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愛電影觀后感3篇
簡愛電影觀后感1
重溫經典電影《簡愛》,心情和兒時的記憶也隨著影片的主題音樂飄蕩在空氣中。電影的情節很簡單,一個經典的愛情故事,但男女主人公(洛切斯特和簡愛)身上體現出來的特質,讓我回味無窮。
洛切斯特:豪爽、高傲、敏感、重情、紳士風度。
簡愛:堅持、溫婉、禮貌、適度、同情心。
兩人的對白居然有很多我熟悉的語句,好象就是自己的心聲一樣,似曾相識的感覺,還不時能在兩人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記住了一句臺詞:“從兩個人的相愛中感受到了上帝的愛。”很有感覺,經典!
簡愛電影觀后感2
《簡愛》是一部經典作品,同它的作者夏洛蒂勃郞特一樣,有關傳奇的故事。這兩天重溫了1996年版本和20xx年版本的電影《簡愛》,再次體會著這部傳世名著帶給我們的感動與思考。
《簡愛》是具有最多版本的電影與電視的名著,據稱有20多個版本。我看完了兩個版本以后,感覺還是1996年這個版本最經典。畫面和故事情節設計的都很好。而20xx版本雖然畫面高清,但內容與1996版本多有雷同,其中個別情節感覺稍顯突兀。但兩個版本都讓我在簡愛回到羅切斯特的那個橋段流下了感動的淚水。
簡愛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的,有做人的尊嚴,有對命運的抗爭,也有對愛情的歌頌。給我們的啟示是,無論何時,我們都不能放棄對夢想的追逐,即使有再大的苦難和挫折,都要咬牙堅持。就像簡愛的作者一樣,無論別人怎么看待她的作品,卻始終堅持寫作,最終給我們留下了這樣一部偉大的作品。
看完電影,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有19世紀歐洲的場景,建筑,服飾,禮儀,尤其是女性的服飾中那個帽子,很有特點,我想應該是封建時代的產物吧。時代發展到今天,這些傳統的禮儀已經很少了,人們習慣了自由自在,越來越少顧及別人的感受,這是很危險的。
最后一點感受,偉大的作品源自偉大的生活,偉大的成功源于深刻的苦難。關于夏洛蒂三姐妹及其家庭,我們只能用辛酸之類的字眼來形容。正在在苦難的生活中成長起來的三姐妹,給我們留下了傳世的經典。同樣,剛剛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作家莫言,每一部名著都與其童年艱辛的農村經歷是密不可分的。反觀今天自己的孩子,生活安逸,衣食無憂,這一點反而讓人為其將來擔起心來。也許我們想的有點多余,但卻是在我們的教育過程中必須要注意的一點。
讓我們感謝夏洛蒂勃郞特為我們寫出了這樣的作品!
簡愛電影觀后感3
記得大學時選修了電影藝術史課程,記憶猶新的年輕講師,思想深邃、見解獨特。考試時寫了《簡愛》讀后感,與下面論文異曲同工。初中時看簡愛,看得熱淚盈眶,深深的被簡愛那人格魅力與精神世界的堅持所折服。也正是因為有了夏洛蒂.勃朗特的經典之作《簡愛》的啟蒙,我才開始了人格平等、獨立的追求之路。
《簡愛》是一本在我家放置多年的書。媽媽在她大學時代買下的,她曾輕描淡寫的給我講過書中的人物。當時因為年紀和心智未成熟的緣故,對她口中所說的“勇敢”“堅毅”“忠誠”等詞態度表現的很漠然,心里也并沒有打算去翻閱這本世人都在稱贊的世界名著(那個時候我自以為是的鉆研這所謂的邊緣文學..呵呵)。
后來,上了高中。不知不覺中竟被歐洲的古典文學深深吸引。細致的心理描寫,絲絲入扣的情節鋪陳,對于社會深入又敏感的描寫,人性的稱贊,貴族的華麗與陳腐,阿爾卑斯山在蒼穹中勾勒出的弧...這些都伴隨著我幼稚心靈的的蛻變和學會選擇去做正確的事,而不是僅僅是被這個社會的火箭速度牽著我的鼻子走。
我想著重談一談《簡愛》中關于愛情的描寫與立場。我欣賞簡這樣的一位女性,她有嚴格的道德約束能力,并且渴望與追求真愛。她不懼怕權貴,是因為她從沒有把權貴當作她的目標。在對羅切斯特先生的愛中,因為身份與地位的緣故,她躊躇過,應該說是有過巨大的心理爭斗。比如第一次羅切斯特先生對她推心置腹的交談后,她對自我感情的克制。她不斷提醒自己她只是他的一位忠誠的朋友,他很有可能只是一時心起才去找她傾訴的,再說他的脾性又是那樣的無償(當然,這只是簡當時對多切斯特先生做出的太具主觀色彩的評價)。 但是簡并不因此而自慚形穢,她是簡,她的自尊與自愛都是堅不可摧的。在社會群體中,她與羅切斯特先生的地位懸殊,可是在心靈上,他們又是那樣毋庸置疑的平等。更可以說,簡的心靈比當時大多的女性還要崇高和賦予個人人格魅力!
羅切斯特先生在對簡熱烈的愛和勇猛的騎士精神的推動下,終于向簡求婚了。簡不光是驚訝與喜悅,她還有理智。她深愛著羅切斯特先生,這愛是激烈的,是足以讓讓任何一個人的心戰起漣漪的。但這份愛絕對不草率和盲目,也并非青年人因一時的喜好而相愛。簡曾聽羅切斯特先生悔恨有懊惱的說起他曾經放蕩不羈的輕狂少年時期,那些放縱在肉欲與香檳的時光,說明他也是軟弱的,在他堅強的背后也需要一個支撐。這個支撐終于出現了,不用懷疑,那就是簡。
就在一切似乎都以幸福與喜悅的姿勢展開的時候。羅切斯特先生的一個重要的秘密被揭露了——他曾有一位妻子,并被一直關押在他的府邸中。這位妻子是一個形如怪獸,神經瘋狂,體形魁梧的女人。她的出現就是坦白清晰的把羅切斯特先生所有過往都擺在光天化日之下,這時的簡還能接受嗎?
簡選擇離開,離開了這位一生都是她最愛的人。這是他的道德與理智對愛情做下的決定。她不能擁有一份違背良心的愛。這時,她的獨立和自愛更加得到顯露。但是我們又要問,她的這種行為是否對羅切斯特先生來說太過殘忍?兩個人相愛就應該不離不棄?那是也正是羅切斯特最傷痛脆弱的時期,她這樣一走了之,是否太冷酷?是否讓過多的理智磨損了愛情? 這些問題,我希望得到不同人士的不同簡介。歡迎交流!
剛剛接到電話,大姑催我快到她家去吃飯。我也只好很不負責任的就此暫時收筆,以后再做更加詳細的個人評論。末尾,我想闡明一下我自己的觀點:現在的世界運轉很快,但是絕對不能去贊揚懦弱,屈服于物欲,在媒體大肆宣揚后要清醒的保持自己的價值觀。始終堅信好的愛情,愛情不分古典與現代,她是一種永恒的高貴與幸福。像簡,她留給我們的精神,是值得永遠贊頌的,而不是被時間可以沖垮的。
我們相信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