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話題作文精選例文
話題作文主要是通過命題直接確定一個“話題或給一個提示語”,讓習作者讀后引起思考、激發(fā)想象,按要求作文。下面是第一范文網(wǎng)小編為您整理的關于高中語文話題作文精選例文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高中語文話題作文精選例文一
“月光下的城,城里的燈,燈下的人在等;人群里的風,風里的歌,歌里的歲月聲。”時間如同跳躍的音符,忘卻些什么,銘記些什么,往事如同DV機里放映的一幕又一幕。
場景A、黑夜——白晝
臨近中考的初三生活,現(xiàn)在想想也近在咫尺。那時候的日子,天氣亦乎燥熱,教室里沉悶地透不過氣,只聽老師滔滔不絕地講著,底下是一個個低頭記筆記地黑腦袋。鋪天蓋地地試卷與之構成了黑白反差地水粉畫。似乎沒有活力與快樂,疲憊地身影在地獄里煎熬。生活在高中,回頭看看,不禁覺得那時的忙碌是種美好。大家和老師不懈地努力,充實地過著每一天,換來了如今更多彩地生活,一種成功不是嗎?一份耕耘地收獲,那種當時愛拼的念頭,造就了現(xiàn)在的新天地。黑夜到白晝,就在我們想拼,去拼的一瞬間充滿了歡笑。
場景B、謝謝你的愛
“遇見你是美麗的意外”我是個迷信的人吧,總是覺得緣分的存在。更是相信孩子與母親之間的那種宿命安排。孩子是母親心頭的一塊肉。沒錯啊,我的母親愛我勝過愛她自己。像許多母親一樣,勤勞賢淑,得體大方,疼愛我,關心我,教育我。如今儼然長大的我,記起那愛嘮叨的母親,那樣子真是溫暖極了,那是關心。
回想起母親不厭其煩的叮嚀,心里溫潤極了,那是愛護……換個角度來看,微不足道的舉動教會我許多。無私地去愛,自己也在被愛中幸福。愛別人地時候想著自己也在被愛,這種幸福感是種莫大地成功。不可多得的美好。
場景。一幕幕的演繹
16個年華似水的日子在風的私語中溜走。遇到的人兒,留下些什么;遇到的事,懂了些什么。經歷了許多,知道歲月滄桑,時光易逝,卻又在這些背后看到了艱辛努力后的精彩,感受到了許多幸福與快樂。面對挫折與失敗,會當作不可多得的磨練,開心盡力的努力,得到的也是一種成功。經歷著生活,在美好中生活,多棒!
DV機里一幕幕演繹,一些人、一些事、一些愛都是那么令人感動的美好。感恩的心來生活,陽光的微笑面對,就會驅走陰暗迎來陽光璀璨。我有一個愿望,只想快樂,不想悲傷。眼淚我會擦干,只留幸福,在我臉上。瞧,烏云上面有陽光!擦亮眼,陽光下的星星閃爍多美好……
高中語文話題作文精選例文二
夜里,有風從心頭拂過,我的心中不禁涌起一片溫馨、一份感動。我開始想我的朋友,我的朋友叫韻。
那是中考前的緊張歲月,有永遠做不完的題、永遠背不完的書。我像在鞭子的抽打下不停旋轉的“地老鼠”,可我的成績仍是一般。韻也很累,看上去總是一副懨懨病態(tài),不過,她的眼神卻很亮,并且成績很好。當時,我只知道韻是從外地轉來的,隨親戚就讀于我們這所中學。
隨著晚自習下課的鈴聲,我們從教室里奔出來,說著笑著跳著,向那屬于我們自己的空間奔去。寢室不華麗,但很溫暖。我忘不了我的笑聲是怎樣在小小的屋里蕩來蕩去,我忘不了我們把所有的衣服扔成一堆,然后,不厭其煩地換了一件又一件,來扮演各種藝術形象。
突然,我的眼光被韻箱子里的一件綠格罩外衣吸引住了。一瞬間,我的心跳加快了:我的衣服為什么到了她的箱子里?
我問韻:“這件衣服是你的?”
韻默默地點了點頭。
夜,墨一樣濃黑的夜,空氣似乎凝固了。這衣服原本是我的,那顏色、那式樣、那紐扣,都是我最熟悉不過的。世界真小,兩個月前,媽媽往災區(qū)捐的衣服現(xiàn)在居然又回到了我們的寢室!當時,衣服捐出去后,我還跟媽媽吵一架,不僅因為心疼這件八成新的衣服,還因為那衣兜里還有我的300元錢啊!
有風從窗口吹進來,涼涼的,我浸在潮濕的感覺里。
我又問韻:“這衣服是你爸給你買了,還是你媽給你做的?”
“我爸?我媽?”韻先是一怔,繼而小聲地哭了起來。她說,她家鄉(xiāng)發(fā)了大水,爸媽被洪水沖走了。村長在發(fā)救濟品時,特地把這件罩衣給了她。后來,她發(fā)現(xiàn)兜里還有300元錢。她捧著這件衣服哭了好久,她沒想到天下竟有這等好人,又是捐衣又是捐款。
許久,韻抬起淚眼,望著我說:“我只有發(fā)憤學習,才對得起那些關心我的好人。”
我聽呆了,想不到這件衣服后面還有這樣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
我猛地抱住了韻,緊緊地。
有風從心頭拂過,我的心頭一陣顫抖。
高中語文話題作文精選例文三
張曉風在《不朽的失眠》中,以豐富的想象,敷演了張繼在落榜的不眠夜寫下膾炙人口的《楓橋夜泊》。張繼雖然失去了原本期許的馬蹄輕疾衣錦還鄉(xiāng)的榮耀,卻被歷史記住了他那晚的失意憂傷,以及他那場不朽的失眠。于是一千二百年后的今天,世人依然在吟誦那晚他寫下的詩章,卻無人會記得那一屆狀元披紅游街的盛景。
歷史也是有記憶的么?如果有的話,歷史為什么不記住金榜題名的風光狀元,而選擇銘記一個名落孫山的落魄士子呢?我們回首歷史時可以發(fā)現(xiàn),原來歷史本身已經給了我們明確的答案。
西漢史學家司馬遷遭受宮刑后,身心受到巨大的創(chuàng)傷,但他忍受著恥辱與痛苦,以“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南西北風”的執(zhí)著,實現(xiàn)了當初“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誓言。他用自己飽經滄桑的雙手,完成了《史記》這一曠世奇著,給后世留下了“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寶貴文化遺產。而“一代君權痛蠶室,千秋史筆溯龍門”已成流傳千古的佳話。他用全部精力編寫的《太史公書》以及他在謗議和嘲諷陰影中磨礪出的堅強與剛韌,都被歷史的記憶深深地鐫刻。
幾千年來的封建制度,一代又一代的文官武將隨春秋代序,又有幾個能被歷史所銘記呢?而“竹林七賢”之一的阮籍,在東平僅僅為官七日,有著清風一樣的政績,卻處處受人排擠。他窮途無路時狂飲爛醉,放聲號哭;他對待他人時愛憎分明,擅用“青白眼”;他處在強權亂世時清正高潔,從不曲意奉承。他放浪形骸的行為與直截了當?shù)谋砬槿鐙雰撼嘧影銌渭兠骺欤餐瑯颖粴v史的記憶清清楚楚地記載。
烏臺詩案使蘇軾被謫貶到黃州一方窄窄的水土。他的政敵竊笑著,看他不羈的靈魂如何消沉,看他傲岸的頭顱如何低垂。那個三月的一天,蘇軾在通往黃州郊外的途中,恰巧遇上一陣雨。面對突如其來的料峭風雨,他依然且行且歌,從容不迫地跋涉在泥濘中。是啊,剛剛遭遇過一場政治上不測風雨的他,不也是從那鎖定周身的陰冷無情的目光中,從那滅頂而來的流放異地的諭旨中,從那在心頭揮之不去的如夢魘般的日子中氣定神閑的走過來了嗎?現(xiàn)在面對眼前的蕭瑟,怎么能不達觀從容呢?而就是這靈動的一幕在歷史的記憶中永不褪色。
花開花落,云卷云舒,時間像流水一樣永不間斷。歷史的記憶如銅制編鐘渾厚而清亮的敲擊聲,足以穿越中華五千年的悠悠歷史。歷史所銘記的,不僅是司馬遷盡心竭力創(chuàng)作的《史記》,更是他堅強剛韌的意志;不僅是阮籍清廉的政績,更是他坦誠直率的品性;不僅是蘇軾由感而發(fā)的《定風波》,更是他達觀從容的作風。所以說,歷史記憶的選擇,必定是深刻而睿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