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圖騰電影版觀后感_觀狼圖騰有感
《狼圖騰》是樸實無華的,讓·雅克·阿諾以最本真的形態展現了一場生動的環保與文化的宣講,引起我們的共鳴與反思。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狼圖騰電影版觀后感,希望能幫到大家!
狼圖騰電影版觀后感1
電影版《狼圖騰》正在院線火熱上映,出于大家對原小說的喜愛,律所于正月十五組織了大家觀影。通過此次觀影獲益良多,也有了些自己的心得體會。
未看影片時,讀到過評論家白燁對于小說《狼圖騰》的評價:“姜戎筆下的草原狼,是生物的狼,也是人文的狼;是現實的狼,也是歷史的狼。因之,這是一部狼的贊歌,也是一部狼的挽歌。”足見這部膾炙人口小說的魅力。
然而,小說與電影還是有很大差距,就其改編為電影難度之大令很多導演望而卻步。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法國導演讓•雅克•阿諾在拜讀法文版《狼圖騰》一半后即表示愿意接拍,并為此前后花費五年時間。
一部優秀的作品,才能成就一位優秀的導演,才能成就一位優秀的演員。
作為一部破6億票房的電影,雖不能完全證明電影本生但足以說明大眾對影片的認可。法國導演以其獨特的攝制技巧,成功的將蒙古草原狼化身為出色的演員,狼群合圍獵物的機智勇猛,面對被人類步步緊逼絕地復仇的人馬大戰,最終受人類剿殺滅亡的桀驁不馴,其對狼與狼性多角度立體性淋漓盡致的呈現,令那僅存文字的人狼傳奇,在光影間有了近乎真實的體驗。而演員馮紹峰在影片中也把陳陣這個角色詮釋的淋漓盡致,“一個理性和戰斗結合到一起,擁有思想魅力的熱血青年戰士。”并通過陳陣對小狼情感的脈絡,貫穿電影全局,彰顯影片主題。正是導演和演員的不懈努力成就了今天《狼圖騰》輝煌的電影票房和口碑。該影片在技術上讓我們大呼過癮的同時,在內容上同樣引起我們的反思。
面對現代社會的激烈競爭,我們該如何適應。
廣闊的草原危機四伏,狼群如果沒有相互協作的團隊精神和講求策略的進攻方法,是不會在草原上得以傲立千年。同樣,現代社會競爭激烈,要講求“抱團競爭”樹立狼性團隊。而作為一個團隊要齊心協力,伺機而動,只有像狼一樣機敏、勇敢,才能在市場競爭的大潮中勇上灘頭,傲然挺立。
為了生態,我們是否應該放慢腳步。
論及電影本身,我認為影片的主題是生態平衡。草原上黃羊吃草,狼吃黃羊,動物死后都化作草原的養料。本是草原的生態圈,三者相互平衡,不管哪部分多了或少了都會給草原帶來毀滅性的災難。影片詳細描述了由于人類偷光了狼儲存的食物“黃羊”,狼開始瘋狂的反撲,合圍軍馬,捕食羊圈里的羊。人們在遭受損失后才開始反思“我們不該偷光狼的黃羊”、“這是騰格里在報復我們”。確實,現實中我們也是在嘗到苦果之后才發現我們做錯了。近些年來的霧霾處處彌漫,不正是我們多年來對于環境的掠奪式開發模式下積累的產物嗎?柴靜的《蒼穹之下》,之所以引得網友們的熱議,正是在于她準確掌握了環境惡化的癥結——人類的肆無忌憚。我們在以工業發展程度衡量國家發展水平的同時忽略了賴以生存的環境,導致如今極端天氣頻發,各種癌癥疾病朝著低齡人群蔓延,曾經享受在人定勝天世界里的我們,漸漸感到生存的危機。當影片描述“從東邊來的蒙古人,開發盡了蒙古最后一片草原”,這一情節時,相信大家都會唏噓不已。影片中,草原文明和現代文明相互碰撞,面對日漸脆弱的草原生態,竟感覺如此無力。我們不由得反思在擁有發達的科技之后卻保護不了自身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不過,這也正折射出轉型期中國一系列社會矛盾的根源:盲目追求發展,追求經濟效益。我想,是時候放慢腳步反思一下,我們的環境還能否承擔起高速增長GDP的折騰。
面對文明的碰撞,我們該如何抉擇。
本片中,狼圖騰僅僅是一個代表,其展現的恰好是進入現代社會后,人類在社會性和自然性之間的選擇,或者說,圖騰已然成為這兩者分裂的見證。影片中將狼群和人群的活動對立,激發矛盾的同時,讓人更容易看清野性與文明的碰撞。草原上的狼,懂得遵循著大自然的平衡法則,只索取自己所需要的,不到萬不得已不會去干擾另外的組群。而作為萬物靈長,人類總是自詡文明,是進步的,認為眼中的萬物都應為自己所驅使,而這恰恰反映出另一種落后的意識——貪婪。當那個蒙古族小伙因為想得到收音機,將大雪湖的位置透露的時候,他的內心流露的是欲望;當公社的人將湖中所有的黃羊都拉走的時候,他們眼中的激動,是貪婪;當一片本不適宜被耕種的土地被搶占的時候,他們心中的欣喜,是霸占……這一切,看似是所謂的文明,實則是赤裸的野性。人類在用卑劣的方式滿足自己的欲求而毫無顧忌。發動機的轟鳴響徹草原,在人們歡欣鼓舞時,可曾聽見草原那撕心裂肺的嚎叫?不能因為草原文明古老、難以理解,而貼上落后的標簽;也不能因為現代文明的興盛,而不留余地處處烙上現代文明的印記。草原中的信仰和圖騰崇拜遠比我們想象中深奧的多,所以請還草原以自由,給心靈以慰藉。
《狼圖騰》是樸實無華的,讓·雅克·阿諾以最本真的形態展現了一場生動的環保與文化的宣講,引起我們的共鳴與反思。不僅關乎狼,也關乎我們自身,關乎我們的精神世界。
狼圖騰電影版觀后感2
沒有讀過狼圖騰這本書,但是多年以前這本書就曾讓不計其數的讀者為之瘋狂,沒有讀過的人是不可能理解他的魅力。
今天,我看了狼圖騰電影版,我從一個演員的角度來分析一下這個片子給我帶來的點點……首先我不得不說,這部電影對狼的描寫已經超乎我的想象,狼眼神中的憤怒也好;哀怨也好;恐懼也好都有很栩栩如生的體現
電影告訴我們人與狼群、食草動物與狼群之間平衡的食物鏈關系。但是蒙古族人長久以來靠經驗保持的平衡生物鏈卻被外來幫助開發蒙古這片土地的人們破壞。人總是貪婪的……不僅僅從狼身上找到商機,還從聰明的狼捕食成果找到了商機! 以前總認為狼無論對人還是對于食物鏈低端的動物來說 都代表著兇殘,代表著危險。可這個電影讓我真正知道狼的智慧,它們有組織有紀律,團結一致,忍耐力極強,勇敢好戰,拒絕施舍,有尊嚴。這讓我對狼刮目相看,我總期盼影片里會有人與狼之間微妙又溫情的場面出現,這種描寫少之又少。我相信這本書一定非常引人入勝,電影無法在兩個小時內完全體現,總希望把書里的精華全部保留,但是在電影中體現就會造成有些地方過于粗糙。比如電影剛開始,陳陣第一次遇到狼群的場面過于倉促,如果在前面
鋪墊一些陳陣對于狼的好奇,還有狼的值得人去探索的特質,那么當陳陣第一次遇到狼群并且深深被狼所吸引的時候,與狼之間微妙的攻擊欲直到最后 的放棄攻擊,而不是僅僅靠鐵撞擊才逃跑的狼那樣簡單,才會讓觀眾有種理所當然。再比如陳陣對于養小狼崽的渴望還有契機不是很巧妙,在命令大家甩狼崽行動,而且沒有描寫陳陣對于這種行為的態度,因此在后面保護狼崽就少了些力度!再有,最后放走自己的小狼的方式過于草率,我認為最能表現人與狼之間長久接觸的感情的時候,就這么輕描淡寫的過了!另外,包順貴說陳陣是養狼專家,可以跟著一起打狼,但在影片過程中陳陣對于養狼的經驗沒有過多體現,相反總是被自己的小狼傷害。還有就是竇驍這個角色略顯單薄,整個電影中完全成為可有可無的角色,如果他從對于陳陣養狼的不支持到最后的冒死相助,也許人物還可以豐富一些。
盡管如此,這個電影的驚喜多于遺憾,首先就是馮紹峰可以拜托偶像包袱演戲就是個大突破!幾位蒙古族演員演的非常值得稱贊!!讓我對蒙古族人民的血性還有生存之道有了敬佩之情!另外,聽說劇組為了還原小說里狼的真情實感,堅持不用特效,全部用真狼來表演,這些狼都是加拿大馴狼師幫助成年狼孕育狼崽開始,一點點從小養到大花費了幾年的時間。精心挑選了十幾匹愿意配合人的狼演員們!能夠馴服狼的野性已是難事,能夠把它們的情感拍攝出來更加不易!!!我真心敬佩為電影付出的人們,值得大家一看!
狼圖騰電影版觀后感3
狼,有人認為它是一種貪婪、自私、兇狠的壞蛋。卻也有人視狼為神,向往狼的自由,尊敬它的智慧、頑強和尊嚴。在看完這部電影以后,我對狼有了不同的看法。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北京知青陳陣和朋友楊克去內蒙古邊境插隊。在狼對陳陣的吸引下,與狼結下了不解之緣。他鉆過掏過狼崽、養過小狼,與狼戰斗過,也與狼纏綿過。并與他親愛的小狼共同經歷了很多事。
在觀看中,我發現,狼是智慧的。這一點在草原狼捕殺獵物的時候體現的淋漓盡致,它們的每一次進攻都堪稱經典.它們不打無準備之仗,踩點、埋伏、攻擊、打圍、堵截,組織嚴密,很有章法.好像在實踐孫子兵法,‘多算勝,少算不勝’.在狼與人的爭斗中,這種智慧也隨處可見.為了不使狼群暴露,獨處而被人發現的狼,往往逃向與狼群相反的方向.犧牲自己,保全群體.這絕非聰明,而是智慧。
狼是勇敢的。狼從來都不畏懼死亡.它們為了沖垮馬群,不惜犧牲老弱的狼去撕扯馬肚皮,與馬同歸于盡.與群狗的爭斗中狼也是前赴后繼,即便是戰斗到最后一條也毫不畏懼.在那片草原上它們是實實在在的王者,誰與爭風。
狼是團結的。它們很少各自為戰,所有的行動都是在狼王的統一調度下進行.只要狼王一聲令下,群狼便會排山倒海,勇不可擋.即使是它們被牧民和獵狗圍困,四面楚歌,它們依然鎮定自若,陣形不亂。
在草原上,人成為了狼的學生,從他們那學來了智慧、團結和勇敢
狼圖騰電影版觀后感4
姜戎的《狼圖騰》于我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至今我還能回想起第一次伴著馬頭琴體驗這個故事的那段時間,想想已經是好多年前的事情了,而為了觀看這部電影,也已經等待7年了,帶著擔心,帶著期待,當得知是讓雅克導演指導,那份期待更加的濃烈。
我一直向往著去看看騰格里的天空,一直向往去看看壯闊的草原,無奈多次失之交臂;盡管體驗過巍峨的雪山,俊秀的寶嶺,看過蔚藍的大海,蕩漾過平靜的湖泊,但是草原,卻一直心向往之,從未涉足。對于狼,那種癡迷顯得更加的深刻,而這種癡迷的起源,正是《狼圖騰》的故事,然而更深的感受,是來自自己在很小的時候,陰錯陽差的被狼救過一命,所以當我看到狼王留陳陣一命,最后陳陣留狼王尊嚴的時候,那曾在腦海深處的記憶又一次被喚醒,那種難以言喻的觸動很真和震撼,若不是親身體驗,不會感悟的如此之深,在那一刻淚流不住。
這是一部誠意的作品,從月亮升起的時候,我的眼淚就開始不由的在眼眶里面打轉轉。在最后結束的時候,旁邊作為的男孩問女孩“感動嗎”,雖然女孩輕描淡寫的說“挺好看的”,但是就我自身而言,不僅僅能用“挺好看的”來形容。如今電腦特技,3D效果泛濫的電影時代,能看到這樣一部震撼人心的作品實屬罕見了。可能我們會為聚眾的種種抱不平,雖然我們知道我們無能為力,雖然今天的我們看他們那時代的思維方式覺得可笑,雖然我們看到那慘烈的狼馬之戰感到同情,那僅僅因為我們是局外人,局外人看世界,只有感情泛濫和理性分析交雜的事不關己,而真正的局內人,卻有著更加復雜的情感從而不可言喻。《狼圖騰》的制作團隊就是這樣的局外人,帶著一份恭敬心去用自己的理解復述這個故事,若真是局內人,可能出來的效果就會帶著太主觀的感情色彩了。
最近一次讀《狼圖騰》的時候是該片首映式的那一天,我一直以為自己因為工作的原因趕不上看這部電影而感到失落,因緣巧合的在這個百無聊賴的日子邂逅了這個熒幕講述的樸實故事,這是一種感激的落差,也是一種渴望的回復。現在,剛走出電影院的我決定在咖啡廳里寫下這篇觀后感。
或許是因為自己心境的不同了,再次體悟了《狼圖騰》后,我的心情更加的清明了些。從一開始眼淚打轉,全身雞皮疙瘩到最后完全無法言喻形容,只是感觸的看著陳陣看著騰格里那一剎那跟隨一起微笑。時過進遷,最終要回到原點,繁華紅塵,最終歸于平靜,然而希望總是會被命運巧妙的安排,作為如此幼稚和目光短淺的我們,只能自嘲的笑笑罷了。
前幾天聽到了幾個同桌吃飯的客人談論起宗教,若是以前的我可能會爭論不休,而如今的我,只是靜靜地聽著,笑笑,然后感嘆我們何其幼稚不堪。路太長,命運安排太巧妙,世界的變化人類永遠掌控不了,若一味的在乎這太多,爭論太多,其結果只不過給我們短淺的目光找一個自圓其說的借口罷了。而在這部電影里,那種渺小的感覺更加的突出,原來,我們能做的很多,卻只是滄海一粟,微不足道,因為放眼世界,只是在一切繁華過盡后淡然一笑,心成長了,自然千秋,卻還是按照它的方式在運轉。
《狼圖騰》,我無法忘卻這個魔力般的故事帶給我的震撼,也無法太具體的去形容這部電影帶個我的震撼,無論是從電影手法,色彩構造,演員訓練,機位掌控,只是一份恭敬之心,就依然讓他成為了一部佳作。試問如今的電影,帶著這份對自然,傳統,信仰的恭敬之心,還存在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