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辛棄疾的作文800字
宋朝時期,詞成為宋代文學的主流形式,最為大家熟知的詞人也有很多。而我最喜歡的詞人是辛棄疾。
辛棄疾是南宋卓越的詞人,他的作品以豪放為主,表達了渴望恢復中原的雄心和壯志未酬的悲憤。他產生這種情感的原因在于,他出生時北方早已被女真人占領了,在他父親的“登高望遠,指畫河山”的熏陶下,就產生了恢復統一的雄心壯志。以及在后來看到了女真人的霸道殘忍,于是對恢復中原的壯志更加的確定了。辛棄疾長大后,為了恢復中原初次來到南方,拜見皇帝。可是他并不知道朝廷的軟弱無能,以至于他的出色的才能和豪放的雄心壯志,恢復中原的愿望,無法再這樣畏縮,腐敗的官場上立足的。他也十分羨慕那些歸隱的詩人,對于這些內心毫無波瀾。
辛棄疾也不是所有的詞抒發的豪情壯志,他的婉約詞也十分的出色。我最喜歡的詞是---《青玉案·元夕》這首詞是詞人從北方初次來到南方是,看見祖國的大半個土地被那時的侵略者所踐踏。“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辛棄疾在這些年的經歷和所遇見的人,沒有一個是為國家而擔憂的。“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句可能是詞人對自己的安慰,這么大的一片土地上一定有和我一樣對祖國的安危而憂愁。或是作者想憑借“那人”來表達自己不與世俗同流合污,隨波逐流的孤傲的性格。
這首詞開篇就寫“東風夜放花千樹”,寫出了元宵佳節的熱鬧景象,滿城燈火,滿街游人,街道都是歡聲笑語。但是作者并不是為了單純的寫景,而是為了反襯出“燈火闌珊處”的那個人或者是詞人自己的與眾不同。此詞描繪出元宵佳節通宵燈火的熱鬧場景,再寫“那人”就是為了能夠更加的突出詞人對那人的向往。再“那人”身上體現了詞人所追求的情感王國維把這種境界稱之為成大事業者,大學問者的第三種境界,確是大學問者的真知灼見。
辛棄疾的詞感染了我們許許多多的后人們,也讓大家對辛棄疾的詞刮目相看,他的恢復中原的豪情壯志也影響了很多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