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觀察日記300字5篇
篇一
今天我閑著沒事,看見了幾只蝸牛。我便觀察起它們來了。
蝸牛的頭上長著直直的觸角。它圓圓的眼睛似乎長在直直的觸角上。它的背上背著一個又圓又大的“房子”,卷成圓圈的花紋印在蝸牛大大的“房子”上。它沒有可以活蹦亂跳的腳,它只能慢慢的往前爬。
我打算讓所有蝸牛比一場爬行賽,距離只有兩格瓷磚格子。蝸牛剛開始方向感都還可以。可是過了一會兒,蝸牛開始往不同的方向前進,有一只蝸牛往左爬行,一不小心,它掉到臺階下去了。我連忙跑下去,心里在為它擔心:它會死掉嗎?等我到了臺階邊,我看到它淘氣地貼在臺階的邊沿上。我慢慢把它們拾起來,裝進了瓶子里,放入小水池里。天色不早了,我們一起睡覺去了。
篇二
今天,我又來觀察蝸牛了,蝸牛已經漸漸長大了。上次我看見它的時候它只有中指的手指甲那么小,現在有大拇指的手指甲那么大了。
我又組織它們進行爬行賽。我想看看它們長大了,速度有沒有變快?我觀察了很久,感覺它們的速度還是那么慢。我想蝸牛可能饑餓過度跑不快。于是我拿來了充足的食物——菜葉和面包屑,蝸牛爬得慢吃東西的速度也很慢,過了好久食物才有所減少。好容易等它們吃飽了才又慢吞吞地爬了起來。
于是我得出了一個結論:蝸牛是長大了,但是速度卻沒變快。
觀察身邊的東西是那么的有趣,那么的好玩!如果不信你可以親身去體驗一下觀察的樂趣。
篇三
一天周末,我一回到家就去外面玩耍。玩著玩這次,我突然發現一片葉子上有一只蝸牛。我心里想:蝸牛是益蟲還是害蟲呢?我帶著這個疑問回家去問正在上網的爸爸。爸爸笑呵呵地說:“盈盈,你有了問題,為什么不自己想辦法解決啊?”我聽了之后慚愧不已,覺得這么簡單的問題都要問爸爸。于是我下定決心要自己想辦法知道蝸牛是益蟲還是害蟲。我開始做試驗,我找來青菜葉、肉絲、小蟲子,再把這三樣東西放到蝸牛面前。饑餓的蝸牛慢吞吞的爬到了青菜葉上,輕輕地咬起來。噢,原來蝸牛是害蟲啊!
我高興地把答案告訴爸爸,爸爸對我豎起大拇指,并對我說:“你真棒!”
通過這件事,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只要有所努力,就會有收獲。
篇四
今天,我發現了蝸牛的秘密。
雨后,我看見幾只蝸牛在院壩的的墻上爬著,心里不禁生起了疑問,它是益蟲呢還是害蟲呢?為什么還會留下一條白線呢?好奇心驅使著我做了一個小實驗。
我抓來了一片青菜葉放在蝸牛的旁邊,它看到了菜葉并慢慢地爬了過來,圍繞菜葉邊緣轉來轉去的,不過一會功夫,整片菜葉就沒有了,無疑就證實了它是害蟲。
我又用一顆小石子,撬開了蝸牛的背殼,用樹枝把它敲起來一看,發現肉上有許多吸盤大小的孔,在那些孔周圍有惡心的粘液。哦!原來蝸牛是靠吸盤吐出粘液的呀!這些粘液也就是它的排泄物,它就是靠這些排泄物來爬行的。
想不到,小小蝸牛也有學問,看來我們隨時就要留心觀察身邊的事物,才能有所發現。
篇五
今天,我在花園的花盆里,發現了一只蝸牛。蝸牛到底是益蟲還是害蟲呢?我決定要弄清楚。
我先把白菜和捉來的蚊子放在小蝸牛前面。它們應該都餓了,馬上爬向自己喜歡的食物上去。只見蝸牛都爬上了白菜葉子。不到十分鐘,蝸牛就把白菜葉子吃光了。據此我判斷:蝸牛是害蟲。
這時,我又發現蝸牛爬過的地方都留下了一條長長的白線。這又是為什么呢?我想到了一個好辦法:我拿來一塊石頭,輕輕地把蝸牛的殼砸碎,取出它的身子,用手摸了摸,我發現了一種顆粒狀的東西。通過翻閱資料,我知道了這種顆粒狀的東西是蝸牛的腳。那一條長長的線是蝸牛的分泌物,它有助于蝸牛的爬行。
通過這一連串的實驗,我發現了蝸牛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