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蛻變》觀后感_警示片蛻變觀后感
廉政教育片《蛻變》反映了大型國有企業領導干部從呼風喚雨的風云人物,走上嚴重違紀違法、腐敗墮落的犯罪道路。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蛻變》觀后感,希望大家喜歡!
《蛻變》觀后感篇1
根據辦事處紀委的部署和要求,為進一步促進我處第八個反腐倡廉宣傳教育月各項活動深入開展,赤馬港辦事處全體機關干部職工在五樓會議室集體收看了赤壁一臺播出的教育警示片《蛻變》。
《蛻變》是由省紀委、省監察廳攝制發行的,該片選取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黨組書記張中國,原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周文軒等5人以權謀私、接受賄賂的案件,揭露了這5個犯罪人物曾經的革命成長過程和比較輝煌的革命工作經歷,以及走向深淵的犯罪手段、受賄數額等情節。這是一部難能可貴的教育片,是集思想性、教育性于一體的反腐倡廉的好教材,通過橫向深入剖析他們蛻化變質的原因,使我們廣大黨員領導干部從中得出發人深省的警示。
一、必須保持清醒的政治頭腦,牢固樹立共產主義理想信念。
樹立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做人做事的根本。黨員領導干部只有堅定遠大的共產主義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才能在小事細節方面嚴格要求自己,才能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昂揚銳氣和浩然正氣。
二、必須嚴格遵守黨紀國法,切實規范自身行為。
俗話說:“小洞不補,大洞吃苦。小貪不治,必為大貪。”《蛻變》中張中國、周文軒等人墮入犯罪深淵的軌跡再一次向世人證明:一個人的蛻變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而量變絕大部分都是從放縱個人修養、無視黨紀國法開始的。因此,廣大黨員干部應深刻認識遵守黨紀國法的重要性,自覺地以黨的紀律和國家法律為自身行為的準繩,時刻約束自身行為,要切記“不以廉小而不為,不以貪小而為之”,防微杜漸,時刻警鐘長鳴!
三、必須加強權力監督機制,確保反腐倡廉出實效。
俗話說:“上梁不正下梁歪”。一個單位的“一把手”是整個單位的“領頭羊”,“一把手”的一言一行就是整個單位的“晴雨表”。從該警示教育片中我們不難了解到,張中國、周文軒他們這些黨員領導干部之所以落馬,其中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這也是我們平時很容易忽視的地方,就是這些落馬之人,他們都無一例外的是單位的“ 一把手”、“領頭羊”,是單位的最高決策者,是權力最大的人。在本單位,他們是“一把手”,一切都由他們說了算,這往往就導致了他們老是只記得監督別人,而自己卻游走在了權力監督之外。因此,我們必須進一步加強權力監督機制,嚴格執行黨內監督的各項制度,特別是要執行好領導干部述職述廉、民主評議、誡勉談話、經濟責任審計和質詢制、問責制等制度,嚴厲打擊并加大對各種違反制度和規定行為的查處力度,確保我黨反腐倡廉出實效。
《蛻變》觀后感篇2
《蛻變》以講述實際案例的方式,揭露了“一把手”從心態失衡到貪欲無度、從心存僥幸到無視法紀的沉淪軌跡,深刻剖析了他們走上犯罪道路的思想根源。對于教育廣大黨員干部拒腐防變、依法行政、執法為民具有很強的現實教育意義。
該片揭示他們三個腐敗蛻變,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起初走上領導崗位的時候,他們都能克已奉公,但在紛繁復雜的社會大染缸中,在各種利益訴求的社會變革中,在燈紅酒綠的相互吹捧中,漸漸的迷失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逐漸背離了組織原則,利用手中的“公權”找到了尋租的落腳點,打開了“一夜暴富”的欲望之門,從此走上了一條不歸之路。
人的欲望是個“無底洞”,在欲望面前,如果不知足和不能克制,最終一切愿望都可能落空。古往今來,一切貪官或走上斷頭臺,或身受牢獄之苦,之所以都不得善終,重要的一條就是不能“克己”,使貪欲如火般燎原,如水般滔天。歷史和現實的經驗教訓反復告訴我們:放縱自己的欲望,對名利的不知足終究逃脫不了悲情的結局。
正如《蛻變》這部專題片,從四個方面深刻揭示了這個道理。告誡我們每個手中掌控著“公權”黨員干部,時刻謹記被稱為“國之四維”的“禮、義、廉、恥”德育準則;時刻銘記“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古訓。
我們每個掌握“公權”的領導干部和共產黨員,要把握好幾個“度”,要堅守住從政的“四線”:警示一,官商交往須有節,領導干部要守住交友的警戒線;警示二,制度監督要到位,領導干部不能逾越制度的紅線;警示三,心存僥幸實自欺,領導干部不可觸碰黨紀國法的高壓線;警示四,拒腐防變當堅守,領導干部切勿逾越廉潔從政的底線。
孟德斯鳩曾經說過:任何掌握權力的人,都愛濫用權力,如果權力失去監督,不受制約,不能運行在“陽光”之下,必然會滋生腐敗,這是鐵的定律。所以,必須強化制度監督,確保權力運行在“陽光”之下,要實行懲防并舉,做到有腐必反、有貪必肅,有案必查、一查到底。
在十八屆中紀委二次全會上強調,要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范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要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來抓作風”的講話精神,始終緊繃廉潔從政,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做人民的公仆,做人民的勤務員這根弦。民間曾經流傳一句話“不查都是孔繁森,一查都是王寶森”,這句話當然有失偏頗,但也說明了現在民眾對我們的一些領導干部的失望。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這句古訓告訴我們領導干部、共產黨員是否清正是建設廉潔政治的基礎,政府是否清廉是建設廉潔政治的關鍵,政治是否清明是建設廉潔政治的核心。我們應當在反腐倡廉的建設中保持清醒,在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大局中不斷籌劃、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突出體現。
我們時刻堅守一顆廉潔的“平常之心”,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常棄非分之想,以“為政之道清似茶”和“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廉政準則去創造一番“非凡之業”。始終踐行中國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方針,全面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不斷開創我局的廉潔政治新局面。
《蛻變》觀后感篇3
4月22日,xx市公安局巡邏防控支隊組織全體隊員觀看了警示教育片《蛻變》,此片賦予了巡邏防控支隊隊員充足的“養份”,片中阿迪悔恨的淚水,就像寒凍的一根冰箭一下子觸到我們的內心深處,讓我們多了一份自信,少了一份膽怯;多了一份從容,少了一份羞澀。肩負頭頂國徽所賦予的內涵和責任,滿懷一種知恩圖報的赤子情懷,在今后的公安工作中,將繼續保持良好的心態,擺正學習者的位置,努力進行實踐探索。
阿迪,在自身人生觀扭曲的情況下,親手用自己的墮落將自己的前程斷送深淵;親自用自己的貪婪將自己的自由送進大獄;親自用自己的無知打碎了家人的期望,在人生一個嶄新的岔口,他選擇了“黑暗”,在金錢的誘惑下,他選擇了“享受”,思想上的放松最終讓他行為放縱,走向罪惡的深淵。一個過程,兩種人生。蛻變,本是可以在一個新的崗位蛻變的更優秀,身在燈紅酒綠的都市,面對日益復雜的執法環境,作為民警,我們要做的就是用阿迪作我們的鏡子,用堅定政治立場來蛻變,用我們的那份恪盡職守來蛻變,把持自己人身觀、價值觀的正確航向,牢記“人民公仆為人民”的宗旨,立足本職,讓我們這趟新鮮血液流遍公安事業的“全身”,滋長公安事業更強健的“體魄”!
反腐倡廉與己無關是一種非常有害的思想,必須充分認識到黨中央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重要性,以“千里之堤毀于蟻穴”的憂心對待自己的一思一念,以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態度對待自己的一言一行,以夙夜在公、寢食不安的姿態對待自己的一職一責。
其實每個人的工作都一樣,只要用心,用真心,有責任感,把老百姓的事當成自己事,什么事都能干好。對待群眾的態度和方法,是巡邏防控支隊隊員學習和提高的最大體會。就要盡全力把工作做得最好,以實際行動做好自己的工作同時,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工作步驟和方法,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自己的服務態度和服務成效如何,群眾最有發言權。簡單的幾句話,為我們以后的工作道路上點起了一盞明燈。
自覺接受監督,群眾的監督是一面鏡子,經常照一照,檢查一下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及時加以改正和糾正。一個人,一旦放松了警惕,失去了清醒,便埋下了墮落的種子,一旦有機會就不知懸崖勒馬。對自己的成長大有裨益是克服與己無關的思想,防微杜漸警鐘長鳴!憑自己的努力去實現對公安民警誓言的莊嚴承諾,用實際行動讓金盾永放光芒!
《蛻變》觀后感篇4
今天中午,偶然地看了電視劇《蛻變》,且連看了兩集,覺得還不錯,針砭現實,有一定的警世意義。其中,在國貿大廈的工地里,為錢而殺人并想攜巨額贓款潛逃卻不隨的罪犯李小路,與反貪處長高至明的一番對話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李小路看到高至明是氣急敗壞,大聲指責:“你真的錯了,你真的錯了,我不是一個見錢眼開的人,我是為了渝州,為了這做城市。這個國貿大廈,將來它會成為這座城市的地標,多少年后還有人在享用它!我這不是不是在為渝州人民造福嗎?我不是在做好事嗎?可是你憑什么要這樣逼我?”高至明則是臨危不懼,義正辭嚴,揭露他的虛偽、丑惡的本質:“我知道你在干什么。你是在拿國家的錢去建一座代表你個人理想的紀念碑,若干年后還要讓他人記得你李小路。……造福渝州人民?你知道這世上還有廉恥二字嗎?……你是在拿納稅人的錢滿足自己的野心,你這叫私欲膨脹……你可能有一點自己的理想,但你一次次突破道德和法律的底線……你把你個人的那點理想變成了血腥的殺戮。”幾句話說得李小路更是老羞成怒,“資本在原始積累時期,有哪個人的第一桶金不是沾滿鮮血的?”“既然我的錢沒有了,既然我的夢想破滅了,那么,就讓它成為你我的墳墓吧。”
李小路打著為人民造福的幌子大肆撈錢,其靈魂一點點地蛻變腐敗,注定,毀了自己也毀了家庭,注定,不是豎一座紀念碑,而是自掘墳墓。
電視上只有一個李小路,現實中卻有無數個李小路。李小路的心態、行為,就是無數個貪官的心態行為。
但落馬前,誰承認自己所做的一切是為了自己而與人民無關呢!誰又能看到自己面前巨大而黑暗的深淵呢!
我們的身邊一個個李小路還在前赴后繼!哎……
《蛻變》觀后感篇5
觀看了廉政教育片《蛻變》。警示片反映了大型國有企業領導干部從呼風喚雨的風云人物,走上嚴重違紀違法、腐敗墮落的犯罪道路。從曾經的企業功臣蛻變為人民的罪人,利用職務之便在公與私中選擇了私人利益,落得鋃鐺入獄的下場。觀看警示片后,我們就如何在各種誘惑面前把守好自己的廉潔關,堂堂正正的做事,清清白白的做人展開了討論,形成了如下結論:
1、加強自身修養,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樹立正確利益觀,增強拒腐防變能力。在市場經濟的形勢下,只有自覺地進行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改造,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提高自我約束能力,提高自我警醒能力,堅決抵制市場經濟條件下物欲橫流的誘惑,才能經受住各種考驗。
2、加強法律修養和職業道德修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都有自己的優 點和不足,我們應該學會修身養性,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3、在思想上筑起一道拒腐防變的防線,高度重視,時刻警惕腐敗墮落的思想侵蝕,以此規范警示自己,應始終保持清醒頭腦和高度警覺,遵紀守法,敢于接受各界的監督,要時刻警示自己戒除僥幸心理,保持頭腦清醒。
4、始終堅持執行黨的各項廉政建設規章制度。 這些腐敗份子的下場警示我們:在社會主義中國,法律面前沒有特殊公民,黨紀面前沒有特殊黨員。一個黨員干部,不管地位多高,權力多大,只要違法亂紀,終究逃不脫黨紀國法的嚴厲制裁,以身試法者必亡。原國家藥監局局長鄭莜萸因嚴重經濟犯罪被判死刑就能證明我黨對反腐敗的決心。通過警示教育,我深刻地認識到反腐倡廉的任務艱巨性,認識到建立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處和預防腐敗體系的緊迫性。因此,作為黨員,必須積極維護黨紀國法的嚴肅性,既用憲法和法律約束自己,也用黨章和黨的紀律規范自己,以實際行動帶動黨風和社會風氣的進一步好轉。特別要嚴格遵守廉潔自律的有關規定,耐得住清苦,管得住小節,擋得住誘惑,做一個清清白白的人。
5、廉潔自律,踏實工作。作為一名設計人員,雖然沒有什么權力,貪污受賄的機率不大,土壤和條件都不具備,但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應該時刻保持黨員的先進性,廉潔自律。以優秀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不貪圖小便宜,在思想上要求進步,反對貪圖享受,樹立正確的人身觀和事業觀,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體現出對事業的吃苦精神,獻身精神,通過自己在政治和業務技術方面的提高,踏踏實實工作,始終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以求真務實的精神,與時俱進的思想觀念,為增強黨的執政地位,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蛻變》以講述實際案例的方式,揭露了“一把手”從心態失衡到貪欲無度、 從心存僥幸到無視法紀的沉淪軌跡,深刻剖析了他們走上犯罪道路的思想根源。 對于教育廣大黨員干部拒腐防變、依法行政、執法為民具有很強的現實教育意義。
該片揭示他們三個腐敗蛻變,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起初走上領導崗位的時候,他們都能克已奉公,但在紛繁復雜的社會大染缸中,在各種利益訴求的社會變革中,在燈紅酒綠的相互吹捧中,漸漸的迷失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逐漸背離了組織原則,利用手中的“公權”找到了尋租的落腳點,打開了“一夜暴富”的欲望之門,從此走上了一條不歸之路。
人的欲望是個“無底洞”,在欲望面前,如果不知足和不能克制,最終一切愿望都可能落空。古往今來,一切貪官或走上斷頭臺,或身受牢獄之苦,之所以都不得善終,重要的一條就是不能“克己”,使貪欲如火般燎原,如水般滔天。歷史和現實的經驗教訓反復告訴我們:放縱自己的欲望,對名利的不知足終究逃脫不了悲情的結局。
正如《蛻變》這部專題片,從四個方面深刻揭示了這個道理。告誡我們每個手中掌控著“公權”黨員干部,時刻謹記被稱為“國之四維”的“禮、義、廉、恥”德育準則;時刻銘記“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古訓。
我們每個掌握“公權”的領導干部和共產黨員,要把握好幾個“度”,要堅守住從政的“四線”:警示一,官商交往須有節,領導干部要守住交友的警戒線;警示二,制度監督要到位,領導干部不能逾越制度的紅線;警示三,心存僥幸實自欺,領導干部不可觸碰黨紀國法的高壓線;警示四,拒腐防變當堅守,領導干部切勿逾越廉潔從政的底線。
孟德斯鳩曾經說過:任何掌握權力的人,都愛濫用權力,如果權力失去監督,不受制約,不能運行在“陽光”之下,必然會滋生腐敗,這是鐵的定律。所以,必須強化制度監督,確保權力運行在“陽光”之下,要實行懲防并舉,做到有腐必反、有貪必肅,有案必查、一查到底。
在十八屆中紀委二次全會上強調,要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范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要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
勁頭來抓作風”的講話精神,始終緊繃廉潔從政,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做人民的公仆,做人民的勤務員這根弦。民間曾經流傳一句話“不查都是孔繁森,一查都是王寶森”,這句話當然有失偏頗,但也說明了現在民眾對我們的一些領導干部的失望。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這句古訓告訴我們領導干部、共產黨員是否清正是建設廉潔政治的基礎,政府是否清廉是建設廉潔政治的關鍵,政治是否清明是建設廉潔政治的核心。我們應當在反腐倡廉的建設中保持清醒,在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大局中不斷籌劃、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突出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