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國夢 做最好的自己
中國夢,往大了說,就是國家繁榮昌盛;往小了說,就是個人生活幸福。 ---題記 在貼吧無意看到這么一段話:”不要抱怨商店里的東西貴,是因為你的口袋沒錢。不要抱怨你的口袋里沒錢,是因為你沒有本事;不要說你沒有本事,是因為你沒有好好學習。“ 這段話讓我沉思了良久。學習對于中國人來說是成就中國夢的重要途徑。對于個人而言,知識能夠改變命運,也能充實我們的人生。只有個人強大,國家才會繁榮昌盛。 兩個月以前,我還在病榻上,百般無聊,通過網購買了一本韓國金蘭都的《因為痛,所以叫青春---寫給獨自站在人生路口的你》。這本書與《誰的青春不迷茫》有異曲同工之妙,而且在亞馬遜上的圖書銷售榜單占有一席之地。不得不承認,這本書十分符合我們這個年齡段的人去閱讀。書的背后有這樣一段話:"漫漫人生路,一直在迷路。在一個激烈競爭的時代,要拼什么才能拼出未來?一本寫給亞洲千萬年輕人的心靈指南。”當然,我寫下這些不是來推銷這本書的,我只是想告訴大家,每個人在實現自己夢想時都會走過曲折道路,但我們還是在不斷地,一點一點的去努力來接近我們心中所認知的目標,來實現心中的---中國夢。 大的說辭家長,老師都曾經唾液翻飛的講了一大通,我們也左耳進右耳出的聽了一大通。在猩紅的分數單背后,許多人都變得由起初的悲傷到麻木,失去了原有的目標與追求,所以說許多人都死在了黎明前的黑暗里,就是少了堅持兩個字。 我所說的可能與許多家長有些出入,我所認知的中國夢,是在自己喜愛的道路上,做最好的自己。所以從現在起,化被動為主動吧,學習不單單是為了個人,也是為了你以后的夢想。年輕的誘惑有許多,但都全是借口。我們渴望奢侈的名牌,也渴望各種娛樂,更渴望大把的錢財。現在的我們,認為父母便是自動提款機。但三年后,我們便是身強體壯的成年人,我們有什么理由再向父母要錢呢。如果沉溺在父母雙手建的溫室中,我們就會懦弱了,更不用說談什么中國夢了。15歲的我們,已經快成年了,學習的壓力不能是種下課貪玩的借口,去學校上學也不是無所事事,談戀愛的借口,它是鼓動我們向夢想前進的目標。所以請學會狠下心來打敗自己吧。因為年輕,所以我們傷的起。 ”人生從不會嫌太年輕或太老,一切都剛剛好。“趁著年輕,向著目標開始前進吧,實現我們的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