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炮兒觀后感600字
《老炮兒》講述了當年名震京城一方的頑主六爺被時代所拋棄,現在孤身一人跟他的幾個老哥們固守著自己的生活方式,一部親情兄弟情交織的影片。下面第一范文網小編為大家帶來老炮兒觀后感600字,歡迎大家參考!
老炮兒觀后感600字篇1
我就一普通小老百姓。
有些事,咱還得辦。
致敬六爺。
這是我看完整場電影最大的感受,沒有很催淚的地方,可我卻會在一些地方哭。
老北京的味道從電影開場就出來了,漸次鋪陳,路邊的二爺和吆喝,街道兩側蜿蜒斑駁的古調屋檐,還有一句句干凈利落的方言。穿插主題的——所謂現代與過去思想的沖突,也通過鏡頭的咖啡屋和年輕人的打架透露出來,一切為影片故事延續下去的合理性做足鋪墊。六爺那保守講理的思想與愈加發展迅速的時代產生的細微摩擦在故事中不經意的被放大,比如那個理字和如今的有錢能使磨推鬼,比如醫院中的手術和吃藥問題,還有所謂朋友之交的仗義和人心。老炮兒之所以為老炮兒,沒有這上輩人的調調和一股勁兒,就沒有屏幕前讓我為之動容的六爺。
我寶出演的叛逆兒子張曉波是讓我眼前一亮的存在,看慣了李易峰屏幕上帥氣可愛的樣子,一下子成了懟他爹的孩子讓我不禁嘖嘖嘖,開始是怕我哥哥光芒太強了讓我轉不過角色,結果我波一出來沖他爹吵吵我就安心了——哎呦喂這個熊孩子真讓人上火,好心當作驢肝肺啊——我當時就替六爺委屈了,唉熊孩子。就說一處吧,我最喜歡的那場父子倆人在飯館吵架,曉波站起來把臉貼上去仰頭一句:打啊!不甘心、憤怒、張狂、失望,曉波的眼中飽含的凌厲情感一瞬間就爆發出來,我是真的想伸手給他一耳刮子的。這是新的李易峰,演技的新高度。
六爺讓我想起我爸來,自己的規矩自己的理由,他們的做法和想法讓很多年輕人可能為之取笑,可是還是那句話——都是為了孩子。我就是一普通小老百姓。六爺就是小老百姓們的縮影,他搞不懂年輕人的想法,只想簡簡單單的活在小世界遛遛鳥逛逛胡同,給二爺點個煙,去情人兒那里溫存一會兒,孩子出了事一樣低頭一樣愿意傾家蕩產。小飛說:我以為只有小說里才有您這種人。其實天底下的父親對于孩子的愛不只是像老炮兒這樣震撼,故事有自己的合理性,在老炮兒的身上他只能這樣做。最后冰上的奔跑我幾乎是流淚看完的,在六爺的心里,給自己兒子一個交代一個理,這就是他的任務,或許只愿兒子醒來之后得到一個徹底的安寧。我開始覺得他犟——一百萬的事兒誰都樂意,為啥非要打架。后來他將舉報信上交我才懂得那句話但有些事,咱還得辦。他是希望自己贏的,贏了,不僅可以換一個穩當,還能為國家除一個貪污毒瘤,明明比誰都不在乎什么國家大事,只是對得住自己一顆赤裸裸的良心。那個揮刀的吶喊和最后的爆發才是真正的老炮兒,伴隨著心臟最后的脈搏,敢面對、敢豁出去、有情有義、有良心。
一個人真的可以成全他自己的。
可以是普通人,可是普通人里偉大的人。
老炮兒觀后感600字篇2
《老炮兒》首映,不得不強調一下,我有馮小剛情結。
十六年前,他的《不見不散》全國公映的那一年,我和孩兒爸相識。我相信人與人之間的緣分是冥冥中注定的,屬于你世界的人,遲早會相逢。即使千里迢迢,即使看起來似乎毫不可能,但最終還是會遇到。
至今猶記得當年電影院里他緊緊握著我的手,他滿手汗涔涔的。害羞如他那樣的人,也有砰然心動的時刻,是我始料不及的事情。
我們結婚許多年,過著大部分老百姓平凡幸福的生活。不知道婚姻生活里美好的一切,是不是源于那年仿佛施了魔法的電影名字。
七零后的我們,對馮小剛的電影,是有著不一樣情結的人。在愛里,或者在笑聲里,我們品味人生的意義。也感受著生活帶給我們的種種不易。
馮小剛老了。他已經不是我記憶中的樣子了。
電影里,他只是一個遛鳥滑冰,無所事事的,年過半百的老人。可誰知道他的故事呢?那些牛掰的往事,在許晴扮演的霞姨口中。我們看到了那個昔日振臂一呼,應者云集的英雄。如今,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的凄涼情緒蔓延在整個故事情節中。
他曾經主宰的江湖,已今非昔比了。
悲哀的是:他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當他的兒子劃了富二代的豪車,他帶著兩千塊錢去平事。那一刻,在我們看起來都是一個巨大無比的笑話。
可你卻在安靜的影廳里無論如何笑不出來。那個昔日的江湖已將他遠遠拋下。那個連你也會要尖叫的豪車,那么觸目驚心的在眼前,被六哥的兄弟用"上好"的漆補修,完全不入流,完全不知道行情,完全不懂時代的他們,像個古董的贗品被年輕人打著口哨恥笑時,你唯有心酸這兩個字能形容。
他兒子劃的車,修車需要十萬。對如今的他來說,是一座大山。他為了贖回兒子,借錢。
那些躲閃的目光,那些明明是借口的閃爍其詞,讓人一次次心寒。那些人,是他當年出生入死的弟兄啊,如今,因為生活,他們不得不低下頭。被城管打,被迫在街口修鞋,過著底層平凡人艱苦的生活。那是正常的人生的樣子,卻不再是當年耀武揚威,三人戰勝幾十人的沙場和江湖。
我早已預感到他借不到十萬塊。因為成年的我們知道生活殘酷的真相。不曾為五斗米折腰的人,也會為兒女因為一斗米折腰,那些從前的驕傲,都只屬于年少的輕狂。
許晴扮演的話匣子,讓我難忘,那個有血有肉重情義的女子,是這個世界上的溫暖。老炮湊了兩萬塊,她拿出八萬給他,說她底掉了也就這么多,前一刻還口口聲聲說她沒有,說她不幫他,卻伸出了最溫暖的手,給了他雪中送炭的幫助。我相信他們之間是有愛情的。那是十六歲女孩年少時的崇拜。他是她記憶里的英雄。
電影開頭時老炮和話匣子的那一段調情未果,像極了中年男人的無奈,不僅江湖地位不行,連身體都不行了的事實,是連觀眾都難以接受的尷尬,而生活就是那樣子的殘酷,由不得你不服。
大片看故事,看喧囂的身外事,看打打殺殺,看花團錦簇,觀眾看著不由得熱血沸騰,光天化日下真的做了一場好好的白日夢。
而文藝片,看的就是人心,而人心是多么的神秘,美好又可怕,看矛盾掙扎,看扭曲的靈魂,看那些你也有,但從來不敢承認的黑暗面。你在黑暗的電影里走了一趟靈魂之旅。
它,無疑是文藝片。我覺得難過,那是因為創作者的痛點和我相同。經過世事生活的磨礪,我還沒有皮太厚。大片向上的讓人生厭,無論打成什么樣最后都修成正果。普天同慶的和諧。而文藝片,就是讓你疼痛,讓你警醒,讓你知道你就是生活在這樣有恨有愛的俗世里的一個人,所以,你要愛惜自己的幸福,要好好的生活,因為所有人都是這樣在活。
你的眼淚還熱乎乎地在臉上,電影院的燈陡然就亮起來了,你尷尬地怕別人看到你淚水浸濕的臉,你怕別人看到你尷尬的樣子,最后才發現,所有人都如你一樣不敢抬起頭來,多像我們的生活啊,害怕讓人知道我們的軟弱,卻發現,所有人都有同樣的擔心,自己原來并沒有那么重要,擦干眼淚,走出影院,我們在別人的故事里走了一場熱血沸騰的人生。
我們的生活是多么寧靜美好啊,不需要躲著城管,有一個可以大大方方愛慕的人,沒有人介意你到底流了多少淚。
我們在故事里哭泣,像慨嘆人生的不易和艱難。電影里逃出豢養的鴕鳥又讓我們捧腹大笑。
生活就是這樣,總有某個情節能讓我們津津樂道地笑出聲。
老炮兒觀后感600字篇3
從光線昏暗的電影院走出來,不怎么強烈的陽光依然刺激了一
眼睛。我的思緒還沉浸在電影里,與那個冰凍三尺的野湖相比,眼前
這個冬天不太冷。
從故事情節上來說,《老炮兒》拍得波瀾起伏很有看頭。開始是六爺的兒子張曉波因為劃了有權有勢的孩子的法拉利而拘禁,六爺為救兒子遍求好友,最后抵押房產湊了十萬塊錢去贖人。正當觀眾舒了一口氣的時候,他的朋友卻好心辦壞事,用普通車漆去修進口車,捅了更的大婁子。兒子安全歸來,爺倆也互相理解了,六爺卻犯了心臟病。等他病好出院,家又被人砸了。六爺把貪官在國外存款的證據寄往中紀委后,只身前往野湖跟惡勢力對決,最終卻因心臟病復發,倒在冰冷的湖面上。兩個多小時的時間里,觀眾的眼睛和心,始終被大屏幕吸引著,一點松弛懈怠的感覺都沒有。父子情,兄弟義,男女愛,在這部電影中都得到了很好的表現,最難得還是故事沒有偏離社會主流,將最熱門的反腐話題也囊括其中。
我想說的不是故事情節,我想說說影片里的英雄主義情結。電影快結束時,馮小剛飾演的六爺,穿著將校尼的軍大衣來到決斗場,那是一片荒無人煙的野湖,冰面反射著寒冷的光芒。他步伐堅定地走向對方,邊走邊把軍刀的刀鞘扔掉,然后把寒光閃閃的軍刀扛在肩頭,給觀眾留下一個孤獨的背影。燕趙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兩千年多前,在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歌聲中遠去的荊軻的背影,也不過如此吧。當看到這個畫面時,不少觀眾跟我一樣輕呼:太帥了!我想,如果馮小剛聽到這樣的呼聲,一定會深感驕傲的。一個年近六十歲的,長得比較磕磣的老男人,能夠得到這樣的贊揚,能不驕傲嗎?20xx年末,網絡一句流行語叫主要看氣質,這句話用在馮小剛身上,再合適不過了。
接下來,六爺的心臟病發作了,他痛苦地跪倒在冰面上,不知真情的對方微笑著蹲下來向他招手,他又堅強地站起來,手舉大刀向對方奔跑而去。在電影的特寫鏡頭下,馮小剛一頭冷汗,大張著嘴巴,多年煙酒熏陶出來的黃褐色的牙齒暴露無遺,然而他堅定的眼神、勇往直前的精神,讓人忘記了他的丑陋,不由得肅然起敬,那一刻,我甚至想到了炸碉堡的。震撼!激蕩!這樣的感覺在六爺轟然倒地的剎那,達到了高潮。
我覺得,新中國成立的六十多年時光里,五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初出生的這一撥人,最具英雄主義情結,早出生的太單純,晚出生的的太復雜。在這撥人成長的年代,社會上人為地塑造出一大批英雄人物,什么炸碉堡的,堵槍眼兒的,引頸就鍘的等等。這些英勇無畏、高大全能的英雄人物形象,根深蒂固、深入骨髓地影響了那一代人。隨著戰爭年代的遠去,和平年代的到來,血液里流淌著英雄主義情結的那些人,將理想化作行為,變成了電影《老炮兒》中的六爺式的人物,他們年輕時英雄主義爆棚,熱血沸騰蠻打蠻干,年紀大了依然想按老規矩辦事,最終卻倒在通往英雄主義和理想主義的路上。這樣的成長經歷是馮小剛特別熟悉的,所以他演起來得心應手,并因此斬獲金馬獎影帝。
在六爺的身上,既有傳統的英雄主義影子,然而他又不是高高在上可望不可即的。比如他跟的話匣子的男女情,跟張曉波的父子情,跟悶三兒的兄弟情,都讓這個人物世俗化,生活化。在他跟兒子一起逃離醫院坐在出租車里的一場戲中,兒子問他:你老這么傷我霞姨(情人話匣子),就不怕她真生氣嗎?六爺答:怕。說完,一行老淚從墨鏡下蜿蜒流出。正所謂,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動情處啊。這樣的男人才是有血有肉的,才是完美的。
許晴飾演的話匣子,年紀四十多歲,徐娘半老風韻猶存。他對六爺的感情是極其真摯的,每次危急關頭都是她挺身而出,幫他渡過難關。她對張曉波說:我十六歲就看你爸跟人茬架,他一人一把軍刀,干倒對方十多個。那語氣,那眼神兒,滿滿的都是崇拜。試想,當一個情竇初開的小姑娘,遇到與內心契合的英雄人物時,不仰視不崇拜才是怪事。不只是話匣子愛上了六爺,所有看過電影的觀眾,都深深地愛上了六爺。
也許,我們愛上的,不只是六爺這個具體的人物形象,還愛上了他身上的那種英雄主義精神,更愛上了我們自己心底里埋藏多年的英雄主義情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