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卒跡觀后感_觀看電影卒跡觀后感
《卒跡》電影反映了一個農村最底層農民的奮斗歷程。相信很多人都被感動到!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電影卒跡觀后感,共7篇。
電影卒跡觀后感300字篇1
昨天看了部電影《卒跡》他講述了叫李二卒的人,從小沒有讀過書,從被村里人看不起到村里人都佩服他,最后當上支書一直為村里人做事,帶著大家一同走上致富的道路,他為了全村的人寧可自己吃虧也不讓百姓吃虧。
我之前很少看這樣的電影,但是昨天我從頭到尾的把這部電影看完了,我真的希望我們的國家有越來越多這樣的支書能為村里的百姓干事,擔當起他們自己的責任。
這部電影的原型是西辛莊市的支書李連成,西辛莊市是中國首個村級市位于河南濮陽慶祖鎮,20xx年4月18日,在“西辛莊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研討會”上提出成立“村級市”的構想,20xx年5月8日,西辛莊“村級市”舉行掛牌儀式,參加揭牌儀式的全是基層群眾,沒有邀官員參加。西辛莊市一直掛著籌備的牌子,并未通過民政部門的審批。這個現象折射了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停滯不前的現狀。
有興趣的也可以去看看這部電影哦。
電影卒跡觀后感700字篇2
睡覺成了我每天躺在沙發上的一項必修課:只要收拾完晚餐桌上的一套,我便放松地躺在沙發上,不久,睡意不期而至,困倦席卷全身,我便與周公幽會啦!周末依舊。
一覺醒來,一塊反映農村致富的電影映入眼簾:李二卒八十年代初外出打工,騎著電動三輪車回家,餓了買塊油餅吃,困了躺在自家的三輪摩托車上香睡。據幕后獨白講,他——一年書沒念的李二卒在九年時間內竟然掙錢三十萬。他回家蓋起了西莊村第一座二層小樓,買上第一臺電視機。全村人正竊竊私語著看著電視,里面唱著李谷一的《在希望的田野上》,李二卒正與他四爺交流,四爺讓他入黨,想讓他當“老一”——西莊村的村支書。
我就是一個卒,只要不死,我就要拼盡全力向前拱……這是李二卒經常念叨的一句話。
“當干部就要吃虧。”這是他刻在村牌的一句話,也是他一生的座佑銘。
“如今向哪里拱?”村里人如是問。“我還要拱一步,要建設西村市,全國第一個農村市。”這是片尾他的新志向。
李二卒就是這樣一個人,點子多,肯吃虧,肯干,肯領著大伙致富。他干村支書,一干二十年,老支書臨去逝時與他拉話說:“你一干二十年,不花村里一分錢,我服了。你這個小蟞孫卒,還想往哪兒拱,告訴,到那邊我好告訴你爹娘。”
愛顯擺,肯吃虧,點子多……是他的缺點,也是他的優點。他與世無爭,但又處處爭強,他愛闖新路,更愛分股份,用他的話說,“我是全村人的支書。”所以,他寧愿白送出自己的大棚,寧愿白送自己的股份……這樣的好支書不當典型,誰當典型?
想想生活中的人,因為行事前利益當頭,怕失利益,怕吃虧,所以不敢干。在這一點上,李二卒給我們做出了榜樣。只有心中裝著大家的利益,裝著事業,裝著責任,才能無所畏懼地做事,做好事。敢闖敢干,又有大家的鼎力支持,還有啥事情不能成功?
我就是一個卒,只要生命還在,就會為自己的事業奮斗到底。我要像李二卒學習!
電影卒跡觀后感800字篇3
恐怕沒有什么故事比一個中國農民風雨六十年的生活更平淡,但是一個從貧困村中時時受人欺負的“冤種”,到一個把窮村子發展成為村級市的農民,他身上的故事,恐怕要比《發達之路》、《硅谷傳奇》或者《華爾街之狼》這些萊塢的大片更波瀾壯闊曲折離奇吧。六十年風雨,記錄的,是一個中國農民的奮斗歷程,映射的,是中國農村六十年滄桑巨變的歷史縮影。
《卒跡》以河南省濮陽市濮陽縣慶祖鎮西辛莊村黨委書記李連成為原型,講述了“冤種”李二卒從解放初土地改革至新世紀新農村建設時間跨度60年的成長發展經歷,從呱呱落地的喜悅,到童年時代的饑餓,到少年時代的貧困,到青年時代的奮斗,以致到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再現了農村的發展與變遷,風云流變,世事如棋,有著史詩般的質樸。
確實,棋在影片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以棋喻人,以棋喻事,楚河漢界飛象跳馬里自有熱鬧,但李父卻另有一套“拱卒”的哲學,這套哲學不但在其棋藝中運用自如,讓小卒一去不回還變成卒子過河了不得。在生活中,這套哲學更是其為人處事的準則,低調做人,舍得吃苦,舍得吃虧,這種思想,也深刻影響了以“卒”為名的李二卒,其后數十年,他就說在這種“拱卒”精神的指引下,一步步走出貧困,并且帶領更多人,完成發展。
“拱卒”精神與姿態,甚至成為李二卒的“天賦”,他并不比大多數人聰明,但他卻什么事兒都比大多數人做的要好,打工能拿到最高的工資,種地能有最好的收成,經商也總是能比多數人掙到更多的錢,倉促歲月就是如此,有人“棋差一招”,有人“旗開得勝”,每局都光怪陸離,每局都充滿傳奇。
但有一種是內核是不變的,就是每次他比別人走的更快一步,走的更遠一步,所用的,恰恰是最笨最累的方法,就是其父所留給他的那套“拱卒”哲學,時代機遇或許并不相通,但這種精神卻猶如“技法”,會有傳承和發揚,依此精神而上的事情,最終也會得到應有回報。
《卒跡》著眼農村變革歷程,以一個人的發展軌跡描摹時代變遷,一步一個腳印的造富過程,是一個農民的史詩,所傳達的主題,同樣是這種“拱卒”精神,在高速變革的時代,這種精神,可以做成功引,為時代造福。
電影卒跡觀后感800字篇4
無意中又一次觀看了電影《卒跡》,影片將主人公李二卒定位為一個中國社會最底層的草根人物,比作中國象棋中最不起眼的“卒”,講述了他雖出生貧寒、境遇窘迫,但不屈服命運擺布,從一個無名小卒成長為一名優秀村黨支部書記,帶領全體村民一起走向富裕道路的奮斗歷程。看似平常的一個勵志故事投放在當下不斷加強黨員干部作風建設、持續反“四風”的時代背景下,又折射出一番新的寓意。
李二卒從一個不被看好的“冤種”村支書,成長為群眾擁護、成績斐然的學習典型,靠的就是一句至理名言:“當干部就應該吃虧”。在當選村支書之初他就立下約定:“絕不吃村里一口飯,不拿村里一分錢”。他請曾經反對他的村民監督村里財務,還對家人“丑話”在先,不謀私利,不搞兄弟特權。他無償貢獻自己的技術和蔬菜大棚帶領村民搞種植、搞企業、搞新村規劃,不惜被家人誤解,和親人反目。正是這種“舍小我為大我”的“吃虧”精神,才使他得到了廣大群眾的擁護和支持。
當干部就要有“吃虧”的覺悟。“我們黨除了人民利益,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黨員干部為了群眾的利益要敢于吃虧、勇于吃虧,這是黨性的要求,也是人民群眾的期盼。黨員干部背負著黨和人民的殷切囑托和希望,擔負起了比常人更大的責任,也是群眾學習的“表率”,唯有時刻以忘我的事業心、責任感去履職盡責,才能充分發揮榜樣的力量,才能得民心、解民憂。
當干部就要有“吃虧”的決心。黨員干部要想干出一番事業,造福人民群眾,就要勇于做他人不想做的困難事、棘手事,敢于走別人不敢走的創業路、創新路。面對個人利益與群眾利益的沖突,能夠果斷舍棄個人利益,面對選擇和誘惑能夠不計名利得失、甘于奉獻犧牲。勇于吃虧就必然要忍得住寂寞、頂得住壓力、扛得住不解和誤解。
作為黨員干部,甘于吃虧,不是窩囊妥協,而是一種胸懷家國天下的大我情懷和奉獻精神。吃苦在先、享樂在后,見困難就上,見榮譽、利益就讓。只有這樣,黨員干部在群眾中才能有威信,講話才能讓群眾信服,群眾才會一心一意跟黨走。
電影卒跡觀后感1000字篇5
我喜歡影片《卒跡》的slogan——中國鄉村的路徑。作為一個在這塊土地上生活了30多年的農民,我對這塊土地始終有屬于自己的熱愛和看法,這句slogan給我最初的感覺是內心微微的顫動了一下,這小小的心理變化快速將我拉回到那遙遠而又貼近的鄉村。
時至今日,中國絕大多數的鄉村仍出于嚴重的貧瘠狀態,文化的落后和意識的麻木還有性格的懦弱是普遍的鄉村性格。已經進行了十余年的新農村減少和近年來大力推進的城鎮化建設而言,更多的是打破了原有的寧靜,其中的破壞遠遠大過了建設,跟隨這一個書面和理論都講得很香美可口的大餅而來的,是新一輪的掠奪和更多對于環境的毀壞,從連連來各地鄉村發生的暴力強拆到強行征地的新聞報道中,我們可以嗅到更多恐懼,更多危險的信號。
早在十年前,陳桂棣、吳春桃伉儷所著長篇報告文學作品《中國農民調查》比較忠實地記錄了中國農村和中國農民屈辱佝僂著的身影緩慢前行的歷程。該書出版不久后一度被禁,既諷刺而幸運的是,這部良知之作卻是因為更多的盜版而如星火燎原般傳播開來。《中國農民調查》里的農民和農村,才真正是廣袤大地上中國農民和農村的縮影,盡管作者主要寫作的是安徽農村的事,我在云南鄉村與長輩的交談中,相同的命運也得到了完整的驗證,這些年的奔走之中,我在更多省份的農村亦得到了同樣的驗證。
與更多鄉村命運迥異的便是,《卒跡》一片的主角李二卒的原型——河南省濮陽市濮陽縣慶祖鎮西辛莊村黨委書記李連成,算得上是1949年以來中國鄉村進化史里的有限的僥幸者,而另外的比較著名的僥幸者則有華西村的吳仁寶等。依據20xx年的公開數據顯示,作為中國最基層的行政區劃單位的行政村全國一共有69萬個,村官(村支書和村主任)500萬名,在這個龐大數字之中,吳仁寶李連成們就顯得少之又少,故而特別的耀眼了。
選擇象棋這一古老的中國文明作為影片創意切入點,這著實是《卒跡》編劇的高明之處,象棋棋盤的楚河漢界本身就是一個可以被富裕多重寓意的分水嶺和切割線,無論是意思形態的還是城市鄉村,又或者是主旋律與獨立精神,都可以用楚河漢界來分割或者跨越。影片拍攝的故事行進線索和過程基本一路陽春白雪,我并不懷疑這些故事均摘取自原型的親身經歷的真實性,看得出在這樣一部影片的主創在有限的資金下所作出的努力,但必須要強調的是,這是中國鄉村里絕無僅有的僥幸者,這些僥幸者既是一個時代的偶然,亦是一個時代樹立典型的必然,但這少之又少的少數人,與真實的絕大多數鄉村和農民的命運徹底相異。
電影卒跡觀后感1000字篇6
象棋,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在古時候它被被稱為修身之藝,而今則被視為怡神益智的一種有益的活動。在棋戰中,人們可以從攻與防、虛與實、整體與局部等復雜關系的變化中悟出某種哲理。棋局中最不起眼的小卒子,往往在關鍵時刻卒子可能會發揮關鍵性作用,因為小卒子過了河可發揮車(ju)的威力。
電影《卒跡》首先從片名就很有寓意,其次才是故事本身。電影以河南省濮陽縣慶祖鎮西辛莊村黨支書李連成為原型,反映了一個農村最底層農民的奮斗歷程。影片主人公李二卒靠著“拱卒”精神的內在力量,不僅為自己贏得了一片天地,更帶動了整個村共同富裕。
李二卒是村里的“冤種”,從小就是家人受盡了村民的刁難、挖苦、諷刺,也因此也激發他勤勞致富的激情,從而勇敢的成為帶領村民發家致富的領頭人。李二卒的父親下的一手好棋,究其原因是他用卒用的好,棋盤不結束,任何一個棋子都有用,即使是微不足道的趴窩卒也有可能左右這最終的局勢,從小的耳濡目染讓李二卒身上也有了這種拱卒精神。
中國電影市場上類型片很多,但農村題材電影基本是空白,很多人出品方想當然的認為這類電影不商業沒市場,所有不會投資這類賣力不討好的影片。而根據真人真事而改編的電影,彌漫著一股泥土的芬芳更加接地氣。從這個角度上講,這部影片是對農村電影主旋律的一種突破。它不是對先進人物的公式化演繹,而是從草根出發去反映“小人物的大時代”。
《卒跡》反映了小人物的堅韌,更反映了他們的悲慘,因為無法決定自己的命運所以只能“拱”一步看一步,只有在法制框架下才能改變現狀。這樣的影片才有強大的生命力,因為中國本身就是農業大國,7、8億人口在農村,他們需要這樣接地氣反映自己真實生活狀態的影片。所有該片的現實意義巨大,可謂之一部農村題材的史詩式影片。
影片中李二卒的成長成才發家致富之路何嘗不是整個農村發展的,他從某種程度上講他生活的變遷,是農村農民小康之路的一個縮影。從農業合作社到土地改革再到農村城鎮化建設,農村的變遷關乎整個社會的發展。在廣大農村可能有千萬個“李二卒”,而本片中的李二卒只是一個農村基層帶頭人的代表。
這部電影的公映,一方面為農村發展的未來提供了精神動力,另一方面讓更多的人關注農村問題,以便于探索出一條適合農村發展的道理。這比一些一味追求票房成績的商業片現實意義更加巨大,娓娓道來的現實題材電影,讓人靜靜的欣賞,真切的感悟。電影市場上不能只有單一的商業片,農村題材也可以成就一部好的電影;不能只有河南濮陽祖鎮西辛莊村有李二卒,千千萬萬個農村都需要有“李二卒”式的人物。
電影卒跡觀后感1000字篇7
60年的農村變遷,的確足夠寫就一部史詩,只是如何去寫,從哪里切入,采取怎樣的視角,是電影人們需要去費心的事兒。正是因為60年間積累的素材太多,涌現的代表性人物也各具特色,所以真正稱得上史詩的國產農村電影,近年并不多見。《卒跡》憑借制片人張興援的敏銳觸覺,從一則社會新聞上發現了突破口。于是,經過編劇楊海波的六次深入采訪,以及導演魯堅和眾演員的辛苦拍攝,《卒跡》憑借鮮活的角色、客觀的視角、深刻的精神,成為了具有收藏價值的國產農村史詩。
上學的時候得學習&考試鄧小平理論,因此我們都能很流利地用筆寫出先富者和后富者之間的辯證關系。可是我國的先富者和后富者的關系在現實中紙面外,究竟如何呢?理論落實到實踐,遭遇了那些阻力和困難呢?真實的先富者和后富者,是被困難和阻力壓倒了,還是找到了方法去破解他們,真正實現了共同富裕的目標呢?對于我們這些只顧著上學,謀求好前程的學子而言,不僅不知道,甚至不關心。《卒跡》恰好就是一部回顧先富者一路走來的傳奇。由于有著足夠多的真實史料積累,本片中的每段故事盡管不算鉅細靡遺,卻足夠真實,足夠讓我們看到先富者和后富者們曾經的矛盾、和解與并肩。
影片主人公李二卒是個具有天生商業敏感的人。就像有些人天生對音調、顏色、味道的敏感性比別人高一樣,李二卒的商業敏感就是比其同時代同環境里的農民朋友要高出一截。他不僅沒有學習過任何的經商知識,卻總能第一時間“感受”到商機。沒有什么是對他有指引的,唯獨結果在印證著他的“正確”。可以說,李二卒是大浪淘沙后留下來的先富者。他是天生的先富者。這就像好萊塢傳記片里常常鐘愛的主角一樣,冒冒失失地闖入了原本自己不屬于的領域,并憑借自己圈外人的別樣精神,反成為了圈內的成功者。
《卒跡》中最令人動容的,當屬李二卒每次憑借先天敏感而獲取先富之資后,都會因為自己村支書的身份,而將其擴散至村內的鄉親們,是他們成為后富者。在大部分先富者只貫徹了鄧小平理論前半句話的時候,李二卒自發地貫徹了后半句。于是我們才看到了罕見的真正的“先富者”,而非“富者”。這部“先富者傳奇”因此而完滿。
個人認為,《卒跡》在影像化的過程中,最核心的便是主創從主人公原型----河南省濮陽縣慶祖鎮西辛莊村黨支部書記李連成的一生中,提煉出了“拱卒精神”,并將其融入到了電影中,從而避免了《卒跡》變成一個紀錄片。這個精神夠形象、夠深刻、也夠直白,令每一個看到影片的人都能夠深有觸動。畢竟天生的商業敏感我們普通觀眾不一定有,拓荒時代更是一去不復返,唯獨精神是可以傳承和發揚并從中受益的。具備片中“拱卒精神”的人,奮戰在任何領域都是理所應當取得成就的,如此才會有更多更多的先富者傳奇涌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