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的父親母親觀后感作文:《我的父親母親》觀后感
關于我的父親母親觀后感作文:《我的父親母親》觀后感
這部電影讓我掉淚了。以致于在電影結束后心情都一直難以平復,很久沒有在電影中感受到這種質樸的情感和直抵內心的溫暖了。
這是一部講述愛情、家庭、親情的電影。作品充滿了詩意的浪漫,用抒情、單純的手法表現了一個帶著鄉土氣息的過去時代的愛情故事。張藝謀在色彩運用方面獨具匠心,現實用黑白表現,回憶用彩色表現,使冰冷的現實與美好的回憶形成強烈反差。畫面極其唯美,但不像導演近幾年的商業大片那樣的絢麗奢華,只有那毫無任何矯飾的實物拍攝,一種少了一份華麗瀲滟的場景多了一份真實質樸的視覺盛宴。它帶給我更多的是“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感覺。
同時片中的自然環境也十分優美,一個北方的小山村,遠離了塵世(城市)的喧囂和伴隨工業發達應運而生的一些產物。沒有汽車,交通靠的只是一匹馬車。沒有自來水,飲用靠的是村里的兩口老井。沒有縫紉機,紡織只靠那一部老的幾乎報廢的織布機......而這些都為故事所表現的愛情增添了亮麗的色彩。
故事一開場,就是暗沉寒冷的天氣,一絲寒意從心底慢慢滲透每塊骨骼。黑白的畫面,穿著厚棉襖的人們,純樸厚實的氣息從畫面上吹落下來,烙印在我的腦海里。由孫紅雷扮演的“我”的獨白中,我們知道他的父親去世了。作為獨子的他趕回老家來為父親辦喪事,而年邁的母親,仍固執地要求兒子把相濡以沫幾十年的丈夫遺體從幾十里外的縣城抬回來安葬。
這時黑白暗沉的色彩一轉,明朗歡快俏皮的綠色鋪天蓋地地傾瀉下來。故事陷入了母親的回憶。
四十多年前的偏僻小村莊,貧瘠落后,但是孩子們向往知識,姑娘們向往愛情,村民們希望下一代有出息。于是,一個高大英俊的城里男人出現在這座村莊里。他是坐一輛馬車來的。下車后,無數的村民們翹首仰望這個象征著知識和文明的男人。筆挺的中山裝,短短的蓋分頭,干凈的笑容。他回過頭去,一個女孩清亮的眸子緊緊追隨著他的身影。那是母親第一次見到父親。第一眼看到父親,便喜歡上了。
父親是鄉村唯一的老師,而村里甚至還沒有一間教室。于是他和全村男人一起要為這個村修建一間教室,女人們則為他們提供伙食,這叫“吃公飯”。母親為了讓父親吃上她煮的飯菜,每次都用同一個白底青花紋的碗盛上她精心烹制的飯菜,并在不遠處窺視父親是否吃了她煮的飯。
那樣等待心愛的男人的場面,那樣純樸執著的感情,它們像一根線,牽引著畫面不斷變換。而這就是那個年代的愛情,表達的方式是那樣的含蓄和隱約,可是我相信每一個女孩都曾經有過這樣的一段經歷,只是方式不同罷了。而每一個男孩在這個時候也會像片中的父親一樣傻傻的,不知是木訥還是靦腆。
母親開始了每天跑到很遠的地方去挑水,因為那口井靠近村小學,可以看見父親的身影和聽見父親在教書時洪亮的朗誦聲。母親認為父親的腔調是世界上最美麗最動聽的聲音。母親不停踮足回望,而父親,也帶著有點傻的笑容望向母親。沒有多余的話語,只有柔情脈脈的眼神。
母親的青年時期是由如今大名鼎鼎的“國際章”所扮演的。那個時候的章子怡是無比的清純,她的美是那樣的清澈見底,盡管穿著看起來土到掉渣的紅棉襖還扎著兩條粗又長的麻花辮,但那清亮的眸子卻能把秋水都望穿。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來形容毫不為過。
我們跟隨鏡頭又來到了世外桃源般的平原上,微微傾斜的山坡,一直蜿蜒著,起起伏伏,百折曲回。父親送學生回家,母親守候在父親必經之路,一看到父親的身影,立即提起籃子,開始了“偷窺”父親的行程。終于,有一天,他們面對面相遇了,父親對母親簡單說了幾句話,母親就歡喜得忘掉了整個世界,籃子丟落在地。她跑回去,對父親一笑,像一只小鹿一樣歡快地奔跑在山坡上。
這個時候,仿佛天空都一下子變藍了。懷著愛慕的心情,忐忑不安地在路邊守候心愛的人,這樣的場景,或許我們每一個經歷過初戀的人都似曾相識。或許,張藝謀也是這樣訴說著初戀的情懷。
一天父親來到母親家門前,他拘束地立在柵欄外,說,我要走了。母親的歡喜頓時煙消云散,父親又說,過兩天,我會回來的,一定會回來的。并送給母親一個紅色的發夾。母親呆了,回到屋里時,看到一碗餃子還沒能讓父親吃上,她迅速用大碗裝起餃子,追趕父親。可是父親已坐上馬車走遠了。母親就抄近路,幾次看到馬車就在前面了,追趕再追趕,愛的力量,超越了疲勞,超越了恐懼。很多次,跌倒在地上,很多次,爬起來。當再一次跌倒時,摔得那么重,碗也摔破了。連同母親的心,也一起破碎了。母親終究沒有趕上父親,沒能把自己親手做的父親最愛的餃子帶給父親。這一刻,母親終于忍不住委屈地哭了,她不顧一切忘記了負重奔跑的勞累忘記了回程路途的遙遠忘記了所有為了給心愛的人送上一碗餃子可現實卻一次又一次的無情地拒絕了她---這個善良柔弱的專情女子。這一刻我的眼淚又下來了......
然而,更讓母親傷心的是,父親送的發夾在她追趕的過程中不見了。在接下來的幾天,母親天天早出晚歸只為了尋找這一珍貴的“定情信物”。戲劇的張力就凸顯于此,一個接一個的矛盾沖突同時也沖擊著觀眾內心,導演細膩的情感在這一段戲中表現得淋漓盡致。而母親也最終在家門口找到了發夾。而那只摔破的白底青花紋碗,母親花了高于買一個新碗的價格修補好了它。
父親要回來的那幾天,母親都早早出發,到村路口等父親。漫天漫地的大雪,凜冽的大風。冰天雪地里,母親一直張望,凍得感冒了,暈倒了。就這樣周而復始,幾年后,父親終于回來了。而這一次,父親再也沒有離開過母親,在小山村里教了四十幾年的書,和母親白頭偕老。
回憶的大門漸漸閉合,明亮寬闊的平原,金黃色的田野,舒緩而略帶感傷的音樂。父親的葬禮簡單,但又隆重無比。很多很多他的學生都趕來了,長長的人群,灰暗的色彩。回鄉的幾十里路上,人頭攢動。這時,兒子終于領悟:“母親之所以堅持要抬著父親從縣城走回來,是因為他們相識、相愛的過程都和這條路有關,這是村里通往縣城的一條普通的山路,也許就因為母親曾經那么殷切,那么長久地在這條路上等待過父親,所以她還想陪著父親再從這條路上走回來。”
沒有浮華塵世的艷麗和空虛,或者復雜到百折迂回的情節。平淡,樸實在這里得到升華。內容是如此建簡單,畫面是如此極致。單純的藝術,單純的人性。發夾和青花紋碗成了這部影片的重要道具,多簡單的道具啊,可是,誰又能說得出這簡單下的深深情意!
電影里音樂一直不斷,三寶的音樂確實讓影片增色不少。音樂是電影里一種清越的靈魂。因為有音樂,我們的心才會一絲一絲的疼,然后慢慢沉靜下來。
隱約之中,總覺得張藝謀導演的影片,女性的形象總是很明亮,以至于掩蓋了男性的光芒。18歲的章子怡有著柔順濃密的長發,漆黑明亮的眸子,清純明媚的笑容,小鹿一樣輕快嬌憨的行走。但是,即使是這樣清純質樸的少女,卻有著野性的桀驁不順,倔強的執著。明確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想追求的是什么,并為之堅持不懈。就如同她在影片中的數段奔跑的場面,她在追逐,追逐愛,追逐夢
我覺得《我的父親母親》是一部不折不扣的中國式的含蓄愛情,并且,是人們對于知識和美好愛情的象征。極少的話語,極多的音樂。村莊純凈的空氣,迂回的山坡,廣闊的平原,讓人的心嘩的一聲沉靜下來。
藝術性和人性在這部影片發揮得淋漓盡致。欣賞時,有一種溫暖的感覺在心里傳遞,而另一方面,一種惆悵也悄悄滋生。那樣的愛情,如今還存在嗎?那樣的一個山里姑娘,還存在于某一個遙遠的村莊嗎?是否有男子,正為尋找這樣一個姑娘而跋山涉水,翻山越嶺。
那種明亮溫暖的色彩,一直纏繞在我的心里。
這樣的愛情,或許就是我們苦苦追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