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亡
青春,如同一條柔軟的藤絡,它可能將我們溫順的扶起,也可能將我們緊緊纏繞。于是,在這相反的變化中,我們每個人都變得敏感,沖動,魯莽,暴露出一切無知,總覺得有那么多惱人的情緒在我們周圍,揮之不去。
雖然從小老師就教育我們說,你們要勇敢,要學會面對困難,接受挑戰,逃避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可我在這里還是想說,當有些事很亂,很煩,到了那種擾亂我們生活的時刻,我們可不可以不那么勇敢的將那些瑣碎的情緒都放在心上,為什么不能轉個身,逃開。
這個世界太大,變化又太快,有好多事不是我們能力所及的。況且我們還是孩子,人生的四季我們不過在草長鶯飛的季節留下了一個腳印,何苦勉強自己,把自己放在波浪洶涌的愁緒之中呢?
逃避,也許證明了我們的無能。可很多事不是努力了就有結果。太多的時候,不是我們不盡力,只是我們根本就無能為力。那樣的遺憾怎能用一個無能就全部抵消了呢?無能并不代表我們永遠的不行,只是在某一個階段,我們認清自己后的一種反思。我們不是神人,我們可以逃避,可以忘記,可以不再理睬,甚至可以膽怯,懦弱。畢竟我們還不夠成熟。
我們的人生是一輪正在升起的朝陽,也許朝圣的路上會有烏云,會有晨霧,會有遮蔽我們光芒的劫難。可你有沒有發現,當太陽真正升起來,當它躲開無數灰塵終于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時,它迸射的光芒將沖破一切黑暗。那些細小的,瑣碎的,一如我們現今難以擺脫的情緒都會在那一剎那化作美麗的彩虹。
是的,我們逃避,只是為了等待在某一天,某一刻我們修整的可以解決這些麻煩。而如今,蜿蜒在我們面前的生活還那樣忙碌,我們的確不能停下來因為自己的無能去心傷一場,折磨一場。
該來的就讓它來吧,該走的也別留戀。三十六計中所謂走為上計也是如此。此時的逃避誠是智者之言。就好比不小心闖入未知的泥淖,你是退著走出來,還是硬要闖過去?
當格里.高里第一次在《羅馬假日》中邂逅奧黛麗.赫本時,他深深愛上了這個活潑純潔的女子。可他為了她可以更好的發展,把感情藏在心里,一直作為朋友幫助她,保護她,他隱匿了自己的感情,不是不愛,而是更愛;他轉身離開,因為他處理不好這些情緒;他把自己埋入大量的工作中,因為他害怕清醒。他在逃避,可這未嘗不是抵御傷害的最好方法。難過的事我們可以不想,生氣的事可以忘記,這世上許多事我們可以不做,有許多人可以不見,只要你不會后悔。
我是孤岸獨飛的驚鴻,偶爾也有眼花繚亂飛錯方向的時刻,經過了高大參差的樹林,跌跌撞撞找不到去路,痛苦過,委屈過,終于明白快樂可以選擇。我也可以不那么勇敢。于是,揮手離去。從此,后會無期。
我們,面對每一件事,都該懷著飽滿的熱情努力去做,去面對,只是當我們發現自己的無能為力以后,要輕輕巧巧的放下,悄悄的逃開。
請你相信,青春的藤絡終會打開。在我們一路逃亡后,終會遇見霞光萬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