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春秋時,晉靈公無道,濫殺無辜,臣下士季進諫。靈公當即表示:“我知過了,一定要改”士季很高興地對他說:“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遺憾的是,晉靈公言而無信,殘暴依舊,最后終被臣下刺殺。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是啊,“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在漫漫人生道路上,無論是在學習與工作中,還是在生活與人際交往中,我們都會有這樣那樣的疏忽、過失與錯誤。人不可能從來沒有過失,人難免犯錯,這是很自然的。有了錯誤怎么辦?正確的態度是勇于承認,知錯能改。正所謂“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也就是說,犯了錯誤并不可怕,只要能夠認識和改正錯誤,就能從中獲得教益。
只有這樣,人才能成為生活的勇者、強者。
一切成功都是做人的成功,一切失敗都是做人的失敗。人生在世,最大的問題就是害怕做人上失敗。很多人跌跤,都是在做人上出了問題。每個人都應有意識地加強自己的人生能力建設,不管是否意識到這一點,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在用自己的行為書寫著自己的人生。
走好自己的人生路,一定要把人生的每一步都走好。有時走錯一步,會付出一生的代價,走對一步,可能會獲得一生的成功。
《人生不止一步》講述了二戰時的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一個在人生路上走錯了如此遠的人,一個連自己母親都替他人生絕望的人,一個大學時偷吸鴉片,懶得日上三桿還遲遲不起床的懶漢和醉鬼,一個曾被名不見經傳的兩家小公司解雇的人,為什么竟能成為英國彪炳千秋,功勛卓絕的首相和一位舉世矚目的杰出偉人呢?雖然我們想不周全,但我們卻可以知道,一個人一生的路,不是走錯一步就從此萬劫不復的,人生不只一步,只要不因自己的一步失誤而讓心靈絕望,那么一切都可以再重新開始。
人生的路是遙遠的,它不只一步,邁錯了一步沒關系,只要你能校正夢想的方向你生命的最后也能有瑰麗的彩虹。
人都是這樣,只有在經歷之后才能了解,才知道錯誤然后便是改過,往往返返,每時每刻都重復著相同的事,繞著相同的軌道運行!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