話,展現了八路軍高超的戰術素養,極大地鼓舞了當時全國的抗戰士氣。
《誘狼》觀后感篇二
看了電影《誘狼》的故事情節,給人的感覺與獨立第2混成旅團作戰并消滅阿部規秀的似乎是曾雍雅的游擊第3支隊——影片名《誘狼》即暗指曾雍雅的諧名“狼誘子”。實際上,曾雍雅的游擊第3支隊只是充當誘餌的作用。阿部規秀的職務為“蒙疆駐屯軍”最高司令官,名頭挺嚇人,其實只轄5個獨立步兵大隊(5個步兵營,也就相當于是一個加強團團長),管轄著淶源、蔚縣、懷來三個(縣)警備區(等于是一個地區專員)。每個警備區駐守一個獨立大隊,另外兩個隨獨立第2混成旅團司令部駐守張家口。黃土嶺戰役八路軍投入兵力為聶榮臻為司令員的晉察冀軍區所屬第一軍分區的第1、2、3團,第25團,曾雍雅的游擊第3支隊(楊成武的第一軍分區實際上也就是晉察冀軍區的主力),第3軍分區的第2團,第120師的特務團共7個團,按每團20xx人計算,約在一萬多人。據戰史記載,黃土嶺戰役八路軍經6天戰斗,僅以傷亡500人的輕微代價,消滅日軍1500人——實際斃傷日軍122人(其中戰死83人,負傷49人,八路軍傷亡在1000人左右。——見1939年11月18日日本駐蒙軍司令官岡部直三郎給陸軍大臣細俊六的報告 摘自《軍事歷史》20xx年第2期“關于陸軍中將阿部規秀戰死之報告”)。
獨立第2混成旅團共轄5個步兵大隊(營),5000人兵力。黃土嶺戰役阿部規秀并非投入其全部兵力,而是投入其中第2、第4大隊兩個大隊即5000人中的1500人,占其總兵力的不到三分之一。其余三分之二的兵力需要留守淶源、蔚縣、懷來三個警備區。黃土嶺戰役八路軍只為自衛反擊,粉碎日軍的“肅正”,保衛根據地,并非主力決戰。在來年的百團大戰的東團堡戰斗中,面對百余日軍,同樣是楊成武第一軍分區主力數千人歷經三天苦戰,傷亡數百人。況且黃土嶺戰役,日軍1500人的大部隊,天上有飛機,地上有坦克,僅經6日戰斗,竟能夠全殲!
《誘狼》觀后感篇三
1939年11月,八路軍與日軍精銳獨立混成旅激戰太行山脈黃土嶺,在日本軍界被譽為"名將之花"的中將阿部規秀命喪于此。這是抗戰以來晉察冀根據地首次擊斃的日軍高級將領,極大振奮和鼓舞了中國軍民的抗日信心。76年后,電影《誘狼》藝術再現了這一戰役。
日前在京舉行的首映式上,軍事科學院世界軍事研究部原副部長肖裕聲介紹,1939年,八路軍組織一系列反掃蕩作戰;在著名的黃土嶺圍殲戰中,一舉擊斃日軍600多人,炸死日軍所謂山地戰專家阿部規秀中將,意義重大。
"此戰打出了敵后戰場堅持抗戰的決心與斗志,駁斥一些人污蔑八路軍‘游而不擊’的流言,保衛、鞏固敵后抗日根據地。"肖裕聲說,不僅如此,此戰還在日本朝野引起震動,因為之前阿部規秀已接到命令,升任天皇侍從武官。
八一電影制片廠導演安瀾介紹,影片《誘狼》表現此戰役時秉持"大事不虛,小事不拘"的原則,刻畫了以曾雍雅、楊成武、張英等為代表的有勇有謀、軍事素質極高的軍人形象;在集中體現八路軍將士不屈不撓的民族血性基礎上,重點描寫了男主角曾雍雅"狼誘子"的角色特征,呈現了一出"誘狼-激狼-斃狼"的好戲。
影片由鞏崢、陸彭、羅昱焜、侯勇、高明、墨陽等主演,將于8月25日起在全國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