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結號電影觀后感_電影集結號電影觀后感
電影《集結號》講述了解放戰爭時期,九連連長為掩護大部隊撤離而帶領團隊與敵軍主力作戰的故事。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集結號電影觀后感,希望能幫到大家!
集結號電影觀后感1
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拉開了序幕,中華兒女浴血奮戰,揮灑著鮮血,用堅強的意志筑起堡壘,寧死不屈,堅強勇敢,用血肉之軀筑起了今天的新中國!
回首歷史,看完了《集結號》這部電影,它將我的思緒拉回到了那個為了幸福生活而斗爭的戰爭年代,九連連長谷子地帶領全連47名兄弟奉團長的命令堅守狙擊陣地,以集結號為令撤退。然而團長為戰爭的全局考慮沒有吹響集結號,九連戰士奮勇抵抗,除了谷子地全部壯烈犧牲了,可是他們卻都按照失蹤人員處理。為了給九連的戰士尋回應有的榮譽,谷子地開始執著尋找,終于在掩埋著烈士的戰場吹響了至死也沒聽見的集結號。
故事情節雖簡單卻又蘊含著復雜的感情,簡單的故事里屹立著的那是人民英雄,或許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已淡忘了了他們?墒菦]有他們,哪來現在幸福美好的生活?沒有人天生就是英雄,可是他們為了整個中華民族,為了新的光明的中華人民的未來拋頭顱灑熱血也在所不惜!
集結號,集結號的吹響便意味著任務的結束,也意味著生還的希望,但它卻始終沒有吹響。沒有集結號的吹響不能撤退,戰士們便一直堅持到最后。為了戰斗的勝利,他們不怕一切,甚至付出自己的生命,生命固然可貴,但是他們為了心中的信仰,為了實現自己的追求,他們不惜一切去抗爭。這讓我不禁想到了我們自己,貪圖安逸,不求上進,懶惰嬌弱。不必說什么大事,老師布置的作業也不樂意完成甚至不完成,我們是否該靜下來好好反思一下了。我們生活在一個沒有硝煙,沒有戰火的幸福年代里面,卻不好好珍惜,不好好讀書。我們是否都應該把心思用在學習上面呢,是否應該好好完成學習任務,將來為國家做一份貢獻呢?
影片中的連長谷子地,總把集體放在第一位,卻沒有為自己著想。我們是否也該反思一下自己了?獨立的個體總是離不開集體的,幫助集體不也是幫助自己嗎?我們總是要和他人交往的,總是要互相扶持的。所以,作為新一代的學生我們更要增強集體觀念,將來為集體,社會,國家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最后,谷子地吹響了那嘹亮的集結號,那是一首悲壯的戰歌。你聽,它還在響著,在耳邊環繞。它是在提醒我們這新一代的年輕人,歷史不能忘記,不能忘記那屈辱而布滿血腥味道的日子,不能忘記那些浴血奮戰的勇士,不能忘記那些為了革命事業前赴后繼、為民族解放事業而捐軀的革命烈士,他們是真正的勇士!他們永生在我們的心間!
集結號電影觀后感2
記得在一年級,老師組織我們全校小學生,觀看愛國主義電影《集結號》?吹綉馉幍膽K烈、看到英雄們為遵守軍紀,堅守陣地,最后除連長谷子地一人外,全部壯烈犧牲……當時,我年紀小,看到英雄們血流成河、體無完膚的場景,我非常的害怕。
今天,我再一次看完這部影片,深深地感動了、流淚了,但更多的是思索:鮮血承載著一份責任和勇氣,淚水蘊藏著一份情義與感動,號聲凝聚著生存和希望……
1948年冬天,淮海戰役。中原野戰軍獨立二師一三九團三營九連連長谷子地帶領全連四十七名戰士奉團長劉澤水的命令堅守狙擊陣地,以集結號為令撤退。然而團長為戰爭考慮全局,沒有吹響集結號,致使九連全體戰士在打退敵人的三次進攻后,除谷子地以外全部壯烈犧牲,并按失蹤處理。為了給九連按正名,谷子地張開了執著的探尋,最終在烈士墓前吹響了47個生命一直想聽,甚至死也沒有聽到的集結號。
集結號的響起意味著任務的結束,意味著生存的希望,可它并沒有響起。因為它沒有吹響,所以我們的革命戰士不能撤退;因為他沒有吹響,所以我們的英雄很執拗地堅持到最后。這就是命令,對一個戰士來說,它高于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我不由得想起我們新一代的小學生,貪圖享樂,懶惰嬌逸,自私自利。不說關于生死的革命任務,就連老師布置的作業,我們當中某些人也不樂意認真完成。我們要加倍珍惜今天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因為他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如今,我們生活在和平的年代里,有父母、學校和社會的呵護,還有什么理由去浪費時間而不好好學習呢?我們是幸福的一代,如果非要下達什么任務的話,那么我們當前的主要任務就是好好學習,加倍努力,將來報效祖國,更好地為社會主義做貢獻。
每一個幸福的背后總有一份艱辛的付出。雖然現在是和平年代,但只要祖國有需要,我也要像影片中的英雄叔叔一樣,不退縮、不哭泣,自力更生,勇敢面對,擔起我的一份責任和義務。我更要努力學習,用最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文化知識武裝自己,為祖國的持續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集結號電影觀后感3
在小時候,就很喜歡那種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影片,那些影片,留給我的不僅僅是戰爭年代的場景,更多的是對比現在的幸福生活,我們的知足和珍惜。我喜歡用他們在困難時期的精神激勵自己,在生活中學會滿足,學會熱愛,學會珍惜,學會吃苦。
《集結號》這部影片是胡建次老師推薦的,胡老師推薦的原因是《集結號》電影和原著相比,加了一個為社會主義經濟基礎服務的尾巴。于是,開始了這部電影的欣賞。
整部電影,是一部戰士的血淚史,也是一部戰士的堅持史。谷子地帶領三營九連死守墳山廠,直到全連陣亡,那些流淌在墳場里的鮮紅的血液,那些矗立在墳場上的四十七個烈士的斷肢殘手,甚至尸體,無一不是戰士堅守命令的鐵的現實。
影片里,硝煙彌漫的戰場,一個戰士倒下了,另一個戰士站起來了,一個戰士向前了,無數的戰士涌上來了,就是這樣的場景,讓人震撼。似乎生命不是自己的,也不屬于自己了,在戰場上,每一個人,都在用血揉之軀阻擋著敵人的炮彈。每個人其實都是熱愛生命的,渴望活著,渴望求生是每一個人的本能,王金存面對著鮮血,面對著死亡,尿了褲子,這就是最好的說明,每個人都害怕死去,可是,是什么力量讓他們拋頭顱,灑熱血?是什么讓他們含著血淚飛奔在戰場?是什么讓他們在戰場上與敵人同歸于盡?影片中,一名戰士為了敵人的坦克,身上綁著炸藥包,與坦克同歸于盡:又有一名戰士,沖鋒向前,被坦克噴出的火擊中,在火中犧牲,那景象,就像你在血泊中,左邊是尸首,右邊還是尸首,全是淋淋的鮮血,浸透了整個墳場,穿透了整場戰爭,歷史滾滾向前,英雄的鮮血流淌著,流進了歷史的塵埃里,被戰爭的勝利淹沒,被和平的生活淹沒,被歷史的車輪碾壓,最后化成灰燼,風一吹,就不見了,消散了。我想這也就是谷子地為什么窮盡一生都要尋找部隊,為犧牲了的四十七名戰士“伸冤”,尋找死了的生命的意義,不要做無名氏,默默無聞地埋在土地里一輩子,人有時候是要被證明的,谷子地的行為不是為了榮譽,只是為了尋回死去戰友的生命的意義,是一種正義的,甚至于可愛的行為。
另一方面,人性也是影片表現的很徹底的一方面。王金存給自己的妻子寫信是愛;一名戰士要王金存寫信給家里告訴妻子照顧孩子要小心不是愛嗎?戰士為了給連長尋塊表獻出了生命是愛;連長擁抱著戰友的尸體哭泣,將尸體抬進窯洞難道不是愛嗎?妻子等待著丈夫的歸來,為丈夫的英雄事跡辯解是愛,幾十年來谷子地為死去的戰友尋找生命的意義又何嘗不是愛呢?貫穿始終的愛,人性的溫情,包括戰友情,親情,愛情,在影片中融合,形成一股熱烈的浪花,拍打著我們的雙眼,禁不住的涕泗橫流。而在戰爭中,戰友情確實核心,在戰場上,谷子地為了保存戰友的尸體,命令將所有戰士的尸體抬進窯洞,在戰場上,呂寬溝為了讓谷子地擁有一塊手表獻出了生命,在戰場上,為了替寬溝報仇,姜茂才抱著炸藥包,拼死炸毀敵人的坦克為兄弟報仇;在戰爭結束后,谷子地為了三營九連的兄弟們,窮盡一生,奔走呼號,只是為了證明死去的戰友的生命意義,在他面對劉半水團長墓碑憤怒的時候,在回首他在礦上孜孜不倦地挖兄弟的尸首的背影時,在接到上級承認的追列為烈士通知時盈眶的熱淚時,你會感受到這是兄弟情,是重于泰山的兄弟情,是人骨子里最熱烈,最真摯的情感。你不禁會感動,為之惻隱,為之折服。
這就是集結號,生命與人性,在回顧歷史的今天,我們也許遺忘了許多,關于這個民族,關于為這個民族付出過生命的人們,關于這塊被鮮血染紅的土地,該懷著怎樣一種感情,去銘記,去珍惜。
集結號電影觀后感4
電影《集結號》是馮小剛導演的最新力作,戰爭講述了解放戰爭時期,九連連長為掩護大部隊撤離而帶領團隊與敵軍主力作戰的故事。
解放戰爭時期,連長谷子地接到團長命令,要打阻擊戰幫助大部隊撤離,以集結號為撤退信號。整個連隊打光了,也沒聽到集結號響,谷子地被炮火轟暈在死人堆里得以生還。之后漫長歲月里,他尋找原來的隊伍,一是想找到團長說完成任務了,但全連陣亡;二想知道團長到底有沒有吹響集結號。谷子地最后找到的是團長的墳頭。一個司號員告訴谷子地,其實團長從來就沒有打算吹響集結號,原來為了大部隊的轉移,團長和谷子地的連隊一樣,也是戰爭的犧牲品。谷子地醒悟后,決心挖出全連49個弟兄的遺骸,為當年陣亡的弟兄們找回烈士稱號
我們應該記住,今天的美好生活都是由先烈們用鮮血換回來的!也許還有許許多多的烈士們都無法正名,也許還有許許多多的烈士被長埋在一個個舊窯洞里,但是每一個犧牲的烈士都是永垂不朽,讓我們向他們致以最深沉的默哀,向他們致敬!所以我們要努力讀書,將來為祖國的建設出一份力,這樣,我們的祖國將來才不會被侵略,也不會出現《集結號》中那一幕幕悲慘的場景了!
集結號電影觀后感5
我們沒有戰爭的記憶,但我們應該對每個犧牲表達應有的敬意。集結號吹響了,這是馮小剛表達敬意的方式,也是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正逐漸失落的情懷。那些混合在黑色焦土,模糊血肉中的,屬于男人在質感,伴隨著這悲壯的號聲,被重新潤色,提煉。理想,勇氣,意志,信念,情誼這些散發著光芒和硝煙的詞匯,象一枚炮彈轟入我們的生活。那些英雄,我們不能忘記;那些失落的情懷,我們沒有忘記的權利
電影院是我除了發呆唯一能去的地方!都Y號》吹響。
從進電影院至今,那悲壯的集結號,一直響徹在我的大腦,浸入我整個身體,每一個細胞,每一根血管,都被敲打著,充斥著。好久沒有一部片子能讓我流淚了。對于感情戲,早已經麻木,而面對這樣鐵骨錚錚的的場面,我忍不住悄然掉淚。原本此類題材一直覺得都不太適合我,所以當亮劍被朋友津津樂道的時候我并不熱衷,只是偶爾換臺的時候瞄上幾眼,人物刻畫也形象,也生動,但都激不起我的觀看欲望,習慣以愛情為主要創作題材的我,骨髓都是填充的浪漫主義。
馮小剛的賀歲片老是應一句:鐵打的葛優流動的女主角,永遠的黑色幽默,無論《大腕》無論《甲方乙方》等等。而這次來了個三百六十度大轉彎,他換上了很MAN的張涵予,也不再寫咱老百姓的平常小日子了。殘酷無情的戰爭,一次事先未知的有去無回戰役,一群生死與共、血肉相連的士兵,一個丟失了自己身份但是永不放棄的執拗連長,一段永遠沒有吹響的集結號,一段不為人知的背棄故事故事類型轉變了,但對于大多數百姓的觀眾仍是被感動著,被震撼著。
我無權跟專業影評人一樣去評價《集結號》是否有深度,是否有內涵,我就是一個普通的觀眾,按照我的個人習慣,我仍坐在電影院的角落,專心投入的去看導演\演員等工作人員創造出來的作品。那種身臨其境的戰爭場面,直入心扉的緊張和恐懼,那些平凡普通如鄉下孩子的戰士,那么多不知名的戰士犧牲都那么的揪心hellip
;感動著,觸及心底,觸動靈魂。男主角谷子地在中國革命史上還是算一小人物,帶領一個連47個戰士奉上級命令守在窯場打狙擊戰,他們死守在窯場,等待集結號的響起,直至彈盡人亡。他一個人活了下來,他把所有的戰士的尸體都掩藏在窯里,讓他們不至于被炸飛而沒有完整的軀體炸碎了,就捏不起來了--谷子地語。他穿著敵人的軍裝逃出來而被誤認為是戰俘,他被扭曲了,所以他要咆哮,所以他要怒吼。47個死去的戰士被定為失蹤,從解放戰爭的戰場,到朝鮮戰場,再到進入和平年代后,谷子地的后半生就是在為了給九連正個名,為了尋找47具遺骸、為追溯他們烈士的稱號而存活著在他不懈的找尋中,我看到了一種屬于真正的中國男人的脊梁,那就是堅忍不拔百折不撓,鐵骨錚錚!他所受的一切委屈和不理解無不令人為之動容!
我永遠無法用我淺顯的文字來刻畫我內心的震撼和感觸,文字與我用,也永遠略顯蒼白。我們在今天的和平下,感受著戰爭的殘酷,體會歷史的嚴肅。向逝去的革命烈士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