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青睞的高考作文“蒙太奇”結構法(二)
[佳作3]
看著我的眼睛
湖北考生
還記得人魚公主與王子的故事嗎?面對王子圣潔的邀請,人魚含淚卻微笑著接受。縱然柔軟的腳在刀尖上滑過,小人魚未曾凌亂她的腳步。每次讀到這個故事都忍不住淚眼婆娑,小人魚用他對王子真摯的情感讓他對愛與生存有了最深刻的認識。
看到懸崖上的樹了嗎?它一直靜靜地立在那里。小鳥飛過去,留下不屑的嬉笑:“等待這棵樹的只會是養(yǎng)料耗盡后的死亡吧。”老鷹掠過,炯炯目光后的是深深的思索,將巢搬上絕壁上的枝頭,“我知道,”老鷹說,“只有你才是強者,只有你才能領會峰巔的貧瘠。”“看著我的眼睛,”樹緩緩的對我說,“鷹和我是親近的,當彼此深入地了解,才能有深刻的認識啊。”于是我明白,正所謂“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只有對事物深入地探究,與之建立親密的聯(lián)系,用真摯的情感,才能對事物有最清楚的認知。
記得流浪異域,足跡遍布撒哈拉的三毛嗎?為什么她選擇了如此艱苦的環(huán)境?為什么要去領略凄楚與絕境的顫栗?是漫天黃沙翻滾的雄渾,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幽遠,還是駝鈴聲聲的悠揚?我的青春沒有撒哈拉,但從她的文字我領略到,正是她對沙漠的渴望讓她走入撒哈拉,從而擁有不同尋常的認知。“看著我的眼睛,”三毛幽幽的對我說:“只有懷著一份深深的感情,只要帶著對它的向往,只有縮短與它的感情的距離才能真正領悟沙漠。”于是,我明白,認知的本質(zhì)在于求索,求知的動力在于感情。只有感情的親近才能喚起深入的思索,然后才能深入的認知。
一幅幅畫面在我眼前靜靜的閃過,坐在海邊的海明威,撫摸著向日葵的凡·高……“看著我的眼睛。”你們輕輕的說,于是我明白,對事物親密的情感,讓你們對事物有了最完美卻也最孤獨的認知。
哀怨的音樂悄悄響起,小人魚靜靜的來到王子床邊,深深的一吻,將匕首拋入大海,直到此時,王子才對小人魚有了最深的感情,于是才去認知。縱然小人魚化作一個泡沫或是一片云彩,但擁有王子親密的感情,全面真實的認知。我想,小人魚會笑的。因為,因為我正看著她的眼睛。
[評析]“看著我的眼睛”在文中反復出現(xiàn),詩意地寄托了這樣的含義:交流能夠拉近距離,使心與心貼在一起,認識也便深入了。而這正是本文的主題。
主體部分展開了四幅畫面:第一幅是老鷹和樹的親密無間,第二、三、四幅分別寫我與三毛、海明威、凡·高的心靈對話,采用的也是“蒙太奇”式的手法,將它們組接到一起,看似不相關聯(lián),但都圍繞同一主題展開。與其它幾篇不同的是:一、本文巧妙的運用了剪裁藝術。第一、二幅詳寫,而三、四兩幅僅截取人物最本質(zhì)的生命意象,用一兩句勾勒出來,一筆帶過然而形象十分鮮明突出。二、第一、二兩幅開頭都用設問句,形成呼應之勢,第三幅用“一幅幅畫面從我眼前靜靜閃過”,造成一種“蒙太奇”的流動感。這些句子當然也可看成是一種過渡,不同于一般的是,它具有“蒙太奇”連接法的鮮明特征。三、開頭結尾均是人魚故事。如此構思,創(chuàng)造了一種境中之境、象中之象的藝術境界,體現(xiàn)了“蒙太奇”式畫面的層次感與深度感。
[佳作4]
把握感情,認知事物
廣東考生
第一幕
時間:春秋戰(zhàn)國時期
地點:宋國
人物:管仲、鮑叔牙
內(nèi)容:面對窮困,鮑叔牙慷慨大方,贈讓錢財,面對小人誣陷,鮑叔牙仗義執(zhí)言,助其仕途;面對別人挑撥離間,鮑叔牙始終一笑了之,不一為意。回想這一切,管仲知道自己歉鮑叔牙太多太多,但當宋王向管仲提議讓鮑叔牙做宰相時,管仲認識到宋國宰相一職之重要,便搖頭:“叔牙雖心善,但過于疾惡如仇,暴躁。”有人將這話傳給鮑叔牙,他大笑:“生我者父母,知我者管仲。沒錯,要是我當了宰相,首先要殺你這個人!”
畫外音:正確把握感情,為你認識事物照亮前方,驅(qū)除黑暗。
第二幕
時間:民國元年
地點:廣州粵都
人物:孫中山、孫眉
內(nèi)容:中華民國成立,廣州粵府總督一職尚無人選。此時有人向臨時大總統(tǒng)孫中山推舉其哥哥孫眉就位。的確,孫眉在革命中屢建軍功且為人穩(wěn)重,深受群眾愛戴。但孫中山發(fā)電通告:粵府總督一職重要至極,非孫眉所能勝任。本來兄弟共事是好事,但目光長遠的國父毅然從全局著想,作出這一決定,為后人樹立榜樣。
畫外音:正確把握感情,為你認識事物的途徑指明方向,不被困于感情的旋渦。
第三幕
時間:大雪紛飛的午后
地點:西藏高原上的哨崗
人物:將軍、營長、哨兵
內(nèi)容:年邁但仍魁梧的將軍來到海拔4000多米的一高原哨崗慰問士兵,當問及一哨兵的年齡已超過規(guī)定時,將軍連聲責怪連長:“如果這是你的親人,你還會讓他呆那么久嗎??營長低頭,不支聲。哨兵張張嘴在營長的注視下也沒有說什么。一位軍長低聲打破了這寂靜:“將軍,哨兵是營長的弟弟……”營長說:“這崗位總得有人守……“將軍慢慢地莊嚴地舉起右手,向營長和哨兵鄭重行軍禮。周圍的人也一起向營長和哨兵行禮致敬。
畫外音:正確認識事物,需要擺好感情天平,作出理智而明確的決定。
結束語
感情,是一種奇妙而復雜的東西。正確把握好感情,為你認知事物照亮前路,排除阻礙,助你走向成功的彼岸;任由感情泛濫,只會為你平添障礙,甚至把你拖向黑暗、失敗后悔的萬丈深淵。
[評析]本文以“第x幕”作為片段的標志。“時間”、“地點”、“人物”、“畫外音”,這些劇本表現(xiàn)形式的移用,無疑使行文十分輕松快捷。三個故事本來是風馬牛不相及,但在“正確地把握感情,才能正確地認知事物”這一主旨的統(tǒng)帥下,采用類似“蒙太奇”的方式組接一起,構成一篇意脈相承的佳作。故事性強,讀來生動活潑,使“蒙太奇”的感覺更加強烈。
[相關提示]
運用“蒙太奇”式結構法,須注意三點:一、畫面的展現(xiàn)不能只停留在一個層面上,選材須多角度,具有代表性,力求立體的、全方位的反映主題。上面四篇文章在這方面做得都很出色,值得我們借鑒。二、根據(jù)主題的需要,表達時,各片段在內(nèi)容上須有所側(cè)重,即從某一個側(cè)面表現(xiàn)主題;如果要作議論抒情,則須從這個側(cè)面去“點睛”或“顯志”,而且要層層拓展:或縱向以體現(xiàn)深度,或橫向以體現(xiàn)廣度。例如,《選擇三疊》,每段故事末尾,議論精辟,緊扣人物形象,從三個側(cè)面揭示人物心靈選擇的崇高,由夢想到志潔再到責任,層層深入,給人一種歷史的縱深感和思想的厚重感。三、表現(xiàn)技巧要避免單一化,善于加以綜合運用,力求使行文富于變化,搖曳多姿。例如,《選擇三疊》中的表現(xiàn)手法就富于變化,各有側(cè)重:寫夸父重在背景烘托,寫屈原重在反面襯托,而寫岳飛則重在內(nèi)心獨白,如此,則使人物形象產(chǎn)生了獨特的藝術效果。《看著我的眼睛》一文在這方面尤其突出,上文的已有涉及,這里不再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