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扇窗,是否依然明朗作文800字
若是在殘垣斷壁里,即使有一扇破敗而殘缺的窗,它也依然會象征著對黎明的向往。每個人的心里,都住著另一個自己,那前行的方向,正是有了一扇明窗才得以清晰而明朗。
追溯至古,盤古開天辟地時,天地昏暗,一片混沌,天地間落盡無數塵埃且四處紛飛,萬物終逃不過被過往的灰燼所埋沒。唯獨盤古,他亦可放棄,但他悄無聲息地擦凈自己心中的窗,即使這一遭是出生入死,它也依然堅定不移……
月光只有照進透澈的窗,凈潔的天空才會有朝陽。你的那扇窗,是否清晰明朗?
海涅曾說:“反省是一面鏡子,它能將我們的錯誤清清楚楚地照出來,使我們有改正的機會。”這面鏡子,會使你發現自己那布滿灰塵、蛛絲橫掛的窗;并有種即刻清拭的動機,使她變得一塵不染、清新襲來的深邃明亮。
“察臨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那么為何會有“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這是梁惠王的疑問,是歷史的疑問,亦是我的疑問。我們習慣了把責任歸于社會的蕪雜,仿佛飄散在環境中的那些塵埃都成了我們所有錯誤的承載著。“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涂有餓莩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不要總是抱怨他人,抱怨社會,靜心而觀之,看看自己是否與主觀臆想中的自己一樣優秀,一樣完美。孟子耐心地說著“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理凈心中的那扇窗,善于反省自己、剖析自己,墊高心智,你終將收獲所有你曾經憧憬過的、渴望來的,夢想中的。
我們生活在現實的社會,陰霾風雨、世事冷暖相伴而來。時常還出現個“霧霾天”,使我們往往看不清外界也看不清自己,這時勿須總是一眼望穿別人的罪責,在這之前,先自潔心境、修正德行,再去理論他人與世事。別遇點事就像個怨人一樣,在埋怨聲中虛度了光陰,糾結了心境,消耗了心智。
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備足勇氣,善于自省。卸下身上所有生硬的“裝扮”,找一個風和日麗、明媚如煙的日子,與她握手、融合、交流,擦拭心窗,明亮心靈。你終會發現——世界原來如此清新、爽朗、明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