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輩的旗幟2019觀后感
20xx年是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于9月1日20:00播出大型公益節目《開學第一課》,主題為“先輩的旗幟”,主要為了弘揚長征精神。觀眾看完了,寫了很多觀后感。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先輩的旗幟20xx觀后感,希望你喜歡。
先輩的旗幟20xx觀后感篇一
每年的9月1日,除了精心準備自己的開學第一課,為孩子們新學期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心理基礎之外,我還特別盼望收看央視一套的《開學第一課》,汲取滿滿的正能量,開啟自己的新學期之旅。
百折不撓、令人敬佩的老紅軍戰士
記得當年教學《七根火柴》的時候,每每朗讀到無名戰士交出用生命保存的火柴,燃燒起熊熊的篝火,為戰士們帶來延續生命的溫暖的時候,我都會淚濕眼眶。今天,在央視的舞臺上,我看到了三位精神矍鑠的紅軍老兵。他們講述的故事那么動人,他們的精神值得我們永遠仰望。
99歲的胡正先爺爺,說到自己當年的兩個愿望,“一個是當紅軍,另外一個是為國家貢獻力量”,多么質樸感人的語言啊!這樣的信仰,不正是我們這一代人、下一代人最需要的嗎?當我們的心中裝著我們的民族,我們的國家的時候,做什么事情都會更有干勁的吧?因為,只有我們的國家強盛了,民族團結了,我們的生活才會越來越好,我們的未來才真的大有可為!
13歲當兵的梁老,講到自己的老政委楊朝禮烈士的時候,那種激動與敬仰之情,不是親身經歷其間的人,是無論如何都模仿不出來的。“他待我太好了!真的是相依為命,情同父子------”想一想,當年的小兵,是如何在父親般的政委帶領下一步步成長起來的?在那樣艱苦的環境之下,又該有多么堅強的意志,才能支撐著我們的梁老,一直想找到楊政委的孩子們,去看看他們,報答政委的恩情。其實,寫到這里,我的心里真的是無比激動的。很多人感慨,老一輩之間的革命情誼,是用生命來托付的絕對信任,是我們這一代人無法做到的。是的,我們有太多的想法,我們有太多的追求,我們還太在乎自己的得失,所以難以達到這樣的境界!可是,只要我們往前看,我們也一樣可以為了自己的國家,為了自己的事業,為了自己的國家而奮勇拼搏的啊!誰沒有愛國之心,誰不希望我們的國家更好,社會更清明呢?
現年104歲的秦華禮老人,雖然腿腳已然不靈便了,但是他的思路之清晰,講話水平之高,真的出乎我的意料。南京郵電大學校慶之際的長跑,就是在傳承老一輩走出長征的勝利之路,走出新中國的一片新天地的精神啊。老人講到當年在“三無學校”學習的經歷,難道對我們今天的孩子沒有一點點啟發嗎?老人說到當年為了記憶英語單詞,將單詞抄寫在重重的發報機上,讓后面的人能夠快速記住的方法,難道對今天的孩子們學習英語沒有一點點啟發嗎?假如我們都有克服一切困難的精神,我們肯定能夠戰勝學習生活中的種種障礙,最終實現我們的人生理想的。
耿飚將軍的女兒耿瑩講述的小故事,真的真實感人。“紅軍也是血肉之軀,他們也有喜怒哀樂------”是啊,長征的道路,是靠著紅軍戰士一步步走過來的,從30萬人到3萬人,這樣的數字對比,顯示的是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泣血故事——爬雪山,過草地,鉆密林,渡大河,一路上,紅軍戰士用犧牲鋪就了中國革命勝利的道路,帶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有什么理由不珍惜,有什么資格講條件啊!“遇到任何困難都要克服,大事小事一定要有個句號------”耿瑩老人的話言猶在耳,孩子們啊,老師希望你們是真正的在看《開學第一課》,也在思考吸收這些樸素而有深意的話語哦!
我們常常講“百折不撓”,但是我們從這些老紅軍身上所感受到的,才是真正的百折不撓啊——在人生中的每個階段,我們都會遇到挫折和困難,百折不撓,就是不被挫折輕易打倒,就是面對困難時不妥協、不退縮,不放棄。
航天員最可貴的堅持不懈精神
都知道航天員的訓練艱苦,也早就看過介紹航天員的專題片的。但是,今天現場圖片一展現出來,我的心里還是深深的被震撼了!那飛速旋轉的模擬訓練器具,看得我眼花繚亂。我連想都不敢想,如果自己真的進入艱苦的訓練場了,能不能堅持不去按那個按鈕?當年在太空生活過的航天員王亞平講述自己的選擇和堅持的時候,并沒有慷慨陳詞。她的話語那么溫婉,言辭那么可親。但是,她話語中的愛國情感,自豪驕傲之情,那么深的打動了我!
孩子們,聽完航天英雄王亞平女士的講述以后,你們會有什么樣的感受呢?于我而言,除了感動,收獲最大的就是——堅持不懈。在我們的學習生活當中,還真的需要大家在確定自己的目標以后,堅持不懈的去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呢。學生時代,我們的任務其實最簡單不過了,拋開一些不必要的雜念,做好自己的分內事情,你就能努力為自己的未來添磚加瓦了!讓我們謹記龍應臺女士的話語——“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讓我們學習航天英雄的精神,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為了我們未來的成就感與尊嚴,加油!
孩子們競賽活動中的表現給予我的思考
今天的《開學第一課》中,還有一個小小的競賽活動。以第二組的搭橋和飛度為例,我非常想談談我的感悟與思考。
當第一組的一個孩子在責怪隊友拖累整個組的進程的時候,主持人很巧妙的引導孩子,不能推諉指責自己的隊友,這一點做得相當的好。印象更深刻的是第二組的孩子們,一開始的搭橋特別順利,大家的冷靜狀態超乎我的想象。但是,眼看勝利在望的時候,那個心急的男孩一下子就把隊友的勞動成果給毀掉了。大家齊心協力,再次搭建起了自己的搭橋。在通過的時候,又有一個孩子心急火燎的跑,快到橋頭的時候,他一下子摔下去了-------雖然,這一組的同學最終以微弱的優勢取勝了,但是,從他們的表現中,我們還是可以這樣得到這樣一些啟示的:
做任何事情,都不要太心急!就像我們的學習生活,太想贏得大家的好評,太想獲得優良的成績,太想得到比賽的勝利-------都不會如愿以償!因為“太想”,你一定就像那個搭建最后一塊木板的孩子一樣,因為太急切而失敗。如果,我們能夠靜下心來,仔細一點走好每一步,那成功才真的在彼岸等著我們呢!
團結協作,才能互促共贏!現在的很多孩子,都是家里的“非常6+1”寶貝,在家里那是萬千寵愛集于一身的。原本這是好事的——有人愛的孩子,一般心理都健康,成長階段比較順暢。但是,如果因為家庭引導不到位,也可能養成自私自利的不好習慣的。當我們的孩子習慣說“就怪他”的時候,他們就不容易發現自己的問題,更遑論反躬自省的!所以,我真誠的希望,看過這一期節目的孩子們,都牢牢的記住,“團結協作,才能互促共贏”!
遇到困難不可怕,大不了從頭再來!昨天,今天,去其實都在做我的“開學第一課”。我發現,孩子們記憶最清楚的話語是“你可以長時間不學習,但是,學習的時候一定要專心致志”。各位,可千萬不要責怪我這個老師說得太離經叛道。其實,我們的孩子們有時候還真的需要放松呢。在他們成長的經歷當中,好像沒有什么困難——家長眼中哦!其實,孩子們成長過程中的蛻變是很痛苦的:身心發展的不平衡,閉鎖心理導致的不愿意交流,自我意識進一步覺醒的時候對身邊權威(家長和老師)的質疑------這些東西,在孩子們心里左沖右突,特別不容易被排解出去呢。今天,看了這兩組小隊員的活動以后,你們有沒有覺得,“一是的失利不算什么,只要冷靜下來,找出方法應對,真的可以從頭再來的”?纯吹诙犠詈笠粋同學將大家搭建的橋全部弄垮掉了,大家齊心協力趕緊搭建,最終還是贏得了比賽。就像女排的姑娘們,她們用最終的勝利,詮釋了“女排精神不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知道不會贏,也竭盡全力。是你一路雖走得搖搖晃晃,但站起來抖抖身上的塵土,依舊眼中堅定。”孩子們,我們也肯定可以自豪的說,“學習生活中的困難不可怕,我們可以憑借自己的努力,從頭再來的”。
小時候,我們經常聽大人念叨,“苦不苦,想想長征二萬五”。長大一些了,自己經歷的生活的磨難,知道人生的歷程是我們每個人必經的“長征”,需要我們付出更多的艱辛與努力。在我們共同暢想中國夢,期待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一特殊時期,我們真的應該接過先輩的旗幟,弘揚革命先輩的意志,傳承紅軍長征百折不撓的精神!
先輩的旗幟20xx觀后感篇二
這次節目共分為四個課堂。
第一堂課的主題是“信念不移”,邀請的是99歲的老紅軍胡正先老爺爺。胡正先爺爺是當年紅軍長征途中的一名通信兵。通信兵號稱“紅軍的千里眼和順風耳”,所以他們的工作非常重要。在一次和敵人的激戰中,胡爺爺為保護紅軍的軍事機密,硬是把密碼本吞吃了下去;而在過雪山時忍饑挨餓48天,卻依然要跟著大部隊走下去。胡爺爺說,他之所以能夠堅持下來,靠的就是對紅軍、對國家的堅定不移的信念。
第二堂課的主題是“勇往直前”。賀龍元帥的女兒賀捷生老奶奶為我們講述了她跟隨賀龍元帥打仗的故事。那個時候她還只是個襁褓中的小嬰兒,賀龍元帥就把她放在馬背上的搖籃里,但是在過江時,由于敵人從空中投下的炸彈把江水炸的都飛起來,馬兒受到了驚嚇,抬起前蹄,差點把搖籃掀翻。要不是有一位老紅軍及時把孩子抱住,真不知道后果會怎樣!經過這件事后,賀龍元帥就干脆把孩子包進的懷里,就像《三國演義》中的趙云一樣,抱著孩子去打仗。可是由于打仗時賀龍元帥太勇猛了,孩子給甩掉了都不知道,直到戰役結束后才發現孩子不見了,賀龍元帥頓時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好在傷員把孩子找到了。賀捷生老奶奶說,賀龍元帥打仗從來沒有害怕過,唯獨這次真得害怕了,因為他說,如果連自己的孩子都保護不了,還怎么保護我們的戰士、人民和國家?我認為賀龍元帥不只是一個非常勇敢的將領,還是一個勇敢而負責的爸爸!
嘉賓賀陵生講述了他的父親賀炳炎將軍的故事。賀炳炎被毛澤東主席稱為“唯一一個不用敬軍禮”的將軍。因為他當年在長征中,右臂被敵人的子彈擊碎。他以常人難以想象的毅力和勇敢,在沒有麻醉藥的情況下,讓士兵把自己的身體綁在木板上,嘴里完滿了毛巾,并讓醫生用普通老百姓家的木鋸子把自己的胳膊給鋸掉了,手術過程持續了兩小時十五分鐘呢!手術后,賀龍元帥還舉著他碎掉的骨頭對大家說:“這是賀炳炎的骨頭!這是紅軍的硬骨頭!”這個故事一下子讓我想到了關羽“刮骨療傷”的故事。想想看,這么大的手術不打麻藥會有多疼呢,我平時拔顆牙還要打麻藥,而且,打了藥還覺得特別難受、特別疼呢!我覺得的賀炳炎將軍像關羽一樣有著堅強的意志,讓我非常佩服!
先輩的旗幟20xx觀后感篇三
七十年煙雨同舟,憶往昔崢嶸歲月稠。彈指一揮間,歷史在廢墟中蜿蜒。立于贛江河畔,風清如水,秋明如鏡,心亂如麻:兩萬五千里,這究竟是怎樣的血肉長城?就像一位飽受滄桑的耄耋老者,凡塵不染心境,俗物不縈胸懷,經歷了短暫的驚艷,而后是長久的沉寂?墒牵谌A夏這個海納百川的版圖上,浮云總難遮望眼,黃沙吹進始現金,沒有浮塵的一時騷擾,怎能襯托出那墻壁的歷久彌堅!
這就是長征呵,萬里長征!千回百折,雄關漫道真如鐵,跨越萬水千山,歷盡千難萬險,用理想和信念、意志和力量、生命和鮮血譜寫了一部驚天動地的英雄史詩,在中國革命史上樹起了一座不朽的豐碑。沒有人懷疑過"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的險境,沒有人忘記過"天高云淡,望斷南飛雁"的惆悵,更沒有人淡忘了"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式的豪情!大雪覆蓋下的莽莽秦晉,千里冰封中的滔滔黃河,它們是否感知,那支經過長征錘煉的紅色勁旅,正奉命東渡黃河,挺進山西,向著抗日最前線疾進?
毛澤東說:人是要有點精神的。長征之路漫長而又曲折,15個省份、20多座巨大的山脈、30多條河流,這每一個數字都足以載入文明史冊。尤其是在長征的過程中,紅軍往往處在數倍于己的敵軍的追擊堵截中,平均3天就要發生一次激烈的大戰,而且平均每天還需急行軍50公里以上。試想一下,一天走近兩百里的山路,不論白晝,還有敵人。在這種情況下,一個人怎么能在一天內走這么遠的路呢?但是他們走到了,而且還打了勝仗,這是無爭的奇跡。
就是這么一批被稱作"流寇"、"赤匪"甚或"烏合之眾"的人,在樂此不疲的創造著歷史、改變著現實。在這些人當中,有著海外歸來的時代精英,有脫胎于舊軍閥中的高級將領,也有封建地主官僚階級的叛逆者,可是為了堅定的信仰和同一的理想,他們無一例外的拋棄了本該富足美滿的生活,艱難的開創著歷史的精神航道。方志敏曾經這樣表達過自己的心聲:"敵人只能砍下我們的頭顱,絕不能動搖我們的信仰!因為我們信仰的主義,乃是宇宙的真理!"
曾幾何時,紅軍“嗒嗒”的馬蹄聲在這里響起;曾幾何時,這里留下了紅軍深深的腳印;曾幾何時,這流偉紅軍可歌可泣的故事;曾幾何時,這里留下了紅軍長征的精神!這里是波濤洶涌的大渡河;這里是獨具天險的瀘定橋;這里是峰峰如劍,插入云霄的婁山關;這里是冰封雪蓋的夾金山;這里是中國的搖籃!
紅軍長征是歷史記錄上的第一次,是戰爭史上的奇跡。到底是什么使原本弱勢的紅軍沖破國民黨反動派的圍追堵截,使紅軍愿意拋頭顱灑熱血,使紅軍歷盡艱辛,克服險阻也最后走向勝利呢?信念,是千千萬萬紅軍心中永存讓人民翻身做主人,過幸福生活的信念!
為了這心中永存的信念,他們克服重重困難,浴血奮戰。正因為這心中永存的信念,才有了“紅軍不怕遠征難”的精神!正因為這心中永存的信念,紅軍才有了“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的英雄氣概!正因為這心中永存的信念,才有了“親人送水來解渴,軍民魚水一家人”的溫情!
信念支撐著紅軍由劣勢轉為優勢,支撐著紅軍走向了勝利。長征的勝利不是偶然的、暫時的,而是必然的、永恒的;仡櫄v史,歷史的一幕幕不禁重現在眼前。官渡之戰中曹操運用幾萬之眾大破袁紹十萬大軍;赤壁之戰中孫劉聯軍不過數萬兵將卻火燒赤壁,大破曹操八十三萬大軍;淝水之戰中謝石、謝玄率八萬之眾勇擊苻堅百萬雄師……然而這些只是憑軍事家的謀略,而且他們無法改變中國戰亂的歷史。唯有紅軍以數萬之眾在共產黨領導下,心中永存信念,出奇制勝沖破了蔣介石百萬軍隊的圍追堵截,走向長征的勝利!走向中國革命的勝利!
八十年前,長征途中,紅軍將士與天斗,與地斗,與敵人斗,斬關奪隘,搶險飛渡。雪山草地是紅軍長征中最為艱苦的歷程。“雪皚皚,野茫茫。高原寒,炊斷糧。”海拔4000多米的川康雪山,使成千上萬的紅軍戰士長眠于此;千里沼澤、連鳥獸都不能出沒的川西草地,吞噬了多少紅軍戰士的生命。“風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饑志越堅”。草根下掩埋著烈士的忠骨,雪山上聳立著勝利的曙光。
八十年前,會寧,經過兩年多的殊死征程,邁開雙腳,巧奪金沙江,飛奪瀘定橋,跨過了千里冰封的皚皚雪山,穿過了人跡罕至的茫茫草地,歷經千辛萬苦,縱橫馳騁10多個省,血戰近600多次,行程數萬里,終于勝利抵達陜甘蘇區,開創了中國革命的新歷程,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跡。這段可歌可泣的歷史已經一往不復,但一段段膾炙人口的長征故事流傳至今,為人傳頌,它們刻下了長征者鏗鏘的足音,矗立起長征者英勇的雕像;
喇叭聲仍咽,戰鼓聲猶響,馬蹄聲還鳴。時間不會磨平記憶的棱角,我們不會忘記這段歷史。
一段歲月,波瀾壯闊,刻骨銘心;一種精神,穿越歷史,輝映未來。一面旗幟引領一支隊伍,一種信念點燃一把火炬?车丁㈤L矛、梭鏢……用險象環生的大地作便箋;鐵銃、石雷、匣子槍……用八萬雙穿著草鞋的腳作畫筆。雪山、草地、饑餓、戰爭,紅星、火把、馬嘶、槍鳴……浩浩蕩蕩,逶迤向北。
歷史不可復制,歷史精神則在懷念中復活。是的,紅塵滾滾,那一彎歷史,盟動濤聲,人民怎能忘記?是的,千古塵音,那一段歲月,先烈們骨骼堆起的詩,世人怎能忘記?
空曠的歷史,仿佛在這首歌中,找到了高掛枝頭的碩果。仿佛智慧之燈,四射毅力的贊嘆和意志的高傲。它的旋律陡峭而無階梯,它的節拍斷續而多風險,每一音、每一符都是天空獨攬的勝景。
云還在舞,風還在唱,勝利的歡呼,已被歷史雕成壯美的風光。
長征,是中華民族一部最雄渾的交響樂,驚天地、泣鬼神、震山河、撼心靈。
這就是20xx年開學第一課,我們需要學習的精神,需要弘揚的志氣,英雄將永垂不朽。
先輩的旗幟20xx觀后感:長征精神的含義
在那烽火銷煙的革命歲月里,中國紅軍在共產黨的領導下,為了保存革命的實力,在逼不得已的革命緊張局勢下進行了艱苦卓絕的二萬五千里長征。
一九三四年十月,黨中央和紅一方面軍八萬人首先從江西瑞金出發,一九三五年一月,中央紅軍攻占貴州遵義,召開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領導組織,糾正了博古等人在軍事上和組織上的左傾主義路線。這次會議的召開在生死攸關的時刻,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在毛澤東、周恩來的指揮下,一九三五年十月,紅軍主力抵達陜北根據地。同時長征的還有鄂豫皖的紅四方面軍,一九三六年七月湘西的紅二方面軍也開始長征。一九三六年十月,中央紅軍與紅二、四方面軍在甘肅會寧勝利會師。
紅軍長征途中歷經的重大事件有:從中央革命根據地江西瑞金出發;紅軍召開遵義會議;紅軍四渡赤水;紅軍巧渡金沙江;紅軍飛奪瀘定橋;紅軍過雪山;紅軍過草地;紅軍三大主力歷經千難萬險完成了二萬五千里長征的革命征程,徹底粉碎了國民黨數十萬軍隊的圍追堵截。
紅軍長征的背景是在一九三三年十月,蔣介石在對中央根據地發動第五次“圍剿”,由于中共中央臨時負責人博古、李德等人的錯誤指揮,雖然紅軍英勇奮戰一年,付出重大傷亡,仍然沒能粉碎敵人的“圍剿”,在反“圍剿”失敗的情況下,中共中央被迫做出戰略轉移,明智決定紅軍長征。紅軍長征的勝利,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消滅紅軍的企圖,保存了黨和紅軍的基干力量,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表明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工農紅軍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
紅軍長征精神是: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百折不撓的民族精神的集中表現;是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堅定革命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必勝的精神;是為救國救民,不怕艱難險阻、不怕犧牲的精神;是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精神;是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是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斗的精神。
先輩的旗幟20xx觀后感:弘揚長征精神
讀過毛澤東的七律《長征》,心潮像起伏的波浪,腦海里不斷地回響著詩句“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我為自己的黨、自己的軍隊、自己的先輩、自己的人民和國家倍感無比驕傲和光榮,也被毛澤東、周恩來等一代天驕和成千上萬革命烈的革命氣概、前赴后繼、不屈不撓的革命精神所折服和感動。
從1934年10月16日紅軍在江西渡過于都河,直至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在陜北勝利會師,歷時兩年整,行程上萬里。我們暫且不說紅軍在這其間遭遇敵人的一次次圍、追、堵、截,單說走過的行程就足以讓世人矚目。據美國記者統計:紅軍一共爬過了18條山脈(其中5條終年冰雪覆蓋),渡過24條河流,經過12個省份,占領過62座城市,突破10個地方軍閥組織的包圍,平均每天行軍70華里……試想:一支大軍及它的輜重,要在地球上最險峻的地帶保持這樣的平均速度,這能說不是奇跡嗎?我的眼睛濕潤了,心兒早已飛到了那戰火紛飛的長征路——在看《長征》時,我高興、我悲戚、我感動、我流淚。
看到那湘江激戰、那四渡赤水、那搶渡烏江、那飛奪瀘定、那爬雪山、過草地、攻克臘子口,以及馬蹄聲急,見到那一個個倒下去的革命先烈,使我一次次流下了熱淚,那十盼紅軍的旋律在我耳邊不時回環,那千萬紅軍的身影不時在我腦中呈現,那前赴后繼、百折不撓的革命精神無時不在我心中回蕩。
紅軍長征的豐功偉績是千古唯獨,萬世無雙的,紅軍長征的壯烈和堅韌是驚天地、泣鬼神、是人神共仰的,紅軍長征的艱難困苦是凡人難以想象、難以理解的,紅軍長征的精神是舉世齊頌、萬國同歌、億民共贊的。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展示了中國工農紅軍的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無堅不摧的偉大天兵神威,翻開了中國共產黨從艱苦走向勝利,從幼年走向成熟的新一頁,宣告了趕走日本帝國主義、推翻蔣家王朝,中華民族不是東亞病夫,而是永遠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東方之子。
長征精神就是萬眾一心,團結拼搏的革命集體主義精神,在長征隊伍中,有年過半百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也有稚氣未脫的紅小鬼,有男同志,也有女同志,還有少數民族同志。在過草地,爬雪山時,扶老攜幼,生死相助,戰勝了無數困難完成了偉大的二萬五千里長征。我們新中國的少年兒童要繼承和發揚艱苦樸素的優良傳統,在生活上要養成儉樸的好習慣、好思想,把老一輩的艱苦樸素的好傳統保持下去。
作為21世紀的主人,我們應該學習紅軍戰士,讓他們的精神成為我們學習進步的動力,勤奮努力,刻苦鉆研,把學習當成一場沒有銷煙的戰斗。為了攻下科學的堡壘,我們要掌握科學文化知識,練就過硬的本領,做新世紀建設祖國的新一代“紅軍戰士”。
我們要永記長征精神,不忘今天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要接過前輩長征的火炬,背負起振興中華的眾人,讓偉大的長征精神代代相傳。紅軍的先烈們,你們安息吧!請放心,你們的血不會白流,我們一定會擔負起振興中華的神圣使命,讓我們的祖國的走向繁榮富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