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的哲理故事素材
俗話說: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素材是寫作的關鍵和支撐。那么有哪些哲理故事的素材呢?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為您整理的關于高考作文的哲理故事素材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高考作文的哲理故事素材一
英國鄉下流傳著一種抓野雞的老辦法,簡單卻有效。農夫先往地上撒些玉米粒,然后在玉米粒最多的地方拉起一張網,網和地面之間留出兩尺左右的距離。然后他就安心地去地里干活,單等收工時回來取獵物。野雞機警善飛,農夫卻幾乎每天都有收獲,這是為什么呢?
原來,當野雞確定四下無人的時候,就會飛到網子附近,低頭啄食地上的玉米粒兒。它們邊走邊吃,從不抬頭,就這樣一直走到了網下。等他們吃光地上所有的玉米粒兒時,便把頭一抬,拍怕翅膀往上飛,當然就自投羅網了。這時候他們只要一低頭就能從網下面走出去,但被網罩住的野雞驚慌失措,一個勁兒往上飛,直到最后筋疲力盡再也動彈不得,只能束手就擒。
野雞的失誤交給我們做人的三條原則:首先,不要為了眼前利益而低頭彎腰,誤入歧途;第二,得志時避免把頭昂的太高;第三,該低頭時就低頭,不要光想往高處飛,一輩子困在自負的網里。
高考作文的哲理故事素材二
在西伯利亞針葉闊葉混交林中生活著一種奇特的駝鹿,它們的外形與普通駝鹿并無二致,但其腹部布滿了不規則的花紋。因此,動物學家把它們命名為花腹駝鹿。據當地人說,他們的祖輩管這種駝鹿叫“西伯利亞叢林勇士”。在這里,花腹駝鹿受到人們的保護,不捕殺花腹駝鹿的戒律更是在獵戶中代代流傳。
一個偶然的機會,幾個獵手遇到了一只遭黑熊襲擊而受傷的母花腹駝鹿。他們將它帶回村里豢養起來。次年春天,傷勢痊愈的駝鹿產下了一窩鹿崽兒。獵人們發現,那些可愛的鹿崽兒的腹部并沒有花紋。原來花腹駝鹿腹部的花紋并不是先天就有的。
鹿崽兒漸漸長大,可是,花紋還是沒有出現。獵人們越發好奇,就更加關注起來。一直等了四年,這些鹿崽兒長成成鹿,依然沒有看到花紋。
這一怪事引起了俄羅斯動物學家的注意。經過跟蹤研究,他們終于發現了野生花腹駝鹿的一個驚人習性:每年秋季來臨,母鹿都會帶領小鹿找一個荊棘叢生的地方,然后群鹿依次跳躍著穿越大片荊棘叢。因為幼鹿個子矮,所以每只小鹿的腹部都被劃出了一道道滲血的傷痕。
再觀察,一個令人驚嘆的秘密被揭開:因為受了傷,小鹿覓食時即使吃得已經夠飽,也不能躺下休息,那樣會扎痛傷口。所以,它們只好一直站著吃草。這樣拼命進食的好處便是,在酷寒的西伯利亞冬天來臨之前,每只小鹿都儲存了足夠御寒的營養和能量。一只鹿需要經歷三個被荊棘刺傷的秋季,直到它成年。而那些花紋,其實就是這些傷痕留下的印記。
由此,動物學家們明白了在西伯利亞山林里每年冬天因體弱而凍死的各種動物中為什么唯獨沒有花腹駝鹿,同時也解開了這種駝鹿被祖輩們稱作“西伯利亞叢林勇士”的原因。
有句格言叫做“艱難困苦,玉汝于成”,是說艱辛可以淬煉人的意志和精神,促使人走向成功;ǜ柜劼棺匀徊欢祟惖恼芾,但它那主動受傷,只為能更好生存的本能,卻頗為雄辯地再次詮釋了這句格言的真諦。
高考作文的哲理故事素材三
十幾歲時,我一個人跟隨親戚到美國留學,初次體驗人生,接觸到許多成功者的資訊報道,于是心中隱隱有一股想成功的欲望。
于是,我在上學的同時,開始嘗試去做各項工作,當餐廳服務員、在電腦店打工、推銷菜刀、賣汽車……然而,成績不佳及被炒魷魚的事情一次次發生,我只好頻繁地更換工作。
我拼命找尋致富的方法,閱讀各類教人成功的書籍。
八個月后,我仍然工作失敗,沒有錢,沒有朋友,一個人窩在圣地亞哥(美國加州南部城市)的公寓里不斷思索。
從16歲開始,我連續五年嘗試的所有工作全部失敗。
直到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看了一本書,令我震撼不已,很快,我下決心見到了這本書的作者———安東尼·羅賓(AnthonyRobbins),并參加了他的一個“激發心靈潛能”的公開課程。
他的兩句話重新燃起我成功的欲望,他說:“這世界沒有失敗,只有暫時停止成功。”“過去不等于未來。”
他可以,我也一定可以。之后,我開始陸續參加數次研討課程。1989年,我加入該學院的講師班,同時,不懼年齡最輕又是唯一東方面孔的挑戰,和其他84名優秀而經驗豐富的學員競爭講師的職務。
當時,由于我呈上的簡歷毫無回音,于是我費盡方法找到負責的總經理面談,表達了我的工作意愿。誰知那位總經理除了強調工作的難度之外,并質疑常換工作的我是否有恒心和毅力長期從事這份工作。
他說:“你和別人一樣,等我明天上午統一發布錄取名單吧!”
我回答:“當我把簡歷交給你的時候,就表示我已經下決心要這份工作了,而且一定要,為了不必麻煩,你還是現在就錄取我吧!”
但是,那位總經理仍然搖頭,要我等明天的答復。
那時我心想,我不能等到明天!便立刻詢問他公司里最佳的銷售業績,并保證成為最棒的推廣講師,鍥而不舍地推廣自己。聽到這里,他終于開口:“你7月12號可不可以飛去賓州(美國東部州)工作?”
我大叫一聲:“沒問題!”隨即感動地流下淚來,我知道,我的命運即將改變。
8個月后,我成為公司最棒的銷售人員之一。
我在十幾年前,從美國回到故鄉來授課。在兩年之后,我第一次出版了《自己就是一座寶藏》,并且很快成為暢銷書,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
這期間,我四處演說開課,努力把讓我改變的學問和別人分享,我看到了許多人因此建立自信,改變生活,更使我愈加堅信要以一套系統激發潛能的方式,來幫助更多的人和團體,并以此作為終生事業。
在這過程里,許多人勸我:“陳安之啊,成功者畢竟是少數人!”“陳安之啊,成功是必須付出極大代價的!”這些我都明白。
過去,我認為成功者肯定具有強大的毅力和決心,現在卻發現,成功者微不足道,反而是失敗者的毅力和決心要來得更堅強———因為他們可以忍受失敗一輩子。
成功很難,但不成功更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