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邊緣綻放美麗作文700字
不少人的心目中,都向往著繁華似錦、碧樹銀臺的中心,并且絞盡腦汁想要往中心跑,可到頭來又有多少人能永久處于中心呢?
在許多人看來,名利場何嘗不是中心,人人都似花一般,爭奇斗艷,希望得到他人之賞識,永久地留在那中心的位置。當然也會有失意之人,最后流落于邊緣之處,無人問津。
可是,難道于邊緣處便不能綻放出美麗的花朵了嗎?不,當然不是。只要心不沉淪,邊緣也能綻放出比中心更絢麗的花朵。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公將彭澤縣令的官印棄于幾案,回鄉(xiāng)作農(nóng)夫,主動從中心退回邊緣。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體驗著尋常百姓的農(nóng)耕,看到兒童嬉笑玩鬧于田間,享受著親近自然的悠閑快樂日子。
處于名利場的他,只會愈發(fā)提心吊膽,深受束縛,精神漸漸萎靡。即使真正來到了高位,可這終究得到的虛名浮利,卻難以填補精神上的缺失,難以解脫心靈的束縛。那么在中心又有何意義?
陶淵明退出中心,回歸田園,遠離了煩雜的俗事,擺脫了名利場的騷擾。陶公筆下的山水草木充滿著生命和情誼,而自然景色田間的勞動使他找到了歸宿與寄托,快樂與心靈的慰安。心靈變得更加澄澈,這何嘗不是一件好事?
“書銜筆慣字難小,學(xué)跪膝忙時有聲。”袁枚不愿卑躬屈膝過一輩子,便在事業(yè)蒸蒸日上之時,提出辭官,將江寧一處園子作為自己的精神家園。“凡事不可茍且,而于飲食尤甚。”他于隨園享受著各種美食。“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他亦于隨園享受著無限樂事。他的生活過得有滋有味,逍遙自在,讓人羨慕不已。
名利場就像中心,看似物質(zhì)豐富,是絕佳之地,可是物質(zhì)上充足的人,精神未必是豐盈的。人何不退回邊緣,做著真實的自己。相比于物質(zhì)上的充足,精神的充足更加有分量!邊緣有時比中心更加有魅力。
邊緣看似大雪彌漫,空寞蕭瑟,實際上卻散發(fā)著不同的光輝,溫暖人心。擠在中心的朋友,何不試試退回邊緣。
于邊緣綻放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