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先與后的作文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熟語有“先聲奪人”“敢為天下先”“先下手為強”……強調的是“先”的優勢;然而熟語又有“后發先至”“后來居上”“后發制人”……強調的是“后”的優勢。一“先”一“后”,可以引發我們豐富的聯想和思考。根據以上材料,自選角度,自擬題目,聯系實際,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原文:先后有道,方能至上怎樣做事才能成功,有人說先發制人,有人說后發制人,我認為做事不僅僅強調先后,更主要的是是衡量自身,抓住時機,做到先后有道,方能至上。正所謂時勢造英雄,當時機到來之時,抓住機會,就能成為時代的弄潮兒,同時也需要這個人有敏銳的嗅覺,需要一直走在時代和本行業的前沿,時刻站在這一行業的制高點,并且不斷地加強自身的本領,增強自己的實力。同時也要接受來自社會和競爭對手的挑戰,不然依然會失敗。龜兔賽跑,兔子先發制人,卻驕傲自大,中途休息,最后讓烏龜“后來者居上”。在生活中有生乎吾前者固然強于吾,然而他們不能一直保持向前的勢頭,最終被后來者趕超。所以先發制人者,應當對自己的實力有一個真實的認知,不能輕視對手,更不能高估自己的本領,甚至輕視后來者。否則,這種占先之后以為自己老子天下第一的思想最終留給自己的只有失敗的苦果。優秀人才如大河中的暗潮,時刻洶涌著,靜待時機,正所謂謀定而后動,后來居上者當然大有人在,作為后來者,首先必須想好做好,畢竟前人的市場已經做到很大,想從中分得一杯羹不容易的,然而古語有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后來者只要想好自己干什么,怎么干,那么自然也能殺開一條血路,走向成功。當搜狐已經雄霸天下的時候,騰訊還籍籍無名,當馬化騰拿著自己的小企鵝找到張朝陽請他慧眼識珠的時候,張朝陽不屑一顧地問他你這個東西怎么賺錢,馬化騰無言以對,只能孤軍奮戰。然而他通過仔細分析,最終成為門戶網站的老大。在前人已經走過的路上,馬化騰看到了商機,學習模仿借鑒,積蓄力量,厚積薄發,最終一舉破發成功。后發亦能制人。俞敏洪歷經三次高考,終于圓夢北大,最終以班級倒數第五名的成績畢業,班里幾乎沒有人重視他,但是他勤快,為同學幫忙,刷存在感,終于等待“后”的最佳時機,他發現出國的人增多,開始創立英語培訓學校,成為中國最大的民營培訓機構。因為先后有道,他得以使新東方在美國上市,成就了一個傳奇。如此看來,唯有正確把握先與后的時機,發揮自己的優勢,才能讓自己在競爭中一步步向前,穩步前進。 “先”有先的好處,“后”有后的利處,但當我們遇到事情時,要能正確的權衡出“先”“后”,需做到先后有道,方能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