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之武,我想對你說
你從歷史長河的那頭走來,緩悠悠,顫巍巍,再沒有年輕時候那俊美的英姿,再沒有壯年時候那嘯天的豪氣。如今,你的雙鬢已灰白,你的雙眼已昏花,你的青春已然逝去。你說你走得慢,是為了留下更深的足跡,你說你一生低調做人,是為了積累更多的經驗。沒錯,大半生沉寂無聞的你,終于在秦晉圍鄭的危機中,你臨危受命,憑借你那過人的膽識和超人的勇氣征服了秦君,拯救了鄭國,歷史也為此將你的姓名永遠地留在了它的譜冊中。
一段因你創造的歷史讓我看到了你堅定的信念。在苦苦等待的漫長歲月里,你始終未曾放棄,這足以證明你的意志如鐵一般堅不可摧。你相信國君總有一日會重用你,你相信國家總有一天需要你。你的等待,帶著一絲固執,一絲期盼,一絲沒有期限的耐性。終于,你等到了,你完美地詮釋了“天生我材必有用”,你給后世苦楚失意的人帶來希望,你讓官場屢屢失敗之人重拾信心。你,創造了一段人生憧憬終實現的神話。
可是啊,燭之武,你又讓多少年近古稀的固執老儒生,偏執地以你為榜樣,在科舉之路上兀兀窮年,一路走到黑;你又讓多少才會橫溢之壯士將青春視為等待,該出手時不出手,以為機遇之門自然會敲響,卻從此湮沒于世間。燭之武啊,你不懂得“毛遂自薦”,你只能算是一個幸運的“守株待兔”之輩,你在那棵木樁邊守候了一生,你犧牲了你本該華光溢彩的青春歲月,你錯過了你本該轟轟烈烈的壯年時光,如果不是在你垂垂老矣的日子里最終機遇光顧了你,你這一生真的要蹉跎歲月空自嗟了呀。
燭之武,你說“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不知你當時是自謙呢,還是對鄭伯的憤憤抱怨。聽到你說的這番話,我真為你捏了一把冷汗,在一國之君前大發牢騷,真的危險啊。假如當時鄭伯龍顏大怒,一氣之下將你就地正法,那你豈不要落個千古小人貪生怕死之罪名?其實你是很愛國的,可又有誰知呢?佚之狐知道嗎?鄭國的子民們知道嗎?你為人穩重,可是你性格不夠率直,你臨危能泰然處之,可是你卻不懂得規劃你的一生。若無這樣的歷史機遇,你就只能默默無聞于世。
燭之武啊,穿越數千年的風煙,我望著你從歷史的那端向我走來,又走過,留給我鬢發蒼蒼,容顏老去的背影,留給我對于人生的無限遐思……