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公河行動觀后感400字范文_觀看電影湄公河行動有感400字范文
《湄公河行動》驚險的搜尋、炫麗的畫面、刺激的打斗、宏偉的場面……構成了這部電影的全部要素,也使這部電影的評價極高、票房較好。
湄公河行動觀后感400字篇一
看完《湄公河行動》,給我留下最大印象的除了彭于晏之外,不是毒品的兇殘,而是另一個問題:我們為什么要打擊毒品?
天經地義?罪不容誅?正如方新武所說的那樣,糯卡被抓了,以后還會有別的毒梟,打擊不干凈,那么,這場犧牲了很多人的打擊行動,有什么意義?
影片中有一個場景讓我印象深刻:糯卡給一個小孩吸毒品,小孩露出滿足的表情。這是糯卡控制別人的一種方式,但于那個小孩子而言,他覺得這是快樂的、滿足的。盡管在我們看來他非常可憐。
我們憑什么覺得他可憐?僅僅是不符合世界上絕大多數人的價值觀?他可能會被毒品侵蝕,然后難受,但我們就沒有難受的時候?我們這些人在世上規規矩矩的生活,茍延殘喘,見利忘義,渾渾噩噩的生活,在另外一些人眼里,我們何嘗不可悲?不過我們相信我們的價值觀,相信我們的正確性,所以我們還能安然的活著,安然地可憐別人,以鞏固我們的堡壘,好讓自己繼續渾渾噩噩的生活下去。
說白了,打擊毒品可能只是為了維護一種平衡。這個世上,不能只有“好人”,也不能只有“壞人”,我們得讓足夠的“壞人”存在,以鞏固我們堅定不移的價值觀。比如善良、誠信、感情、勵志等等東西。正如很多亂七八糟的電視劇電影或者小說那樣,總得有點矛盾,一馬平川的東西很難引起人的興趣。
倘若毒品打擊沒了,肯定還會出現別的大反派,不然生活怎么過下去?所以,“正義”是什么東西?是誰規定了正義與邪惡?什么是正?什么是邪?人活著有什么意義?這個世界的存在又有什么意義?
你有沒有想過,你現在生活的世界,可能只是一個夢境?甚至連你自己,也是夢境?好吧,這好像是莊周夢蝶的故事了,還是孔夫子說的又到了,對鬼神之事,敬而遠之比較好,渾渾噩噩的活著沒什么不好,即便是個夢又能怎樣,探究這些毫無意義的問題,不過徒增煩惱。
湄公河行動觀后感400字篇二
1.《湄公河行動》這部影片是根據真實案件改編,高度還原案件過程。劇中彰顯出來的人民警察犧牲奉獻精神、大國情懷直擊觀眾的內心,激起大家對毒販的痛恨和對人民警察的敬畏之情。
2.我在觀看此片時,好多次被劇情牽扯著,揪著我的心,13名中國船員無辜成為毒梟政府軍勾結的犧牲品,被河水泡的發腫的尸體冰冷的躺在岸邊,45度點射式屠殺慘不忍睹。
3.故事的結局也是下一個開始。震驚中外的湄公河行動已經落下帷幕,永無止境的緝毒行動還在繼續。每一天都有無數個高剛和方新武,用生命為刃,以鮮血染戟,拼盡全力打擊毒品犯罪,保護國民安全。同時也想到一句話“你之所以看不見黑暗,是因為有無數勇敢的人把黑暗擋在了你看不見的地方。”
湄公河行動觀后感篇三
《湄公河行動》驚險的搜尋、炫麗的畫面、刺激的打斗、宏偉的場面……構成了這部電影的全部要素,也使這部電影的評價極高、票房較好。這部電影是根據震驚中外的“湄公河大案”改編的,電影的每個細節都展示了國家捍衛國民權利和國家主權的堅強意志和堅定決心。
看完這部精彩的大片,不禁沉思,是什么因素支持了這次重大的跨國行動?仔細想來,其中一個重要而且基礎的因素就是:稅收。稅收已然成為保護海外民權的基礎。
有人會說,是強大的國力來保障海外國民的權利。沒錯,強大的國力很重要,但是稅收卻是把強大的國力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基礎手段和基本方式。稅收把國家的財富強制集中起來,用于不同目的的分配,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其中一個重要的部分,就是用來保障海外國民的權利。
雄厚的稅收收入,支持著祖國這個強大的母親,讓遠游在外的孩子,感受到一種支撐和安全。當遇到危險時,及時的伸出援助之手,保護遠方的游子。
君不見,當很多國人在中亞地區遭受到“伊斯蘭國”的踐踏,生命受到嚴重威脅的時候,是強大的國家派出飛機迎接他們回國。沒有雄厚的稅收作為支撐,這是很難實現的。厚重的稅收,沉積為國家的實力,成為保護海外國民權利的有力支撐。
君不見,當幾艘漁船被索馬里海盜劫持而索要巨額贖金時,船上有中國臺灣人,所謂的“中國臺灣”外交部經過多方交涉,也未能救回這些船員。而大陸雷厲風行的動作,很快就把船員解救回來。充盈的國庫,轉化為國家的實力,成為保護海外國民的有力支撐。
君不見,很多“走出去”的中國企業,都受到了多種形式的稅收優惠,成為他們“走出去”的強大動力。這些走出去的企業,帶動了經濟的發展,實現了很多勞動者的就業。合理的稅收,轉化為企業的動力,成為國民就業權的基本支撐。
相反,清朝末期,日俄在中國東北發生戰爭,清帝國的決策者們竟然作出了一個讓人匪夷所思的決定:宣布中立。我們看到這段歷史,不禁對清朝統治者大罵。但細想考量,發現這也是無奈之舉,清朝的國力衰弱,稅賦式微,國庫空虛,無力對日俄作戰。一分錢難倒英雄漢,大抵就是如此。在自己的國土上都不能保護國民的權利,更不用談及海外的國民權利了。
湄公河行動觀后感篇四
有一百個觀影者便有一百個湄公河。
而我看到的自然也僅限于個人的湄公河,最讓我有感觸的不僅是向那些用意志與生命保護人民的軍人致敬,也是為生活在湄公河世世代代的人們的哀傷。
整個湄公河都蔓延著毒品的味道,大人、小孩亦如此。看著小孩玩著輪流一顆子彈的游戲,看著對方被活活打死,卻大笑的場景;看著有著小孩般可愛面容,卻能眼都不眨一下的殺人、自曝;不知道他們的生活中還會有什么?眼神中又會有著什么?
想要擺脫這樣生活的人,便會遭到重重的懲罰,每個人都不健全,這也讓更多想要逃離的人看到了現實,他們擺脫不了。
正如前段時間有這樣一則新聞:一位母親毒害了自己4個孩子然后服毒自殺。而她的丈夫在料理后事后也選擇了這樣的方式離開人世。
他們為何會選擇這樣的方式離世?
我是來自貧困農村的孩子,我想我也能微微的體會到這樣的感受,看到同村的許多孩子都在小學畢業后便外出打工了,與我一起上學的同村同學,到高中的便只剩下寥寥幾人,其他的基本都跟著大人們外出打工。
我想是山外的世界太吸引農村的孩子,他們不像城市里的孩子,從小便看著這些繁華長大,一切都覺得理所當然也稀松平常。
但是對于還未真正有自己控制理性的孩子來說,這些都是誘惑,而他們也只會分清喜歡,只會跟著喜好走的孩子而已。于是他們選擇了內心的向往,早早的進入到這個盛世中。
于是一代代這樣循環著,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代復一代,直到毫無希望。
湄公河行動最后,彭于晏說:走了一個糯康,又會來下一個糯康”。
我想這便是湄公河的命運。他們無法改變。湄公河的每個角落,每個小孩都可能是糯康的繼承者,因為他們本就是。
這樣的命運又該如何改變?又讓人有多大的期待?縱使景色如此怡人,但生活的人們卻未能感受到美好,有的只是那暗淡無光、毫無希望的機械的活著。
而小孩吶?在他們的眼里看不到小孩的純真與善良,只有恐懼,看著這樣的眼神,讓人不寒而栗。
忽然在內心深處有些慶幸,與他們相比,自己無疑是幸運的,我們都是幸運的。
而這樣的盛世是祖國給的,因為我們身后有祖國給我們撐腰;是那些奮斗在前線的軍人給的,因為我們身后有挺立的胸膛可以依靠;是挺身而出的警察給的,因為我們身前有寬闊的背影擋著前方的襲擊;是每個人自己給的,因為我們本身便是祖國的部位。
雖然懂得,但還是希望湄公河的人們能少一些糯康,多一些平靜與和平。能安穩睡一覺;能安心的走在這樣的森林中,舒心的呼吸一下這樣的大自然;有些希望的活著,我想這便是他們最需要的生活吧。
湄公河行動觀后感篇五
林超賢導演的《湄公河行動》是一部典型的主旋律正能量影片,概念明晰,與吳京的《戰狼》有異曲同工之妙。后者是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前者略顯低調,欺負俺們中國老百姓的,肯定拿俺們的緝毒精英收拾他們!
而相比《戰狼》,我覺得《湄公河行動》的火力更猛,最后半小時的金三角大戰,精彩程度,絲毫不輸近期的任何熱武器電影,比肩好萊塢是不夸張的。而后半段的戰斗,更像是近期的《我的戰爭》,火力全開,也不用什么戰略戰術,直接拿硬火力過去招呼,我們的隊伍像太陽,我們的戰士都是鋼鐵般的打不死!張涵予飾演的主人公,正是這樣一位打不死、敢拼命的硬漢子。有這樣的戰士保衛我們,我們更安心了。這便是電影傳達出來的主旋律和正能量。
而電影的前半段,則有《百團大戰》的味道。金三角的毒梟,便是當代的日寇。雖然多方圍剿,各方力量都很強大,甚至于比我方強大,我方只能用敵后武工隊對付他們,但我們的戰士各個都是保爾柯察金,有打不死的戰斗力,更能跟地方斗智斗勇!看《百團大戰》,國家自豪感油然而生,敵強我弱友軍不給力的前提下,我方力挽狂瀾。看《湄公河行動》依舊氣壯山河,我們三五硬漢,就把金三角大毒梟打到哭爹喊娘,大快人心,看誰還敢欺負咱中國老百姓。
《湄公河行動》所謂的問題,也有那么一丁點,但與偉大的戰斗精神和愛國熱情相比,只是毛毛雨——前半段順藤摸瓜式的編劇手法,略顯過時。不過,《使徒行者》、《反貪風暴2》都是順藤摸瓜,誰能說真個落伍呢?若能在此劇本基礎上更注重一些故事的跌宕,必然錦上添花。當然,電影是根據真實案例還原而來,本身不夠跌宕,是因為這不是拍電影呢,看到我朝在外邊也這么威武,老百姓就放心了。
不過,片中有些情節,我暫時沒有看懂。快艇追殺張涵予的宋先生團伙又是何人?為何除了宋先生,其它殺手全面蒙面,連言語都沒有,是美帝特種兵不成?這個宋先生又為何姓宋?難道是中國宋朝過去的移民,趙匡胤的沒跳海的子孫?這段歷史,我不熟悉,不知道編劇為何如此設定。
乃至于最后,宋先生的反動勢力是否一并剿滅,并沒有交代。這是一點遺憾。不知真實的案例中,我們的特種兵是否再次深入敵后,給這群壞蛋來個百團大戰。正義終將戰勝邪惡,看張涵予和彭于晏秀肌肉,我們絲毫不必為他們的姓名擔憂,因為,他們正在為國家榮譽而戰,生的偉大,死的光榮!而且,主角光環,張涵予必定光榮歸來!
看到張涵予的領導深入到戰斗一線,去親自指揮,并遭遇恐怖孩子襲擊,免不得為領導安全擔憂!我們的隊伍之所以戰斗力強大,不正是領導指揮與教導有方嗎?影片末尾,威武的人民軍隊,踢著正步走下飛機,押解金三角大毒梟回國,心中自豪,油然而生!湄公河航運安全,有這樣的子弟兵,還用擔心嗎?
林超賢導演的這部《湄公河行動》,是典型的主旋律正能量,在觀看激烈戰斗的同時,教育人民,為國家力量驕傲自豪。此片若能全球同步上映,讓世界人民一起看到張涵予和彭于晏的肌肉,必定蓋過好萊塢,氣吞歐美,笑納日韓。
這樣的鼓舞振奮人心的電影,如何讓人寫影評,如何才能不激動?唯有唱一首贊歌,表達對革命戰士的敬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