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地球上的星星有感15篇
觀地球上的星星有感400字1
根據老師的推薦,我在家里觀看了一部印度兒童影片《地球上的星星》。這部影片很感人,讓我流下了感動的眼淚。這部片子講述了一名9歲的小男孩伊桑的故事。
這部影片給了我很大教育:
一、每個孩子都有他的特點,有些只是成績不好罷了,他或許在其它方面有特長,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請不要戴著有色眼鏡看我們,更不能用顯微鏡去看我們的缺點,那不是刺激我們幼小的心靈嗎?拉姆的與眾不同在于他教育小孩主張用愛去感化教育他們,他認為每個孩子都是落入人間的晨星,要去發掘每個孩子的天賦,不能用成績去衡量一個孩子的價值。爸爸、媽媽們要用放大鏡去看孩子的優點,這樣孩子會得到鼓勵和幫助。
二、爸爸、媽媽你們也有過成績不好的經歷,為何要為難我們呢?我們何嘗不知那怎么也學不會的感受呢?有了問題,不要什么不做就只會埋怨,埋怨有用嗎?找到原因,選擇合適的方法,我們是會改變的,爸爸、媽媽們應該相信這一點。還給我們一片藍天,帶走你們給我們的烏云,讓我們健康、快樂的成長。
三、我們都是一顆會發光的星星,我多么希望老師和爸爸媽媽能關心、愛護、幫助每一個孩子,讓我們都能發出屬于自己的光彩。
觀地球上的星星有感400字2
今天上午,我們全班同學又一次聚精會神地觀看《地球上的星星》,我的心又一次沸騰起來,久久不能平靜。
《地球上的星星》這部電影說的是一個叫依夏的小男孩,整天調皮搗蛋,對學習更是提不起勁,已經讀了兩次三年級,卻還是不知悔改,自己就讀的學校已經再也無法容仍他了,盡管他的父母再三央求,也無法挽回老師的決定。他的父母很心寒,決定忍痛割愛,將他送進寄宿學校。他整天悶悶不樂,以淚洗面,認為他發親是把他送進去折磨的,也從此不理他家人了,其實他的家人也挺難受的。
看到這里,我又忍不住淚流滿面啊,難怪電視劇里常說:“可憐天下父母心“啊,從這部電影中我很清楚、很明白父母對我的那些批評都是為我好,可有時總是忍不住嘴快,與父母頂嘴。
記得有一次,我拿著圈著75分的試卷回家,心里充滿內疚與不安,但更多的是恐懼,不得已自己簽爸爸的名字,最后還是被爸媽發現,面對爸爸嚴厲的面容,媽媽含著淚的眼神,我情緒很低落,但還是被臭罵一段,父母的罵聲使我不知咋的,有了勇氣頂起嘴來即使知道錯的人是我,趁了一時的嘴快后,隨后是一陣陣后悔。
父母為子女操心一輩子,得來的是不理解的答案,他們的內心是多么可悲啊!
觀地球上的星星有感400字3
觀地球上的星星在趙老師的推薦下,我和爸爸媽媽在家里觀看了印度兒童影片《地球上的星星》。這部影片很感人,讓我流下了感動的眼淚。
伊夏很幸運,因為他遇到了一位真正關心他、了解他的好老師——尼克。尼克老師用很多有趣的方法幫助伊夏學習讀寫。他們在沙堆里用手指寫字母、用彩色的橡皮泥捏成字母,尼克老師還帶著伊夏到操場上,在臺階上跳來跳去地練習計算,就這樣,伊夏慢慢地對學習有了興趣,學習成績也有了很大進步。當看著伊夏拿著獎狀,跑向尼克老師時,我也同樣流下了激動的眼淚。
我一邊看,一邊想:尼克老師用這種方法教學,太有趣了!
我不由想到了我的老師。各個老師的教學方式不同,有的妙趣橫生,課堂氣氛輕松愉快;有的嚴肅認真,同學們不敢掉以輕心。如果生活中多幾位像尼克一樣的好老師,把每一節課都上得生動有趣,讓同學們天天都開開心心來上學,該多好呀!
《地球上的星星》這部影片讓我知道了:每一個孩子都是一顆會發光的星星,我多么希望老師和爸爸媽媽能關心、愛護、幫助每一個孩子,讓我們都能發出屬于自己的光彩。
觀地球上的星星有感500字1
剛看了一部印度影片《地球上的星星》,感動和震撼不已!但又絕不是“感動”和“震撼”兩詞就足以表達內心的感受!阿米爾汗飾演的那位教師太偉大了!這世上能有幾個像這位教師一樣能夠真正開啟學生心靈窗戶并讓學生的潛力發揮到極致的呢?我認為劇中的這位印度小孩伊桑可算是一個“幸運的寵兒”,畢竟“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要不是遇到這位老師,恐怕伊桑這一生就這樣完了,在遇到這位老師之前,他的童真、熱情與天賦已被世俗無情地壓制——對于校方與家長來說,分數與紀律遠比前者重要。太喜歡天真爛漫的伊桑了,就連他家附近的兩條大狗兒都和他像親密的朋友一樣。但是,當他的調皮、活潑和純真被校方和家長無情地剝奪后,他的眼神充滿著無助和惶恐,看到這的時候,不知道大家是否和我一樣感到心疼。
我想,每個孩子都是特別的,并非同樣的教育方式都適合所有的孩子,永遠不要將教育格式化!也永遠不要將自己的期望強加給孩子!更多時候,與其責罵和懲罰孩子,不如多給他(她)們一些鼓勵。另外,比起那些強調分數和強調紀律的世俗偏見來說,孩子們自身的健康(包括身體上的和心理上的)要重要得多!不要讓世俗的觀念摧殘了可愛的孩子們!
觀地球上的星星有感500字2
今天,老師給我們看了一部電影叫《地球上的星星》。《地球上的星星》這部電影的男主角是八歲的小男孩伊桑,一個充滿了奇思妙想的男孩。在他眼睛里,世界神秘可愛、充滿色彩,他喜歡天空、白云、飛鳥、河流、小魚,甚至可以津津有味地注視小水坑,欣賞它被人踩出的水紋和倒影。伊桑的哥哥尤汗顯然和他是兩個極端,尤汗成績優異,在成人以家庭作業、分數、整潔為標準的世界里尤汗無疑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老師眼中的好學生。
伊桑常常上課搗亂,然后他的家長被叫去學校,被老師一頓批。但他自己卻一點也不害臊。最后,他竟然逃學!還謊編請假條,讓哥哥尤汗來寫。成功后,又一個人在街上閑逛。最后被爸爸發現了,罵了一頓,直接把伊桑送進了技術學校。他剛剛進去,十分害怕,還好有班里成績最好的一個朋友和他一起玩。后來,來了一位代課老師,這位老師出場是十分怪異。穿著一身小丑的服裝,吹著我們中國傳統的笛,出場了。他十分可愛、善良、頑皮。伊桑在他的開導下,漸漸變好,學習成績也慢慢跟了上去。后來又展開了一次“畫畫比賽”。老師和伊桑的畫不相上下,但最后還是伊桑的畫,贏得了冠軍!開家長會的一天,伊桑的父母以為又要挨批了,結果迎來的是老師們對伊桑的贊揚。當場伊桑父母高興不已。
看了這一本電影,我知道了:一個人,不論有多差,只要你真心改過,就一定會成功!
觀地球上的星星有感500字3
觀《地球上的星星》有感并不是所有成功的人都是百分百的天才,即使后天智障,也擁有無窮的潛力等候挖掘。我們需要的不是否定,而是一個鼓勵的眼神。 ——題記
該電影的小主人公是個名叫伊桑的男孩。他口語困難,有著后天性的智障。他沒有流暢的思維,行為不能自控,生活無法自理,收到所有人的歧視。 原本快樂的他從此憂郁了,看到此時,我不禁感到心疼,他可是自由的小鳥啊!如今卻離生活越來越遠。于是他的母親把他送到一所寄宿學校。深不知伊桑每天面無表情,與周圍的一切格格不入。 后來一位美術老師找出了原因,并與家長溝通,理解了伊桑的內心,用一個畫展幫助了伊桑,并讓伊桑學會讀寫。他收到了肯定,找到了自信,又回到了以前的快樂!當我看到他飛奔向老師的懷中時,我感受到的是他以前不被理解的孤單被老師的真情所代替。
導致伊桑“憂郁”的大部分原因在于他的家庭,沒人融入他的世界,沒有人愿意坐下來和他溝通,他不斷受到否定,潛意識畫出一幅自己離家庭越來越遠的畫。
我想,在生活中,我們不該受到否定,也不能否定他人,每個人的潛力決不允許因為一個個否認而被埋沒!而父母、老師應該多關心孩子的內心,給予一定的鼓勵,不然一顆巨星也許會就此隕落。相信無論多“智障”的人,也一定會被溫情所打動。
觀地球上的星星有感600字1
看了這部電影的感覺,不僅詮釋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也詮釋了家長對待孩子的教育方式。在看電影的過程中,一度被感動到落淚。但最重要的是電影中老師的教學方式給我們敲響了警鐘,也為我們今后的教育事業指明了方向。
電影中的伊桑其實是個聰明的孩子,可是他有讀寫障礙,不管自己怎么努力,都不能改變這一狀況,當他被學校退學時,他的父母送他去了寄宿學校,我還記得他在大門口看著載著父母的車遠去而他久久不愿離去的場景,我想他的心里想的大概是爸爸媽媽把他拋棄了……在這所新的學校里,他被譏笑,挨罰,患上了自閉,也越來越沒有自信,連他最喜歡的畫畫都不在喜歡了。如果他的人生中沒有出現尼克老師,那么伊桑的未來也許就不會是快樂的少年了。他的父母固然愛他,可是卻不去找伊桑之所以差的原因……但是,他幸運地遇到了永不放棄的尼克老師,尼克老師用鼓勵和幫助讓伊桑重新找到了自信。(本文來自于范-文-先-生-網)其實,在我們的班里,也有這樣學習成績不理想,卻總是給老師和家長找麻煩的孩子,對于這樣的孩子,我們的教育方式呢?我們也許會打擊,會批評,也許從來沒有發現這些孩子在其他方面的天賦,而這個孩子正在等待我們去發掘。
尼克老師不僅細心,而且心思細膩,用畫畫的方式幫助伊桑找到了自信。當這樣的學生出現時我們應該去找找原因,從根源出發幫助孩子,孩子就像一棵小樹,只要我們勤施肥,勤松土,他總會茁壯成長。
對于我們來說,這部電影告訴我們,遇見這樣的孩子,需要耐心,細心,更需要我們和家長一起找出原因,解決原因。
觀地球上的星星有感600字2
有一些人,你只能看見他,卻不能感受他的心、他的念。而他們卻是一群在等待的、地球上的閃亮的星!
《地球上的星星》這部影片,講述了一位患有先天閱讀困難癥的八歲兒童伊桑,卻在父親、老師的誤會與責罵中一次次無奈地學習那些在他看來如蝌蚪般游動的文字。無數次的失敗讓他走入了自閉的陰影,看著他大而無助的眼睛,憂傷的臉龐、瘦小的身軀,真是令人心酸。終于,一位代課的美術老師尼庫姆巴的到來改變了他。尼庫姆巴用熱情點燃同學們的樂觀、自由;用行動教會孩子思考、夢想、想象。當他發現了伊桑的特別時,更是用盡心血以特殊的方式教導他、鼓勵他,發揚長處。最終,伊桑在繪畫大賽上一舉奪冠,并重新開朗起來……
伊桑無疑是不幸的。因為,他是一顆掉落在地球上,并被沙土掩埋起來的星星,還在種種踐踏下失去了光輝。然他一直在等待有那么一個人發現他,用關愛與鼓勵讓他找回光芒,重回天空。從而成為那夜里為人們指路照明的、最閃亮的星!伊桑等到了。尼庫姆巴老師用睿智、熱情的眼睛發現了他。關愛的心更是令他找到了了依靠、找回了自我!這看似容易,卻又何其困難?也許,在應試教育的指揮棒下,那寫不完的試卷及學習名次,將學生變成了一些讀書做題的“書生”。雖是完美卻千篇一律的答案也泯滅了無數學生的特性、天賦。如此缺乏靈性的成長我想并不是孩子們所需要的。而也只需多一份關愛、少一份壓制,便能成就一個七彩的童年,而創造世上一顆閃亮純潔的心!
同學們,多一些自信、陽光吧!老師們多一些關心、幫助吧!我堅信,快樂、幸福、創造就在眼前!
觀地球上的星星有感600字3
老師給我們推薦了一部印度兒童電影《地球上的星星》。這部電影很感人,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名9歲的小男孩伊桑的故事。
伊桑雖然學習很差,但是他的畫畫得非常好,想象力豐富。因為伊桑的成績太差,老師覺得他已經沒救了,爸爸實在沒有辦法,就把他送到了寄宿學校。到寄宿學校后,伊桑難過極了,一句話也不說,除了他的同位沒人愿意理他。直到有一天,美術老師拉姆來了,他發現伊桑有繪畫的天賦。拉姆老師從字母開始教伊桑,伊桑的學習慢慢有了進步,也有了自信。后來,伊桑在繪畫比賽中贏得了第一名,當老師同學看到他畫的那么好時,他們都目瞪口呆、非常驚訝。當我看著伊桑拿著獎狀,向拉姆老師跑去,伊桑流下了激動的眼淚。
這部電影給了我很大教育:
一、每個孩子都有他的特點,有些只是成績不好罷了,他或許在其它方面有特長,拉姆的與眾不同在于他教育小孩主張用愛去感化教育他們,他認為每個孩子都是落入人間的晨星,要去發掘每個孩子的天賦,不能用成績去衡量一個孩子的價值。
二、爸爸、媽媽你們也有過成績不好的經歷,為何要為難我們呢?我們何嘗不知那怎么也學不會的感受呢?有了問題,不要什么不做就只會埋怨,埋怨有用嗎?找到原因,選擇合適的方法,我們是會改變的。三、我們都是一顆會發光的星星,我多么希望老師和爸爸媽媽能關心、愛護、幫助每一個孩子,讓我們都能發出屬于自己的光彩。
孩子們如同地球上的星星,他們需要愛,更需要自由,陽光,有了這些才有能力去贏得殘酷的競爭和挑戰。讓我們放開對孩子的束縛,讓他們更好的去享受生活,成為閃著光芒的星星。
觀地球上的星星有感800字1
伊桑的想象力十分豐富,但是因為實在太能想象了,所以上課也總是被窗外的景物吸引,會天馬行空地想象,然而門門功課都很差……
出于無奈,父親把他送到寄宿學校,想通過更加嚴厲的方式來讓他進步。不過出乎意料的是伊桑在遭受了所謂的“更嚴厲的方式”之后,幼小的心靈受到了嚴重的打擊,變得自暴自棄,心灰意冷,甚至連他最喜歡的畫畫也不感興趣了。直到有一天,一位美術老師——尼庫巴遇見了他。他對于伊桑的表現十分關心,給了伊桑很多的鼓勵和深深的愛。讓我感受頗深的是那堂課,尼庫巴給同學們講的名人的故事,愛因斯坦、愛迪生、梵高、巴強……原來他們小時侯也是像伊桑一樣,在拼音方面,閱讀方面很差,被別人嘲笑,但是最終他們都走上了成功之路。這些故事無疑給心灰意冷的伊桑一劑強心劑,在老師不懈的努力下,伊桑打開了封閉已久的心,開朗、快樂起來,在一次繪畫比賽中,還獲得了第一名,打敗了老師尼庫巴,至此,所有的人都對伊桑刮目相看,父母也終于明白曾經對孩子的傷害,將伊桑重新接回了家。當伊桑和尼庫巴老師深情相擁的那一刻,我的淚水也滑落了……
伊桑有豐富的想象力,從他的畫中我們不難發現,但是父母卻忽視了這個優點,總是說他的缺點。對,伊桑的學習成績是很差,那是因為他的接受能力比同齡的孩子慢,在其他同學,都會朗讀文章時,伊桑的拼音都沒有掌握,這時候,家長,老師把他和同齡的孩子相比,自然就成了大家眼中的“差生”。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向尼庫巴老師學習,他說得對:孩子不是賽馬,更不是搖錢樹,應該讓他們成為小鳥展翅飛翔,不要讓他們背太重的負擔,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健康成長,快速進步。我的父母雖然平時不打我,但有時候心情不好,也會把我當成“出氣筒”。以后我教育自己的孩子,一定會用更有效的方法。
每一個孩子都是地球上的星星,每一顆星星都有自己獨特的光芒。
觀地球上的星星有感800字2
想寫它,卻一直沒有動筆,給自己找了多個不寫的理由,但還是沒法說服自己。
伊桑,一個患閱讀障礙的孩子,被老師鄙視,被父母冷漠,最后被尼克老師發現,才開始了他的正常的生命之旅。
在所羅門群島,原住居民想要毀掉樹林來種地,他們不是把樹砍倒,而是圍著樹聚集起來,憤怒、詛咒、謾罵,很快樹木就死掉了。
孩子也是,給他一個什么樣的期許他就會成長為什么樣的人。
故事就是故事,當你看到伊桑因被冷落而無助的眼神時,明明知道這一切都會過去,可還是不能接受眼前的殘酷,于是急于想知道孩子是怎樣被救治的,而導演卻只用一首歌曲的時長來完成主人公被救治的過程。
“每一個孩子都是特別的”,這是電影向我們傳達的主題,這不是和我們所說的“因材施教”相契合嗎?
想起這部影片的導演阿米爾汗主演的另一部片子,叫《三傻大鬧寶萊塢》,同樣講的是教育的話題,只不過前者是對兒童而后者是對大學中的成人。同樣教育題材的影片還有法國導演克里斯托弗的《放牛班的春天》,那些生活在池塘底的孩子就是一群特殊的被教育群體。
兩部反映教育問題的印度影片,如果說“影視是社會的傳達”的話,那么它向我們傳達的就是當前的印度教育現狀。可惜的是我沒有看到我們自己的這方面的影片,即使有教育題材的也多是歌頌老師的,就如《水鳳凰》、《一個都不能少》,——有的網頁上給它貼的是勵志的標簽。
看著伊桑被老師奚落很讓人心痛,在沒有尼克老師之前,他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小魚,色彩,圖畫,想象中的童話,爸爸的禮物,腳手架上工人滴下的涂料,這些都是伊桑的所愛;但是,時空、文字、符號、數字乃至運算、記憶統統離他那么遙遠,所以上課不好好聽、思想有問題、智力障礙就成了伊桑的標簽。
我們也在給孩子貼著標簽:優等生,學困生,中游學生;問題學生;以成績排出來的小組的1、2、3號。
讓他們自生自滅嗎?
尼克老師用繪畫打開了伊桑的心智,馬修老師用音樂喚醒了池塘底孩子的本性,三傻是用智慧在向權威的教育挑戰。而我們呢,我們用什么來面對孩子們?
記住那些地球上的星星們:愛因斯坦,畢加索,愛迪生,伊桑,還有尼克老師。
觀地球上的星星有感800字3
世界上有無數的孩子,其中也有些孩子智力低下,不過是金子總會發光的。一個孩子,他大大的眼睛,兩顆門牙十分大,他就是《地球上的星星》中的主角-伊桑。
伊桑是一個十分平常的男孩,并且他考試只考2,3分,這么一個孩子怎么辦?于是,他的父親便把他送進了寄宿學校,可還是一點變化都沒有,他還是經常挨罵,他的目光當時已經呆滯,就在他最悲傷的時候,尼庫姆巴老師的到來改變了伊桑的命運,他通過長期的觀察,發現了伊桑誦讀困難,于是便進行了家訪,發現了伊桑喜愛畫畫,于是他便請示校長,讓他做伊桑的補習老師,漸漸的,伊桑通過了點點滴滴的學習,在美術比賽上一鳴驚人,打敗了尼庫姆巴老師,學業有成,最后,他和尼庫姆巴老師緊緊地抱在一起。
是金子總有發光的時候的,伊桑,他也是塊金子,尼庫姆巴老師幫助他,他也發光,愛因斯坦也是這樣的,他曾經智力也十分低下,但是他提出的相對論竟震驚全世界,伊桑,原來只可以考幾分,而他卻在學期未成為了重點。我曾經也和伊桑一樣,一點兒也不自信,總覺得自己不如人家,有著一種自卑感,在家中,作業也十分拖拉,而好同學早早地就完成了,有時我的理解能力也比較差,很多的問題一直不懂,朋友叫我做的事,我總要停下來想上幾秒才去做,沒有很快,一聽見就去做,有時,我寫單詞也和伊桑一樣,每一個字母都有了,但是位置卻寫錯了,伊桑最后在美術比賽上獲得了勝利,這就是他的優點,這就是他的發光的地方,我也要和伊桑一樣,尋找自己的優點,讓自己也閃亮。
是塊金子總是發光的,我們要像伊桑一樣,找出自己的優點,挖掘自己的優點,讓它發光,讓自己成為天空上一顆明亮的星星!
觀地球上的星星有感1000字1
上周末,我觀看了一部印度電影“地球上的星星”,這部電影講述了印度一位小男孩伊翔上三年級時候的故事。“地球上的星星”又名“每一個孩子都是特別的”和“心中的小星星”。
小伊翔上三年級時學習成績特別差,考試總是零分,上課時也經常被老師批評、罰站,同學們也時常取笑他。每當伊翔犯錯誤時,他的爸爸都拳腳相加,幾次想把他送到管理嚴格的寄宿學校。而伊翔卻用調皮搗蛋來遮掩自己的孤獨與痛苦。
有一次伊翔因害怕老師吵而逃了課,還讓他的哥哥冒充家長幫他寫了請假條,誰料這件事情被爸爸發現了,忍無可忍,憤怒中將伊翔送到了離家很遠的寄宿學校。伊翔在寄宿學校比在普通學校的狀況還要慘,上課時稍一走神或者回答不上老師的提問,就被罰跪在教室外面。以前還調皮活潑、愛想象、愛畫畫的小伊翔,現在居然不言不語,自信心被完全毀滅了,連最愛的繪畫也不愿意畫了,終日悶悶不樂,憂郁獨處。
終于有一天,一位新的美術代課老師尼康,發現伊翔很不對勁,通過對伊翔作業出錯原因的分析,他明白了伊翔患有“讀寫障礙”癥,并去伊翔家進行家訪,發現了伊翔在繪畫方面的既有天賦。尼康老師針對伊翔的情況,親自教他語文、數學、英語,加強認知訓練,讓伊翔重新找回了自己還有快樂,學習成績也很快提高了。
在一次學校舉行的所有老師和學生都參加的特殊繪畫比賽上,伊翔以他超人的繪畫天賦贏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他的畫被刊登在學校的紀念冊封面。
學期結束了,伊翔的各科成績都及格了。伊翔的父母為他的巨大變化而感到萬分吃驚,得知是一位美術代課老師的功勞,感動得流下了眼淚。
看了這部電影,我明白了許多。我想每一個孩子都是特別的,就像是顆地球上獨一無二的小星星,是星星總會發光的!有些有某種認知障礙的人與我們平常人都生活在同一個世界上,他們其實并不笨,只是在某些方面存在障礙,但他們總會在其他方面被賦予另外一種新的能力,讓他們異于常人。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上帝在為你關上一扇門的時候同時也會為你開啟另一扇窗。所以,我們應該尊重、理解他們,他們和我們共同生活于一個地球上。尼康老師說:“五個手指,各有長短,可若缺一,那就不完整了。”如果每一個人都一樣,那么世界就不會五彩繽紛。
在我們周圍的所有人中,總會出現天才,是他們改變了世界的規則,因為他們用不同的眼光看世界。如愛因斯坦、華特、迪斯尼等,他們小的時候也都有認知障礙。他們與常人的想法不一樣,用不同的思維來想象這個世界,這使得他們成了贏家,驚艷了世界。
所以,我們不要歧視某方面有障礙的人,要關心他們,幫助他們,哪怕只是遞給他們一只手。
影片告訴我們的好像還不止這些,像我們這些正常的小孩,也會經常犯些錯誤、經常會調皮搗蛋、學習成績有時也會很不好,也請我們的家長和老師多些耐心,幫我們找出原因,幫我們走出低谷,幫我們樹立自信,讓我們快樂成長,讓我們真正成為地球上的星星,家長心目中的小星星......
祝福我們這些孩子們吧,讓我們每一孩子都是特別的吧!阿門!
觀地球上的星星有感1000字2
根據老師的推薦,我在家里觀看了一部印度兒童影片《地球上的星星》。這部影片很感人,讓我流下了感動的眼淚。
這部片子講述了一名9歲的小男孩伊桑的故事。伊桑雖然學習很差,但是他的畫畫得非常好,想象力豐富。上課時,他的注意力很不集中。因為他總喜歡觀察池塘里的小魚、樹上的小鳥、地上的小水坑他覺得這比上課有意思多了。可是伊桑的成績太差,老師覺得他已經沒救了,經常罰他站在門外,不讓他聽課。而同學們呢,也天天嘲笑他。爸爸實在沒有辦法,就把他送到了寄宿學校。到寄宿學校后,伊桑難過極了,一句話也不說,除了他的同位沒人愿意理他。直到有一天,美術老師拉姆來了,他發現伊桑有繪畫的天才。拉姆老師從字母開始教伊桑,伊桑的學習慢慢有了進步,也有了自信。后來,伊桑在繪畫比賽中贏得了第一名,當老師同學看到他畫的那么好時,他們都目瞪口呆、非常驚訝。當我看著伊桑拿著獎狀,向拉姆老師跑去,伊桑流下了激動的眼淚。
伊桑很幸運,因為他遇到了一位真正關心他、了解他的好老師——拉姆。拉姆老師用很多有趣的方法幫助伊桑學習讀寫。他們在沙堆里用手指寫字母、用彩色的橡皮泥捏成字母,拉姆老師還帶著伊桑到操場上,在臺階上跳來跳去地練習計算,就這樣,伊桑慢慢地對學習有了興趣,學習成績也有了很大進步。我一邊看,一邊想:拉姆老師用這種方法教學,太有趣了!
我不由想到了我的老師。說實話,有些課,我一上就想睡覺,真希望能早點下課;但也有一些課,老師上得妙趣橫生。如果世界上多幾位像拉姆一樣的好老師,把每一節課都上得生動有趣,讓同學們天天都開開心心,該多好呀!
這部影片給了我很大教育:一、每個孩子都有他的特點,有些只是成績不好罷了,他或許在其它方面有特長,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請不要戴著有色眼鏡看我們,更不能用顯微鏡去看我們的缺點,那不是刺激我們幼小的心靈嗎?拉姆的與眾不同在于他教育小孩主張用愛去感化教育他們,他認為每個孩子都是落入人間的晨星,要去發掘每個孩子的天賦,不能用成績去衡量一個孩子的價值。爸爸、媽媽們要用放大鏡去看孩子的優點,這樣孩子會得到鼓勵和幫助。二、爸爸、媽媽你們也有過成績不好的經歷,為何要為難我們呢?我們何嘗不知那怎么也學不會的感受呢?有了問題,不要什么不做就只會埋怨,埋怨有用嗎?找到原因,選擇合適的方法,我們是會改變的,爸爸、媽媽們應該相信這一點。還給我們一片藍天,帶走你們給我們的烏云,讓我們健康、快樂的成長。三、我們都是一顆會發光的星星,我多么希望老師和爸爸媽媽能關心、愛護、幫助每一個孩子,讓我們都能發出屬于自己的光彩。
觀地球上的星星有感1000字3
今天晚上,我花了差不多三個小時,看了江偉英教師工作室給我們推薦的教育電影——《地球上的星星》。
這是一部印度電影。講的是一個叫伊夏的男孩因為“讀寫障礙”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造成學習落后,也因此受到父母、老師、鄰居、伙伴的責怪、冷落、處罰等等負面的待遇。小男孩因此也自暴自棄,甚至出現了逃學等問題。他的爸爸媽媽不得不把他送到寄宿學校。在這里,開始,他也受到了以前同樣的問題,但是,正是一個代課的美術老師發現了他的問題,而這個老師以前也有類似的經歷,因此,他通過家訪、找校長、跟學生講故事等等,調動了孩子的積極性。同時也幫助他克服閱讀和書寫的困難。通過一系列的幫助,孩子慢慢開朗了。最后,老師通過精心設計的繪畫比賽,發揮孩子的特長,讓他獲得了人生中的一個大成功,他的畫成了學校紀念冊的封面。
我感悟最深的第一個道理是: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我們常常在尋找教育的方法,不論是老師還是家長都希望把孩子教好,但是,并不是每個家長和老師都能把孩子教好。于是乎,書店里,家教和學校教育的書賣得那么火。其實,我們常常在舍本逐末,丟了芝麻撿了西瓜。教育的真諦在于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我們只有愛孩子,愛學生,給他們更多的關心、更多的愛護,更多的寬容,更多的引導,那么,孩子在寬松的愛的氛圍自然會慢慢成長。對于后進的學生,或是孩子的缺點,我們往往出希望孩子好的角度出發,常常打著愛的旗號在傷害孩子,過多批評孩子,甚至是吹失毛求疵,但是,這樣會使我們的孩子產生逆反心理,把關系搞砸,教育的效果的就要打折扣了。
我感悟最深刻的第二個道理是:學習為什么不能像玩一樣有趣呢?你看,我們中國的教育,整天坐在教室里,聽著一節又一節的課,上著一天又一天的課文,而且40分鐘里還要求坐得端端正正,不能說悄悄話,不能做小動作,試問一下自己,就是換了你,難道你不會覺得辛苦嗎?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們的學生還有多少對學習真正有興趣,渴望著去學校,渴望著進課堂的呢?還有,每一天,老師都是拿著一本或幾本書,還是教學資料嚴肅地走進課堂,可是,國外,很多老師是帶著糖果走進課堂的,但我們中國不準,至少我們學校不提倡,說是會把地板搞臟,會引起學生買零食的毛病等等。想想影片中伊夏開始的遭遇,難道不是帶有很多我們中國人的影子嗎?為什么我們做老師的,不能像伊夏的代課老師那樣跟學生親,設計那么豐富有趣的課堂,而是每天死死板板地讓學生坐著聽,你站著講呢?這,難道不該引起我們的思考嗎?如果我們像伊夏的代課老師那樣用圖畫、用橡皮泥、用拼圖代替無趣常態的作業書寫;如果老師每天給學生一個微笑,一個擁抱,一個愛撫,學生還會不喜歡學習嗎?
電影的結尾,學友楊帆說:“我們教書的人,確實需要經常看看這樣的電影,讓我們工作多年來已有些麻木的神經被不斷地被碰撞,不斷地被喚醒。”我覺得很有道理,感謝江老師,感謝工作室的成員為我們推薦了這么好的電影。
每一個孩子都可能是未來的星星,需要我們這些教育工作者用你的愛心,你的責任,你的耐心,你的寬容去打造。讓我們共同托起明天的每一顆星星,讓他們在我們的庇護下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