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臺兒莊戰役》觀后感600字
簡介:我國電影史上描述國民黨正面戰場抗日的為數不多的幾部影片之一。由于歷史年代的局限性,在大規模生產抗日電影的年代,一直是敵后故事長期占主流,《平原游擊隊》、《 鐵道游擊隊》、《地道戰》、《地雷戰》……正面戰場鮮有的《七七事變》等作品,也是描述國民黨的失敗多于勝利、綏靖多于抵抗。《血戰臺兒莊》是37年華北保衛戰最壯烈的一幕,在平、津、冀、魯相繼淪喪之際,在國民黨第五軍區司令長官李宗仁指揮下,國民黨軍隊第一次大規模對日作戰的勝利(第一次勝利為山西戰場的平型關大捷)。
臺兒莊戰役是”徐州會戰“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此戰役中,40萬國軍(以桂系等地方軍閥為主,中央軍嫡系不多),在這場戰役中,重創8萬日寇(直接斃傷敵約1萬人,但自身也傷亡了數萬人)。
表現出了正面戰場少見的堅毅勇猛。
但僅僅一個多月后,在日寇的增援兵力打擊下,國軍反遭重創,尤其中央軍有多支部隊違背命令,放棄陣地潰退,造成全線崩潰!
直接導致華北重鎮——徐州的失守!中原地區自此大部淪陷。
為了填補戰線的窟窿,老蔣下令掘開黃河大堤,希望”以水代兵“,以阻遏日寇的追擊,保全國軍(尤其是中央軍)的實力。
但由于部署不周、組織不力,直接導致89萬民眾遇難(幾乎三倍于南京罹難同胞數),受災人口上千萬,黃泛區由此危害十余年!
(1942年,河南的大災荒,也與此有一定關系)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淮海戰役后期,GMD最后的機械化精銳兵團(杜聿明集團)的覆滅,也與黃泛區有直接關系——誰說冥冥中沒有”報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