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的觀后感范文:《我的小學老師》觀后感
教師節的觀后感范文:《我的小學老師》觀后感
微電影《我的小學老師》,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名小學女教師何彥麗的故事,她也是一名普通的老師,為了山里的孩子們的一絲不茍兢兢業業的精神讓我深深地感動著
她的丈夫不止一次勸她回北京更好的照顧自己孩子,可當她真的要離開的那剎那,此時的我心里也矛盾極了,如果老師走了亮子他們怎么辦?可是她不走,他的兒子誰來照顧?我不禁想到了我,我有明亮的眼睛,可以看到五彩繽紛的世界,我有爸爸媽媽每天在身邊陪伴,可是何老師的兒子卻每周才能見到他的媽媽!該是怎樣的心情啊!
何老師最終還是選擇了留了下來,放棄了她回北京優越的生活和工作環境。從此何老師帶著小兒子與丈夫兩地分居,借助星期天和寒暑假長期奔波于元氏和北京之間。
她舍不得她的學生們,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媽媽說換成是她一定會先選擇回去照顧自己的孩子的。可是何老師卻做到了普通人所不能做的!用“偉大”來形容何老師一點都不為過!包括我的老師……我想到了老師聲音嘶啞的在課堂上為我們講課;想到了老師的孩子在發高燒時老師依然在教室里為同學們輔導……想到了太多太多,而感激之情也自然由心底而生。在不為人知的角落,許多平凡、真誠的人和事值得尊重、值得紀念。
我要向我們可親又可愛的老師們致敬,感謝他們用他們的心血與汗水,滋潤著我們的心田。
電影講述的是1963年夏天,主人公陳玉由于出生的原因,來到遠離家鄉,遠離初戀愛人,遠離師范學校的老師,來到大山深處的月亮灣小學教書,從而開始了他坎坷的教師生涯的故事。陳玉幾十年的職業生涯,他的一生全部奉獻給月亮灣這個貧困的山區,從最初的從一名風華正茂的青年到一名白發蒼蒼的老頭,他一生都在勤勤懇懇做一件事情:教育好自己的學生,平凡的一生無聲地演繹了德高為師,身正為范的經典。
電影情節感人至深,讓我再一次被鄉村教師的偉大所感動!
感動之一是奉獻精神:
經歷過大躍進、文化大革命時代的變遷,感動的是陳玉永遠不變的奉獻的心,他的那份堅持,對學生的愛,幾十年如一日。因為對學生的愛,他遭受到不少迫害,失去了回城的機會,失去了愛情,也使自己這一輩子生活在月亮灣。陳玉那種為孩子的付出,堅守教師崗位,甘于平凡的精神深深的鞭策著我。回憶我支教于呂梁市離石區江陰高級中學的一年,對甘于平凡的奉獻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支教一年,“牢記使命,不負重托”八個字時刻掛在心頭,孤獨、寂寞的精神煎熬、氣候飲食的不適、超強的工作壓力都能頂過去,靠的就是奉獻精神。
奉獻精神需要發揚光大,可如今在商品經濟大潮沖擊下,奉獻一詞已被嗤之以鼻,人們追求的是效率與金錢,我認為要大力弘揚奉獻精神關鍵要有一支帶頭的核心力量,沒有這支力量奉獻精神將越來越被窒息。這支核心力量就是學校的領導,他們如果能帶頭講奉獻,奉獻精神才能發揚光大。
感動之二是敬業精神:
主人公陳玉是個治學嚴謹,不被世俗所同化的優秀教師。在80年代,當陳玉已經是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時,但陳玉卻說“我按照教學大綱上課,有錯嗎”。在升學的壓力面前,能頂住壓力讓學生全面接受教育的老師并不多,更不要說是老年教師了。正是由于他的這種執著,(讀后感 )他的一個學生成了歌唱家。
在二十多年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對自己一直堅守著勤懇做事的風格。堅守著敬業愛崗的精神無怨無悔。支教呂梁山區的一年,我堅持“育人先育心,傳道先融情”的教育理念,以辛勤的汗水和踏實工作順利地完成了學校布置的各項任務。
敬業精神來自于優秀的職業道德,敬業精神在物質生活大大改善的當今社會也是被唾棄的,要提升敬業精神關鍵要有一支帶頭的核心力量。這支核心力量還是學校的領導。
感動之三是為人師表:
德高為師,身正為范就是要身先示范、以愛感人,二十多年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一直堅持這個理念,特別是支教呂梁山區的一年,要求同學做到的,我自己首先做到,晨練跑操我第一個到達集合地點,掃地拖地我給同學做示范,早讀課晚自習我第一個到教室,晚自習坐班鉆研業務,用專注投入來感染同學,我特別注意用道德行為引導學生:以愛心感人、以關心動人、以尊重敬人、真誠的表達、及時的交流、善意的聆聽、心與心的溝通、誠實守信,言傳身教。我經常找學生談心,勵志電影學生遇到什么困難,能解決的盡量幫助他們解決。我資助過班里貧困的孩子,多次給學生們加餐,多次給患病同學送藥,學生不準帶手機,與家里聯系基本上用我的電話,每天中午和晚上深入班級和宿舍,不失時機的盡到管理和教育的職責,冬天男生睡相差,經常幫學生蓋好被子,防止著涼。 有時,為了送急病的學生到醫院就診,飯都顧不上吃。
也許在這個社會,像陳玉這樣的老師只是極少的。有人說,山村教師,依山而立,雄壯的骨骼挺拔如松,高潔的靈魂燦爛似霞,從燭光中走出不倦的身影,在陽光下撐起一片知識的綠蔭;一群燦爛的文字跋山涉水,穿透堅硬的黑板,走過殘喘的桌椅,破舊的教室,大面積攻占貧瘠與愚昧的堡壘。
在這部影片中,我們處處都能看到鄉村教育的落后,這也反映出鄉村教育和教師需要關注與關懷。
總之,這部電影拍得樸實、感人,表現出了平凡中的偉大,表現出了創作者對鄉村教育的關注,也使我備受感動,領略到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