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黨偉業觀后感2500字_觀建黨偉業觀后感
《建黨偉業》敘述的事是從辛亥革命開始,一直演到中國共產黨成立,這之間的十年時間的事情。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帶給大家的關于電影《建黨偉業》的2500字觀后感心得,歡迎閱讀!
建黨偉業觀后感2500字篇1
《建黨偉業》從1911年辛亥革命講起一直到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這是中國近代史上最可歌可泣的一頁,幾乎參與其中的每個人,如毛澤東、孫中山、胡適、袁世凱等,我認為他們每個人的故事都可以單獨拍成一部電影,而卻要在短短二個小時內表達出來,所以我覺得有些人物形象不夠豐滿,但歷史事件述說著非常清楚。讓我看了熱血沸騰。
一開始說實話,我對《建黨偉業》沒有多大興趣,總覺得是部政治性很強的類似紀錄片之類的片子,但在看完之后,改變了這樣的想法。《建黨偉業》從辛亥革命開始,一直演到中國共產黨成立,這之間的十年時間,是中國歷史上非常重要的十年。十年里發生了許多值得大書特書、使國人永遠銘記的事情,涌現了許多名留青史的風云人物,武昌起義、清帝退位、二次革命、新文化運動、袁世凱稱帝、護國運動、張勛復辟、護法運動、巴黎和會、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成立等。這些國人耳熟能詳、如數家珍的歷史事件,曾使我們憤怒過,哀痛過,無奈過,彷徨過,興奮過,期待過。而今仍在我們的腦海里歷歷在目,記憶猶新。
整體上這部影片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真實再現了那段風云變幻、令人可歌可泣、中華民族在苦難中抗爭奮斗并逐漸進步的歷史。當見到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時,我們感到雀躍與自豪,對未來充滿期待。當宋教仁遇刺時,我們恨不得上前一槍崩了那個刺客。當袁世凱為了一己之私利,秘密接受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時,我們恨不得上去一腳把他踩扁在腳下。當張勛跪在溥儀腳下痛哭時,我們并不為他的愚忠而感動,反而為皇權思想在國人的意識里潛存而憂慮。當蔣介石扮成醫護人員刺殺光復會成員陶成章時,我們為革命黨內部派系斗爭的嚴重后果而擔憂。當陳獨秀、李大釗、胡適等人與辜鴻銘進行辯論時,我們可以看出新舊思想在當時高層知識分子中斗爭的嚴酷。當我們聽到中方代表顧維鈞拒絕在《凡爾賽和約》上簽字時說的那些話:“尊敬的各位代表:你們憑什么把中國的山東省送給日本?我很憤怒!中國人永遠不會忘記這沉痛的一天!”時,我們在憤怒的同時,又不得不深思“弱國無外交”、“落后就要挨打”的真諦。一個“送”字,一針見血。可是西方列強們萬萬不會想到,短短十幾年后,他們的這個盟友日本就不識好歹地恩將仇報起來,對包括他們在內的許多國家發動了戰爭,打亂了他們的計劃,打碎了他們的美夢,打破了他們的寧靜。青年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他們首先站起來,火燒趙家樓,在共產主義者的領導下,發動了一場聲勢浩大的足以改變中國歷史走向的“五四運動”,使中國歷史掀開了新的一頁。
張勛復辟后,陳獨秀怒斥道:“在共和國里當皇帝,這是對共和天大的諷刺!”
雖然辛亥革命之后出現的兩位皇帝在位時間都不長,但也可見皇權思想和奴性思想在當時的國人中還有很大的市場,甚至是根深蒂固。五四運動時,一聲聲“保衛主權”、“還我青島”鏗鏘有力,令人熱血沸騰,轟轟烈烈的場面足以感動讓人為之動容。當“二次革命”失敗后,見到在妻子宋慶齡面前長嘆的孫中山時,我們能感受到偉人的無奈與哀痛,也易使人聯想到偉人那傳揚千古的遺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當看到為了反袁而假意擁護袁世凱的蔡鍔時,我們為有這樣的同胞而高興,也嘆惜他為國為民拋下知己小鳳仙,舍己為人,更為他帶病出征而感動。當見到朱德在槍林彈雨中舍生忘死地拼殺時,我們能深切地感受到一代偉人為國為民的赤膽忠心。還有很多的場景讓人慷慨激昂,心中涌蕩很多想法,不吐不快。
光陰似箭,現在黨已經90歲了,從當年的“風腥血雨”到現在雨過天晴,又有誰能體會當時的艱辛歷程呢,只有親身經歷過才知道什么是苦,什么才是甜。當共產黨誕生的時候,就仿佛注定它以后的成功,看完《建國大業》才明白,當初黨的誕生,就是為現在的和平而建立,雖然現在已經沒有了戰爭,但我們依然不能忘記共產黨對我們的“恩賜”。電影雖然已經結束了,但我的內心被那個時代所震撼,被當時的青年為了理想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的精神所感動。我的腦海中始終閃現兩個詞——“青春”與“使命”。到底是什么催使我們的青年從容的面對打擊、傷害甚至死亡?我想,那一定是強烈的愛國感和高度的責任感。愛國讓我們感知責任,使命讓我們上下求索、不惜一切代價的尋求祖國富強、民主、自由之路。
無論在什么時代,我們青年人都希望能夠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那么究竟怎樣才能最大實現自己的價值呢?毫無疑問,那就是將自己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聯系在一起,投身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中。
當今世界,現代中國,我們青年的使命異常艱巨,祖國的未來在我們手中,振興中華任重而道遠。我們一定要增強歷史責任感和時代緊迫感,肩負起時代賦予我們的重要而光榮的使命,揮灑青春汗水,為祖國的明天而努力奮斗,譜寫新的華章。
今年我們迎來了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周年的紀念日,作為想要加入中國共產黨這一組織的積極分子,我們更應該熟知歷史,以學促用,以對國家和人民的高度責任感,提升認知和學習能力,為鑄就新輝煌做出貢獻!
建黨偉業觀后感2500字篇2
看完了《建國偉業》這部電影,覺得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是老一輩的革命家用鮮血換來的。我們更應該珍惜現在美好的一切。
整體而言,這部電影有很多閃光點,如群星閃耀、如細節精致,如將偉大領袖,革命元老都作為普通人的一面表現出來等。里面潤之對學生運動的點評、陳獨秀對工人同志的演講將我黨早期主要依靠發動學生和工人鬧革命表現的很到位。
北伐勝利后朱德總司令擁著蔡鍔將軍的那個鏡頭,還原這樣真實的歷史場面于觀眾面前這是前所未有的,朱德必竟是新中國總司令,而蔡鍔不過是一個舊中國的愛國軍官而已,在以失敗論英雄的中國,能夠還原一些真正的史實,對于中國的發展,實在是很有必要。而我此時望著一臉病容的少帥,不免內心潮濕,為了民族的利益,多少愛國志士拋家別子,恩斷紅顏。今天,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能傲立在世界的東方,很多如蔡將軍一樣的各民主黨派人士功不可沒。這才是真正的歷史,真正值得我們銘記的愛國志士。宋教仁遇刺臨死時跟他的好朋友托孤:家貧,老母望照顧。此時,我已是淚水盈盈。時年,他年僅31歲。
影片最讓我感動的是“五四運動”的宏大場面,那群年輕人為了國家民族救亡的吶喊 ,我被那個場面深深震撼了,甚至洶涌澎湃、熱血沸騰!同樣讓我肅然起敬和欽佩的是在共產國際的幫助下,全國各地的共產主義組織分別推薦代表奔赴上海召開會議,這13位平均年齡28歲,甚至最小的才18歲的青年才俊代表們懷抱著共同的理想和信仰冒著生命危險走在一起,他們在中華大地上共同締造了一個全新的政黨“中國共產黨”,從此中國革命進入了嶄新的歷史時期。從成立之初的幾十個黨員,就連召開個會議都要東躲西藏的政黨,誰又想到在20xx年后這個政黨卻成了新中國的執政黨,從此這個政黨帶領全中國人民走向民族獨立、國家富強,帶領中國人民戰勝一個又一個天災人禍,構建現在的安寧社會。
通過影片讓我重溫了那段歷史,再一次形象地認識到在當時混亂的舊中國無論是封建王朝還是北洋政府,無論是國民黨還是其他的民主黨派,無論是議會制、總統制還是君主立憲制都救不了風雨飄搖的舊中國。在那個英雄輩出地年代有無數的有志青年,無數地仁人志士在黑暗中探索思考著尋求救國的道路,當時俄國十月革命勝利的消息和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傳到了中國,有志青年和仁人志士們最終發現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也充分地印證了毛澤東曾說過的一句話:歷史選擇了中國共產黨,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
光陰似箭,中國共產黨已經90歲了,從當年的血雨腥風到現在的幸福安寧,這個黨經歷過無數次的成功失敗和苦難,對于歷史我們要正視他,無論對錯、是非,我們都要反思如果沒有這個政黨,中國是很難想象的。雖然現在已經沒有像那個年代一樣的政治格局和戰爭了,但仍然有局部戰爭的威脅,我們必須要感謝中國共產黨卓越的貢獻,永遠不能忘記中國共產黨的恩情!
很感謝這部影片給我帶來的激情!雖然我不是一名共產黨員,也從來沒有這個崇高的理想要加入哪個黨派,一向都是崇尚自由的我從這場歷史中重新汲取到精神力量的源泉,他們執著地信念喚醒了我一種久違了的青春的沖動,讓我對信仰和堅持的責任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從而激勵自己尋找青春的熱情和動力,重新讓我思考我的理想!當然時代不同了,理想也不同了,但是他們的那種熱情和精神同樣能激勵我不斷地為了我的理想前進。這不僅僅是一部歷史影片同樣是一部青年勵志手冊,希望在這個年代里有更多的青年人能夠來重溫這段青春、激情、奮斗、獻身的歷史。讓我們用一顆感恩的心共同祝愿中國共產黨90華誕生日快樂!
建黨偉業觀后感2500字篇3
<建黨偉業>是一部規模宏大的鴻篇巨制,也是一部感人 至深的好片。影片描寫了自1911年辛亥革命后到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這一階段的歷史風云和人物故事,展示了袁世凱稱帝、張勛復辟、護國運動、軍閥割據、五四運動、黨的第一次代表大會等歷史事件,以毛澤東、李大釗、陳獨秀、董必武、周恩來等第一批中國共產黨黨員為中心,講述了他們在危機四伏、風雨飄搖的舊時代赴湯蹈火、努力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精彩故事,真實地再現了一大批愛國仁人志士前赴后繼、救亡圖存的崇高精神。仁人志士勇敢擔當山河重任、獻身救國救民歷史使命的豪情壯志,愛國學生振臂高呼“外爭國權,內懲國賊”,咬破手指血書“還我青島”的英雄壯舉,洋溢著指點江山的愛國激情,讓人熱血沸騰。觀后,“感恩、責任、激情”三個詞語時刻在浮現在我的腦海,讓我對工作、生活有了全新的認識。
一用感恩對待生活。
在那個四分五裂、動蕩不安、血雨腥風的舊時代,面對三座大山的重重壓迫,像毛澤東、李大釗、周恩來等一大批知識分子和社會精英完全可憑自身的學識和能力,或者移居國外,或者不問世事,安心生活。然而為了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很多仁人志士離開了故鄉,拋妻別子,冒著殺身成仁的危險,毅然決然投身到尋找真理的行列,日夜在全國各地奔波忙碌;像朱德、蔡鍔等當時的愛國軍人斷然拒絕封建復辟勢力與軍閥勢力高官厚祿的收買,義無反顧地踏入尋求光明的時代洪流,做到了“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尋求光明的道路上,有多少人將生死置之度外?又有多少人拋頭顱,灑熱血?愛國人士蔡鍔為和袁世凱做堅決的斗爭,臨死前托付朋友:家貧,老母望照顧;最終獻身正義,遇刺身亡。正是有了大批獻身真理的愛國志士,在幾經周折中才找到了馬列主義真理,成立了中國共產黨,掀開了中國歷史嶄新的一頁,走進了科學發展的新時代。
今天,沒有連連不斷的炮聲,我們的生活、學習、工作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這一切都是無數志士和共產黨人艱苦奮斗的成果。作為新時代的我們,的確應該珍惜這來之不易的一切,以感恩的心對待生活。我們應當感恩黨,她為我們創造了和諧穩定的環境,培養我們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我們應該感恩銀行,她為我們提供了遮風避雨、養身立命的場所,搭建了實現人生價值的舞臺;我們應當感恩同事,是她們幫助我們排憂解難,與我們風雨同舟;我們應當感恩客戶,她們支持我們的事業蓬勃發展;我們應當感恩生。活中的挫折,她教會了我們像影片中的共產黨人一樣的勇敢面對挑戰。
二用責任對待工作。
影片中大批優秀的中華兒女,在沒有外界強制的條件下,自覺以拯救蕓蕓眾生于水火之中為己任,不惜冒著生命危險投身革命,承擔起救亡圖存的歷史重任。這種高度的社會責任感是值得我學習的。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歷史任務,不同的人也要擔負不同的責任,相對于那個鮮血淋漓的時代,我們的身上擔子實在太輕了,不外乎遵紀守法,干好工作,盡心盡力為銀行和社會做貢獻。作為一名銀行的員工,我想,我們首要的任務應當是自覺主動承擔起崗位責任,出色完成任務,做一名勤勉敬業的農行人。“細節決定成敗”,我想,要干好本職工作,就需要我們從小處入手,從完美做好每一件小事起步,用精心細致、一絲不茍的作風,高效完成每一項具體的任務,積小勝為大勝,逐步創造出色的業績,回報銀行的教育培養。我們雖然不能做影片中的為民族建功立業的英雄人物,卻可以做一名默默無聞的奉獻者,為銀行發展增光添彩;我們不能像偉人一樣擁有海洋一樣的寬廣胸懷,卻可以做一條涓涓細流,為孕育我們的土地捧上甘露;我們可以不考慮個人能力的大小,但必須要有一顆強烈的責任心和執著的奉獻心。
三用激情做事。
影片中所描繪的是一個災難深重的時代,也是一段激情燃燒的歲月。面臨種種艱難險阻,五四運動中大批愛國青年走上街頭,火燒趙家樓,懲罰賣國賊,為維護國權高聲吶喊。正是靠著一代人滿腔的熱血激情才孕育了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建立了開天辟地的豐功偉績。同樣道理,和諧社會的我們也需要用激情點燃理想,一往無前地做事,以陽光心態工作。在金融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每個員工遇到挫折在所難免,要承受一定的工作壓力也是很正常的現象,相對那個時代的愛國者,我們肩上的擔子和心理壓力微乎其微。因此,我們應當微笑面對人生的風風雨雨,把困難和磨難看做磨礪意志的機會,想盡千方百計戰勝各種考驗,勇往直前地開展工作。心態決定性格,性格決定成敗,我們應當像那些英雄人物一樣,永葆樂觀精神,永葆創業干事的激情,用一顆火熱之心參與工作。
總之,影片<建黨偉業>不僅讓我們了解黨一段光輝歷史,更能引發我們深深地思考。我想,最重要的是,我們應結合當今的時代背景和自身的崗位環境,以感恩之心對待生活,以責任之心對待工作,以火熱之心激情做事,盡最大努力為我行的發展貢獻一份熱血力量。這也許是對黨最好的報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